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三年级)体育《小篮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打板球技术》教学设计及教案.docx
-
资源ID:1196503
资源大小:109.6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水平二(三年级)体育《小篮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打板球技术》教学设计及教案.docx
附表2教学设计模板学校名称课例名称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打板球技 术教师姓名学段学科水平二体育与健康教材版本人教版章节第六章第一节小篮球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95%以上的学生育 一个动作与练习。2、技能目标:通过学练有80%以上, 3、身体健康目标:每位学生在老师 完成蹲、投动作,提高学生投篮命目 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老师 提问。小组活动时,乐于合作,善习W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认真做好每的学生初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打板球技术。 的指导下,认真学练,提高上下肢协调用能力, 率。讲解示范时,专心听仔细看,积极思考,主动 二沟通。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投篮时两手均匀用力,两臂充分伸展。2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找准打板点。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模 仿能力和展现欲,但自我约束性较差,专注力不够强,面对困难时信心不足。教学 中结合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科学,有利于学生挑战 自我;教学手段力求多样、突出实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适时激励、适度表 扬,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其运动能力有高 有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仔细观察,区别对待,注重运用发展性评价。教师通 过微课视频播放和精准的讲解示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同时运用平 板电脑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学,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纠错,培养学生的实地 观察、自我总结、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追求成功、敢于挑战 的热情,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并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困难和挫折。教学方法1.本节课充分利用了交互电视与平板电脑的互动功能。通过播放微课视频和讲解示 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在练习中及时上传学生练习画面,有针对性 对学生指出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观看自己动作的同时也观察别人的动作,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练习和比赛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2 .在课前利用微课,让学生在家里进行提前预习,让学生对于该技术动作有大概的 了解。微课中有完整的示范及慢动作示范,并配上简单易懂的技术要点讲解,对于 学生中易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了针对性的纠正,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3 .本课在运用交互电视和平板电脑、希沃授课助手的同时,教师在课前将微课视频 上传到数字校园的资源库、班级QQ群等平台,让学生下载视频自主学习。4、教法:示范讲解、辅助练习、问题设疑、游戏法、循序渐进法、情绪激励法、 比赛教学法。学法:巡回练习法、观察法、发现法、自主体验法、尝试性练习、合作探究学习法、 评价法。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课堂常规>篮球操>原地双手胸前投固定高度 统一纠正I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打板球学习V探究练习(找到命中率最高的方法); 打板球练习>一分钟投篮比赛A夹球跳接力赛I放松、总结教学过程:小篮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打板球技术一、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三分钟)师:1.观察学生情况,清点人数,向学生问好。生:L向教师问好。组织形式如图1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二)教师安排课堂内容。师:1.交待本课教学内容,并提出要求。2.将学生分成四组安排组长。生:1.听清老师讲的本课主要内容和要求。2.小组长要当好小助手。(三)安排见习生。(四)队列队形训练。二、准备部分(一)随着音乐做“动感篮球操”。(五分钟)师:1.教师带领学生做篮球操。2.老师动作准确,舒展大方。3.语言提示动作要点。生:1.学生跟随老师做球操。2.注意动作协调,跟上节拍。 组织形式如图2要求:认真观察、积极参与,动作到位。(二)专项准备活动(一分钟)师:1.组织学生做专项准备活动。2.老师边做边讲解。生:1.学生跟随老师做专项准备活动。2 .学生认真模仿。三、基本部分(一)复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投过固定高度练习。(七分钟)师:L教师使用希沃授课助手在交互电视上播放原地双手胸前投 过固定高度微课视频,并讲解技术动作要领与练习方法,点评动 作。温馨提示动作要求:投篮口诀:一蹲、二投、三回。2.利用手机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录像,并使用希沃 授课助手投放到交互电视上,及时纠正。(突出教学重点投篮时两手均匀 用力,两臂充分伸展。)生:L认真观看微课视频,认真进行复习,巩固提高自己的动作。2.同学间互助学习,共同提高。组织形式如图3要求:L安全有序进行练习。2.两人一球练习。(二)探究练习-采用多种方式和角度投篮。(找到命中率最高的方 法)。(二分钟)师:1.教师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成一路纵队进行练习。2.提问:哪种方法命中率最高?(以此突出教学难点上、下肢 协调用力,如何找准打板点。)生:L通过练习,找到一种命中率最高的投篮方式,从而引出打板 球投篮。2.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组织形式如图4(三)学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打板球技术。(二分钟)师:1.教师利用交互电视播放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打板球技术 微课视频,并讲解动作技术要点。2.温馨提示动作要求:投篮口诀:一蹲(蹲在标志点处)、二投(灰太狼处)、三回(成原 位)。(利用口诀和标志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上下肢协调用力,找打板 点问题。)技术要点如图5生:1.仔细观察,认真学习动作。(四)练习投打板球。(八分钟)师:1.教师利用交互电视播放投打板球练习微课视频,并讲 清练习方法与要求。2 .指导学生练习。要求:1、站在白色点位上。2、投篮时,上下肢协调用力。3. 找准打板点位。边投边喊口诀“一蹲、二投、三问:(解决教学难点 上下肢用力与找准打板点位问题)。3 .利用平板电脑巡回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对部分学生练习 动作进行录像,对错误动作及时纠正。(以此强化教学教学难点上下肢用 力与找准打板点位问题)生:L仔细观察微课视频。2.按照老师要求十人一大组,五五站于篮板两侧,依次交换练习o3.改进不足之处,向同学学习。组织队形如图6(五)一分钟投篮比赛(四分钟)师:1.讲解游戏方法。2.提示学生遵守规则,安全的进行比赛。生: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2 .按照游戏的规则进行游戏活动。组织队形如图7(六)夹球跳接力赛(五分钟)师:1.教师利用交互电视播放夹球跳接力赛微课视频,并讲清 比赛方法与要求。2.提示学生遵守规则,安全的进行比赛。生:1.认真观看微课视频的要求与比赛方法。2.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活动。组织队形如图8四、结束部分(三分钟)(一)做放松操。师:教师带领大家一起做放松操。生:跟着老师做,学生身心放松。(二)课堂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在班级QQ群上传课后巩固无球 与有球练习视频。师:对本次课进行小结。生:自评,互评。(三)回收器材。师:安排学生归还器。生:组长归还器材。(四)师生再见。师:和学生愉快的道别。生:和老师高兴的道别。组织队形如图9要求: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教学反思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关注每一位学生。简明扼要地讲解原地双手动作胸前 投篮-打板球技术要领,灵活运用简单易懂的口诀,多角度地示范技术动作。针对 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采取相应的纠正办法。在练习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 了录像,并将录制进行展示。通过录像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及时更正 自己不足之处。教学中注重了运动负荷的适度安排,上下肢都得到了锻炼,有效增 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L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例如任务设计的不合理、资源软件应用的不 恰当等)本课教学目标制订符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三年级教材的要求,切 合学生的实际体育水平,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教学目标, 且能够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各项任务设计充分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微课资源提 前让学生在家进行有效预习,让学生充分知晓了动作技术。但是本课中学生练习的 手段方式应该多样化一点,练习的方法应更加丰富,以此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2.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怎样的任务情境会更有效?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教师设计的各部分教学内容都是充分围 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开展进行,在篮球操中、学生巩固练习中、微课视频中、学生 练习中、比赛中都不断强调教学重难点。在本课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在课前学生预习时设置预习录像任务,在课后布置了巩固录像任务,让学生在 课中有针对性的学习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课前、课后的视频对比,学生更加有效的 学会该项技术,真正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3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会更有效?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教师运用了多种方式来解决,既有口令又 有强化练习,既有利用交互电视统一纠正又有利用平板电脑的个别纠正。但是活动 的形式有点单一,应设计出多种方式训练手段,让学生训练有新鲜感。还应增加活 动的组数和平板电脑的数量,例如五人一组进行训练,一人录像,四人进行练习。 投篮的方式还应选择多种方式投篮,例如投圈、投标志物、投墙等,以丰富的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4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用怎样的资源或软件会更有效?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前制作微课中,我使用了手机APP “VUE” 微课制作软件,将技术要点与课中练习制作成微课视频;在课前课后,我运用了 QQ 群的功能,将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投放上去,供学生观看,并让学生课前课后录制 视频上传进行对比;在课中,我使用了希沃授课助手及时将学生练习的视频投放到 交互电视上,对学生进行统一纠正。我还使用了平板电脑,对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 纠正,保证了个别学生的错误动作得到及时纠正,也未影响其他同学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