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浸润布贴艺术感悟地方民间魅力——布贴画特色教学探索.docx

    • 资源ID:1196778       资源大小:143.7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浸润布贴艺术感悟地方民间魅力——布贴画特色教学探索.docx

    浸润布贴艺术感悟地方民间魅力布贴画特色教学探索【摘要】当涂布贴画又名布锦画,它源于历史悠久的刺绣贴 补工艺,布贴画自然流畅、工艺精美、风格独特,具有笔墨不 能取代的奇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我校将地方民间艺术资源 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以布贴画特色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利 用等方面引导学生开展初中布贴画特色教学。通过布贴画实践 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精神启迪和人格教育,从全面发展的角 度引领学生立足地方文化、关注民间艺术,展望未来。【关键词】地方民间艺术布贴画特色教学教学传承一、布贴画的由来和发展布贴画原名宫廷补绣,俗称布贴画,又叫布锦画、布贴花、 布摞花。该画色彩丰富鲜艳,剪贴的边线明朗整洁,是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中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当涂布贴画扎根于民间,脱胎于早期布贴画,是一种既古 老又新颖的民间艺术,它源于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刺绣贴补 工艺。我的家乡当涂被誉为江南“鱼米之乡,这里有着浓郁的 民俗习惯和深厚的历史传承,这里的布贴工艺与当地群众生活 关系密切,如农家妇女用各色的碎布头剪贴花卉和各种吉祥图 案镶纳在儿童的衣帽上既美观又耐磨。布贴与编织合制成童装 和女装的装饰图案,布贴与布织成背包、布贴鞋、布贴旅游纪 念品、装饰小品等,这些作品工艺精美,承袭着祖辈积淀下来 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与智慧的结晶,所 以布贴画在现代生活中既有很大的实用性,更具备艺术的观赏 性,值得深入发掘的艺术宝藏。现在布贴画作为装饰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自然流畅、工 艺精美、风格独特,具有笔墨不能取代的奇趣。2010年当涂布 贴画荣获“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创新奖,被誉为“画报上的动漫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二、探索初中布贴画特色教学(一)布贴画教学实践之路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初级中学,学生有九成是县城郊区 农民子弟,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学校的办 学条件相对比较艰苦。怎样利用当地有限的资源,在不给学生 家庭增添经济负担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的选好材料,开展好美术特色教学活动呢?经过学校领导和美术教师多次到安工大附 中美术特色学校参观学习,结合当涂民间特色与我校实际,再 通过十多年的不懈探索,最终形成了我校一门独具魅力美术校 本课程一一布贴画特色教学。从学校布贴画特色教学角度来说,它的制作有其自身特点。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2011年版)明确指出美术课程资源 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 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 各种资源,开发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我校教师在精确领悟 “新课标精神,站在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高度,创造性 地使用本地民间艺术,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 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从发展地方特色、弘扬民间文化出发,使 布贴画特色教学成为学校美育提升的亮点。(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为了降低初学者难度,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 美术基础,通过教学实践,开展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课堂教学,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翻开校本课 程一一布贴画(图1 一图3)可见书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画面精美、色彩缤纷,不仅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实用性,而且 具有艺术的审美性,观赏性,部分作品所表现的物象、风景还 具有超现实的空间感。作品从整体到局部既反映学生情感表达 与意趣的灵动,又通过与欣赏者的交流,产生出物象变化的节 奏和音乐般的流动营造出形色无限丰富的意境。掩卷自思,往事历历在目:从2007年学校创建美术特色学 校开始,我与布贴画有了不解情缘,尽管期间跌跌撞撞,不乏 困惑和挫折,但我没有退缩,在艰难地探索中不断前行。校本课程演示制作方法(图工)学生作品欣赏(图2)校本教材一一布贴画集封面(图3)书中介绍布贴画特点:是一种以剪代笔、以布代色,充分 利用布的色彩、纹理、质感,通过剪、撕、粘的方法及工艺性 与艺术性于一体。详细介绍制作过程:设计画稿一一选料一一剪 拼一一粘贴四个步骤,和它的制作要点、处理技巧等。下面讲述在指导学生创作布贴画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的三件事:1 .学生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借布贴画表情达意,个性创作 学生范家慧(化名)是一个性格腼腆、文静的农村女孩,她制 作了一幅布贴画,画面上一只纯白色的小猫系着红蝴蝶结站在 桌上孤独期盼地望着窗外的雪景,选材新颖,但画面萧条、肃 穆。我看了看她选用的面料,并不是普通布料,便好奇地问她: “你是用什么材料做小猫的? 她说:“我看到爸爸从外面带回来 的一次性白色棉拖鞋扔了怪可惜的,就用它做了一只可爱的小 猫。课后我经过和班主任的沟通,才了解到范家慧的父母常年 在外务工,她和爷爷奶奶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学生能用制作布贴画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表现出 自己内心的孤寂,移情于画难能可贵。我找来范家慧微笑着说: “你这幅作品面料选得很恰当,能很好的表现出小猫毛绒绒的质 感,真是变废为宝的好创意。老师有个小建议,我们能不能在 窗户旁边或桌上添加一点景物烘托室内的环境,和窗外的雪景 形成一个对比,使画面更有意境呢?”范家慧眼前一亮,迅速在 窗前添加了一串彩色挂饰,挂饰黑色的枝干上有金色、红色、 黄的、蓝色的彩球,画面变得喜气洋洋,并给作品起了一个温 暖的名字叫平安夜(图4)。看着这幅呼唤亲情的布贴画,我默默祝愿范家慧今后的生活能像画中一样变得多彩、充满希 望,更希望她们一家人能够早日团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此画获“2016年马鞍山市中小学绘画比赛一等奖(图4)2 .集体绘制长卷,弘扬民间艺术,传承地方文化因为我校学生离家较远,中午都选在学校就餐,所以学校 为了丰富学生生活,特开展兴趣多样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午间 辅导活动。我在布贴画辅导课上讲解制作要点,并让学生经过 多次实践,最终熟练掌握制作布贴画工艺。在创作过程中,我 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学生大胆创想、自由赋色,尝试制作各种 主题和形式的布贴画。这种教学开阔学生思路、解放学生的手 脚,放手让学生创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己 创作特点,收到较好效果。我还鼓励学生用布贴画来表现身边的现实生活,学生经过 思考和讨论,学生代表说:“2018年的大年三十,中央电视台 CCTV-13现场直播了我县喜迎新年,张灯结彩、锣鼓激扬的场 景,向全国人民展现新农村建设的面貌,我们作为全国文明县 城的少年觉得无比自豪和骄傲,我们想做一幅表现家乡过新年 时喜庆场面的布贴画。这个设想得到师生们的鼓励和支持。经过师生共同切磋,先确立主题,根据当时热播的纪录片 厉害了,我的祖国,联想到画名就叫厉害了,我的家乡。学生热情高涨,只要下课就到学校的乡村少年宫美术室来, 分工合作,设计构图“S形,在我的布置下收集一些适合画面内 容的碎布头、旧毛线等,将它们变废为宝。查找资料、设计画稿,布贴画稿不但体现出画的特点,而 且依据布贴的特点进行构思,由于画面人物众多,学生把表演 的演员有意放大突出,周围的观众缩小,突出主要人物和景物。根据铅笔稿的要求寻找布料,充分展现布贴工艺的不同材 质和肌理带来的独特视觉美感。特别是舞龙的制作中遇到了难 题,学生先用一块红色格子布做龙身体,质地和花纹都不好看, 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O在家长们的协助下翻出家中不穿的 旧衣服意外地发现,花纹、颜色、质地刚好适合制作青龙龙鳞的布料,学生们感受到只有选择适合的布料才能使作品锦上添 花、巧夺天工。裁剪时巧用当涂民间糊鞋垫的方法,将铅笔稿逐一剪下, 粘贴在所需花布的反面,待胶水干后布料平挺,易于成形,易 于裁剪。再选择可以衬托画面内容的背景色,学生们大胆尝试各种 彩色卡纸,黑色太暗,不喜庆;红色、黄色、橙色太艳,喧宾 夺主;最后选定宝蓝色卡纸做背景艳而不俗,能很好的衬托画 面内容,效果最佳。整体调整,粘贴时注意人物的大小、前后层次、位置关系。将三幅独立的布贴画连成一幅长卷,展现当涂民俗文化: 跳和合、狮子舞、踩高跷、打大鼓、划旱船、舞龙灯、蚌壳精 等文化迎春、民俗活动项目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人物姿态生 动,色彩绚丽,做工精细,巧妙地把当地的非遗文化魅力迎春 活动和民间艺术布贴画融合在一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完成这幅长卷,学生们放弃午休 时间做了两个多月,通过长时间的交流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方式上实现了学生独立完成向多人合作共同完成 转变,增强学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在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中得到发挥。制作完成后学生很有对乡 土文化的自豪感,收获颇多。3 .启发学生寻找家乡美景,发现美、创作美在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创作以表现家乡风光时,学 生的作业精彩纷呈、课堂效果呈现良性上升趋势的时候,我产 生了“上好课的强烈愿望。从特色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行 动研究要将能够做的每一件事都努力做好。在课时的设计上有 一节课向多节课过渡延伸,把教学内容分五个子课题由浅入深 逐步开展,历经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在我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初 中学生的教学方法并编成校本教材后,一个立足本土的课题” 初中布贴画特色教学实践才算正式诞生。启发学生关注生活,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寻找身边的美景, 发现美、创造美,选取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景或民俗,寻找 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主题进行创作。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地方 资源,尝试以布贴画教学为载体,将本土的各种原生态水乡资 源转化为适合在初中阶段实践的美术课程资源,并开展校本课 程的调查、开发、利用和研究。学生创作的阳光下的金柱塔、姑溪河畔、欢乐 的锣鼓敲起来、小康村的幸福生活和表现李白诗意的对 月吟秋、望天门山等一系列描绘家乡风光和民俗文化的 作品,很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得到 了师生和专家的认同阳光下的金柱塔(图9)姑溪河畔(图10)对月吟秋(图11)望天门山(图12)欢乐的锣鼓敲起来(图13)小康村的幸福生活(图14)三、探讨布贴画教学传承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 纲要,为我们一线美术教师大胆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活 动提供了行动指南,也鼓励了美术教师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 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使我有了整理相关实践成果的信心和勇 气。(一)扩大布贴画进校园活动1 .近年来,在市县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我已将布贴画教学 带进市七中、市建中和县姑溪初中、黄池初中等名校,让更多 的学生有机会尝试学习布贴画制作。2 .在2013年市中小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我上了布贴画 瓶花,2016年我上的布贴画 风景,2018年我上 T用色彩表达情感一一抽象布贴画均获市优质课评比中学 组一、二等奖,并在2018年全市中小学美术学科年会上我作题 为初中布贴画特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的经验介绍,深获同 行的一致好评。(二)如何将布贴画发扬光大1 .在今后的特色化课程建设中,我将争取拓宽渠道,让更 多学校的学生了解布贴画,关注布贴画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进 来。发挥美术教育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作用,不断用单元化 的思维进行乡土课程的链式创生。2 .下一步,我的教学设想是希望通过宣传,取得学校、以 及教育、文化部门的支持,搭建平台,到文化馆、社区举办一 些布贴画作品展览。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当涂民间艺术,营 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布贴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 献。(三)布贴画传承的意义我校在布贴画特色教学中更新了教学观念,进一步构建了 以美育促德育、智育共同发展、相互渗透的研究模式,培养学 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新 理念。地方文化是每个人精神家园的神奇密码。它将潜移默化的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呵护,让留守儿童找到情感的表达与精 神的寄托

    注意事项

    本文(浸润布贴艺术感悟地方民间魅力——布贴画特色教学探索.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