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docx
研讨发言: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提出了 “解放思想、开拓进 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的重要要求,这是新时代江西改 革发展的总指引总遵循,也是我们干好各项工作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其中,解放思想居于首位,既因其重要而尤显迫切, 也因其难为而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归根结底,就是通过改 造主观世界促动改造客观世界,以思想破冰导引行动突围。解放思想,首先要打破观念束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 个务必”,其中一个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既要 与客观世界的存在作斗争,也要同主观世界的意识作斗争。 触动思想深处的矛盾,和触动现实利益的矛盾,同样艰难。 打破固守成规的思维定式。一项工作,从前是这么做的;一 个文稿,从前是这么写的;一项活动,从前是这么组织的 然而,从来如此,便对吗。人最容易从固定程序中寻找安全 感,这既有对实践检验的稳定预期,也有对求新求变的未知 惶恐。历史总是由未来创造的,今天的问题不能用昨天的方 法来解决,成规总是被新规打破的,无非是被动打破还是主 动打破、今天打破还是明天打破的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主 动拆掉思维栅栏、拓展思维边界,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 未求、做别人所未做,更新重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 方法。打破亦步亦趋的路径依赖。开展一项工作,问道左右、 多方借鉴固然是好的,但如果将其作为必要条件、必经程序, 没有借鉴就没有底气,没有参考就没有方向,就把工作变成 了简单模仿。亦步亦趋是安全的、审慎的,因为不特定的主 体”他们也是这样做的“,有限责任被无限分散。然而,亦步 亦趋也是生硬的、盲从的,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也不可能在工作路径上精准同轨。特别是,我们党是革命性 的党,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革命性事业,这决定了理论 道路的原创性,决定了思维观念的开拓性,也决定了我们必 须要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打破就事论事的机械管理。 就事论事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更有利于集中时间精力精 准落实。然而,问题和矛盾往往具有联动性、复杂性、多重 性,一个角度无法看到事物的全貌,一个维度无法触及问题 的根本。日常工作中,处理具体问题,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系 统分析,碰到棘手难题,要从更高层面进行升维思考,在全 局中处理局部、在高维中处理低维,就会让工作化繁为简、 简约高效。解放思想,关键要树牢批判精神。什么是批判。就是对 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推理、判断,通过怀疑、审示、研究、 扬弃,形成独立独到的深刻见解。批判的前提是提升学习力。 学习力是获得“能力”的“原力”,也是系统掌握一个领域理 论和实践知识的能力。要进行精准批判,就必须比对方更了 解“自己”,就必须占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储备,就必须形成相 对独立的思维体系,这都需要学习力的加持。对组工干部来 说,提升学习力,关键是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 重要思想,运用贯穿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来 认识、分析、研判工作,以强悍的学习力源源不断输送更新 知识储备、健全完善思维体系。批判的关键是思考问题本质。 任何一项工作,都有从宏观到微观的细化、从概念到实体的 转化,形式反复变化、路径迂回曲折,极有可能让我们淡忘 工作的“初心”和“本源”。为什么毛主席说“政治就是把自 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一针见血。为 什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成为判断改革开放工作的 “金标准”。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美会晤时提出“首先要 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振聋发耳贵。就是因 为这些论断穿透层层迷雾、直指事物本质。工作中也一样, 不仅要看到长江蜿蜒、黄河奔涌,更要看到江河起源的一湾 静水、一泓清泉,穿透复杂现象洞悉事物源头本质。批判的 目的是不迷信权威。权威是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相对正确,并 非绝对科学,更非普遍真理。对党员干部来说,由于体制环 境、工作性质的影响,更容易陷入迷信权威之中。日常工作 中,更需秉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原则,始终保 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论证的定力,只有“思考过”才是 “自己的”,只有“实践过”才是“可信的”,通过客观深刻 的批判,树牢实事求是的标准,以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度保证 充分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最终要付诸具体行动。马克思说,重要的不 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改造主 观世界的成果,必须通过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效来体现。解放 思想,从来不是脑中的空想,而是实际的行动。如何把解放 思想付诸实际行动。坚持用原则指导规则。原则的效力位阶 高于规则,原则创造规则、校正规则、重塑规则。比如,推 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指导原则,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实施计划 生育、单独二孩、全面放开二孩等政策是具体规则,用原则 指导规则就能做到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日常工作中,把工 作干好是原则,怎么干好工作有很多规则。但是,规则往往 是滞后的、呆板的、有限的,而现实是发展的、变化的、无 法穷尽的,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在原则的指导下创造新的更 有效的规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任何一项工作,一具体 就深入,一深入就繁琐,一繁琐就机械,一机械就容易陷入 形式主义。破除形式主义,一靠反对官僚主义铲除滋生土壤, 二靠主观能动有效推动工作。战场上,在战略正确的前提下, 闻得到硝烟味的战士,更能迅速掌握瞬息万变的局势,采取 最有效的方式机动应对。日常工作中,干部是抓落实的终端, 也是反对形式主义的最小单元,要用一名自然人的常识思维、 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思维去思考判断,以目标导引行动、以 成效规范流程,求得效果与形式的最佳平衡。自觉接受工作 次优解。追求完美是一种理想状态,但问题往往是“两难” 的。一切决策都是在做选择取舍,没有最优解,只有次优解。 解放思想,固然要追求效果上“要这样” “要那样”,但绝不 是决策上的“这也要” “那也要",不能陷入完美主义的陷阱, 而是主动接受次优解,通过小步迭代逐步奔向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