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同步学案(无答案).docx
-
资源ID:1197418
资源大小:33.9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同步学案(无答案).docx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标要求】1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 .通过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相关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根据教材概括秦统一后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从中正确认识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对此后中国的影响。3、能够列举史实,说出秦朝崩溃的原因。【自学引导】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认为哪一个才是大趋势呢?结合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指出秦统一六国 的条件。条件:(1)天时:长期战乱;经济发展受阻,人民渴望一(2)地利:J(3)人和:秦王励精图治,纳贤才,吏治清明。尤其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2."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秦始皇想通过哪些措施实现大秦王朝的长治久安呢?领域主要措施1.确立制度:“皇帝”称号的确立,皇帝制度的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政治2.中央实行九卿制3.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制4.颁布通行全国的ft (特点:秦法严苛)5.文书、邮传;选官、考核、监察等1.统一车轨,修建由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道和直道经济2.统一货币(秦钱)3.统一度量衡4.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移民等文化1“,(思想控制)2统一文字(书同文)为篆(官方)一隶书(民间)3.秦朝的灭亡:背景秦朝的暴政: ;_;“过程1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号为“张楚”2 .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一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朝灭亡。结果影响秦朝灭亡后,展开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4、结合教材P18 “学思之窗”思考,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5.你知道象棋上“楚河汉界”的来历吗,刘邦获胜的原因有哪些?【我的疑惑】自学完本课,你还有哪些不能明确的问题,请写在下方。【我的思维导图】【自学检测】1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B.秦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秦国军事力量强大,进行兼并战争D.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2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髓,诸侯更相沫伐。”秦为 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的制度设计是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D.郡国并行制3 .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B.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4 .秦峰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 家天下,兵不复起”上述材料反映出秦始皇的一项重要措施是A.海内为郡县B.统一货币、度量衡C.制定严密的秦律D.北拒匈奴,南征夷越5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维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 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6 .(多选)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制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世袭制 C.皇帝制度 D.宗法制【合作探究】依据材料从不同角度认识秦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材料一(1)疆域:材料二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 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 推行了 1700年,其间只逐步地作了修正。剑桥中国秦汉史(2)政治: 材料三44A1I I统一货币秦始珞什六年温It六年,皇帝尽并就天下 诸侯,黔苒大安。在号为皇帝 乃诏丞相状、维,法度赫则不 壹,歉疑者卉明爽之(3)经济:材料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各民族自我认同和对新共同体民族认同的辩证历史过程。 自秦汉开始出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中国各民族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推动形成了中华民族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形成的历史逻辑 (4)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