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某局党组上半年选人用人情况报告&关于提升我区生态产品价值的调研与思考.docx

    • 资源ID:1196141       资源大小:17.1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局党组上半年选人用人情况报告&关于提升我区生态产品价值的调研与思考.docx

    某局党组上半年选人用人情况报告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指导下, 我局党组始终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 织路线,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我市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等选人用人制度办法,严谨规范做 好干部选任工作,有效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为各项工作全面 开展提供了坚强的干部队伍保障。一、始终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干部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 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的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选人用人各项规定,以正确选人用人 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工作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坚持德 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人 岗相适、人事相宜,坚持公道正派、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 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依规办事。把公道正派、风清气正作 为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 部、公正使用干部。(二)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深入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 准,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公道正派、 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发 现干部、考察干部、锻炼干部,以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崇 尚实干的导向。(三)严防“带病提拔”。严格落实坚持“凡提四必”, 做到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部门意见必 听、信访举报必查,坚决防止“带病提拔”。二、统筹推进选人用人工作(一)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严格落实定期分析干部队伍情 况制度要求,夯实干部管理信息基础,明确选人用人工作总体 思路和具体举措。坚持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为遵循,落实我市相关制度办法,健全干部管理制度体系,落 实落细程序要求,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着力提 升选人用人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二)认真开展干部选拔工作。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 和“以德为先、业务熟练、业绩优良、人岗相宜、群众公认” 的选人用人导向,严谨规范开展*批次领导干部选任工作,选 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人次,职级晋升*人次,有力优化了 干部队伍结构。(三)严肃选人用人程序关。一是严肃动议关。加强分析 研判,根据领导职数空缺、领导班子结构和工作需要,由组织 人事提出启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意见,并由党组会集体研究。二是严肃谈话调研推荐关。把谈话调研推荐作为干部选拔任用 的基础性环节,发扬民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不指定推 荐人选,由谈话推荐人实名推荐人选。三是严肃会议推荐关。 召开民主推荐会,对干部选任原则、推荐职位、人选条件、推 荐范围、推荐要求等做出详细说明,参会干部现场填写推荐票, 坚持全程纪实,严格监督。四是严肃干部考察关。根据民主推 荐结果经局党组研究后确定考察对象,制定考察方案,成立考 察组,严格执行考察程序,认真开展个别谈话、民主测评、政 治素质考察、与考察人面谈、查阅档案、核查个人报告事项等, 并就就考察对象的廉洁自律情况等征求派驻纪检监察组意见。 从分局产生人选的,分局党委还须就考察对象廉洁自律情况出 具结论性意见,并由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签名。对于考察过程 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考察组开展延伸考察,问题未查清楚的不 提交党委会议研究。五是严肃党组会讨论决定关。组织人事部 门考察后研究提出干部任用建议,局党组召开会议集体研究作 出决定。六是严肃任职关。做好任前公示,印发任职文件,开 展任前谈话和廉政谈话。三、有力有效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一)加强思想淬炼。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 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增强政治 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的信心。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实践活动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群 众路线,用心用情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强化专业训练。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坚持 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用好机关青年大 讲堂、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内部培训资源,坚持干部教育培训 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方式, 提升党员干部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 观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三)突出实践锻炼。引导党员干部在艰苦地区、吃劲岗 位加强历练,组建青年调研小组,选派*名优秀青年到乡镇挂 职交流、参加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加强发扬斗争精神和斗 争本领养成,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 事业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正确认识当前发展内外环境 的深刻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着力提高推动高质 量发展、服务人民群众、防范化解重点风险的能力本领。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扬担当实干精神,以更加务实的 举措坚决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 出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打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 干部队伍,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 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关于提升我区生态产品价值的调研与思考生态产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 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 气候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是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 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 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升为国家 层面的一项重点任务。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区深入贯 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我区城市生 态涵养区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 优先行动(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区践行“两山”理念的关键 路径。“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极为重要的内容。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基于“两山”理念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制 度创新。2021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我区高质量 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我区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 地”。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是我区践行“两山”理念 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但对我区来说,挑战大于机遇。我区 由于长期依赖矿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与省内、市内其他县(市、 区)比较,生态条件相对脆弱,一些生态指标落后于全省、全 市平均水平,我区要实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后进生”到“优 秀生”,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迅 速补齐生态“短板”,构建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推 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无疑是我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较 优路径,它不仅能提升我区的自我“造血”功能,也能有效推 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动“两山”理念在我区的实践取 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改善我区生态条件的重要突破。 我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我市城市生态涵养区,正处在生 态环境修复的攻坚期,面临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问题,亟待在 环境治理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利于环境 修复的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构建,有利于使人们真正认识 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而激励和倒逼形成绿色的经 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营造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修复的良好氛围,提升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抉 择。我区是全国67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地理、交通、经济 基础、产业结构等长期处于劣势。从地理区位看,我区位于我 市最北端,地理位置偏远,山高地远的地理环境使得区域发展 受到制约。从交通区位看,交通相对闭塞,使得我区经济发展 难以对接和融入周边发达经济圈。从经济条件看,我区经济发 展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可用财力十分有限。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发展普遍存在重大项目少、科技含量 低、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客观现状, 决定了我区必须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 模式,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重塑“绿水青山”, 探索“点绿成金”,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融合发 展的新路子。二、我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良好基础(一)生态“家底”殷实。我区被誉为“天南铜都”,区 内有大小景点50余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区域 内红土地、轿子雪山、泥石流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铜冶 文明历久不衰,彝族文化、布衣文化等多元。全区有木本植物 106科295属66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0种。 区内有国家二级保护鸟兽类野生动物20余种;有昆虫147科 1083种。区内天然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9.3183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量3015立方米,高于全国人均水平(2700立方 米)。(二)生态环境较大改善。造林绿化成效明显,近5年期 间,累计完成荒山造林15.3万亩、退耕还林13.51万亩, 2023年,完成碳汇造林3. 61万亩,实施了投资20.66亿元的 我区林业生态修复PPP项目。空气质量优良,近5年来,我区 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6%以上。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严格 落实“河长”制,全区集中饮用水源地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 为10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4平方千米。矿区环境逐步改 善,依法打击惩处非法开山毁林、开山取石、开矿采砂等破坏 生态违法行为,关停违法采矿、采砂、采石点5个。推进非 煤矿山转型升级,建成绿色矿山2座,将67座矿山整合为39 座,关闭尾矿库座、矿山15座,砌封废弃矿碉207个,铜 矿山告别了无序探采的局面。(三)生态产业发展初见成效。生态农业提质增效,35 个村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 基地1个,“三品一标”认证57个,“大洋芋”获农产品地 理标志认证、“面条”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建成具有地 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粮食、蔬菜、水果、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 基地3. 5万亩,“一县一业”高品质花椒保有量超过10万亩, 以正大集团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为龙头的规模化养殖业 蓬勃发展。生态工业增势较好,被列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 基地,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 红土地、牯牛山、格勒湖旅游开发取得新进展,洒海村汤丹尾 矿库变身观光花海的华丽转身,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在促进乡 村旅游、农户增收的同时,也成为尾矿库覆土绿化新的体验形 式,李子沟、箸口等一批乡村旅游逐步发展起来,2023年, 我区旅游总收入达到7. 83亿元。三、我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绿水青山”本底还有差距。2023年,我区森林 覆盖率为41.34%,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5. 04%)。全区石 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54.4%、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68%o 区域内干热河谷水分蒸发量大、砂砾裸露、土壤瘠薄,造林绿 化较为艰难。此外,区内长期矿业开采形成了约600万立方米 的地下采空区,已塌陷100余万立方米。全区有321个地质灾 害隐患点。同时,我区还是重金属污染高危区域。(二)“金山银山”转化缺少通道。从源头端看,自然资 源确权登记未全面完成,工作基础还未夯实,给生态产品权责 归属及权益交易带来一定影响。从联结端看,全省层面均未建 立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生态产品提供者和使用者“脱钩”、供 给端和需求端“失衡”,生态系统物质产品的价值无法通过生 产、交换、消费、分配环节实现,致使“产品”难变“产值”、 “风景”难变“钱景”。我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系统性全 域性生态旅游线路规划,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注意事项

    本文(某局党组上半年选人用人情况报告&关于提升我区生态产品价值的调研与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