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方面论文篇6.docx
工程管理方面论文篇61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1 1研究目标研究的目标是,研究开发出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 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模型,并通过与另一应用软件开发课题配合, 实现论文评审的电子化操作,努力使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并与国际接轨。1 2主要研究内容与流程(1)研究标准,建立评审指标体系。通过调查研究,结合项 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建立学位论文评审指标体系O (2)借鉴国际先进评审模型,构建学位论文评审模型雏形。借鉴、 引进、消化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评审模型,结合我国项目管理领域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考核特点,构建我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 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模型雏形。(3)依据科学原理,构建模型。依 据系统工程理论以及系统模型的构建原理,运用聚类分析、层次分 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开发出满足我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 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考核要求的评审模型。(4)研究量化的评审方 法。(5)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设置,采用加权法等综合评审方法,系统 设计定量评审方法。(6)设计科学公正的评审流程。(7)试运行, 验证。(8)为实用软件的设计预留对接接口。本研究成果具有开放 性和多适应性,也可以运用于解决类似的评估、评审问题。2课题研究的开展2 1主要技术路线(1)明确目标、确定范围。(2)调查研究,收集信息、数据,进 行统计分析。(3)找出主要因素,确定主要变量。(4)识别和分析各 种关系(内含的科学定律,管理关系、规则等)。(5)形成系统模型 雏形。(6)进行“验证、符合试验”,检查模型是否反映所研究的 问题。(7)简化和规范模型的表达形式。2 2研究工作重点(1)重在调查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深入调查研究, 广泛和重点调查我国现有在岗的与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相 关的专家、教授,已经通过论文答辩的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研究 生,企业界的项目管理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在读项目管理领域 工程硕士研究生;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以尽量掌握足量的、 必要的、有代表性的信息。(2)精心构建模型。应注意以下几点: 应用现代项目评估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借助社会上项目管理 评估方面专家的智力;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相关评估模型,结 合实际,改造创新,构建本模型。3模型的构建3 1模型构建的原则在具体操作时充分考虑以下7个方面:(1)真实性。反映系统 的本质。(2)简明性。反映系统的主要特征,简单明了,容易操作、 求解。(3)完整性。系统模型全面、完整,应包括目标与约束两个 方面。(4)规范化。尽量采用教指委现有的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 士专业学位标准和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的相关内容,模型与现 有标准互动和对应,在创新和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尽量使之适用并 有利于下一步的操作软件开发。(5)创新性。通过模型的建立和应 用,克服原有标准的某些弊端,在模型体系结构、指标设置、综合 评审等方面注意范围明确,尽量量化,以克服参与评审的教师、专 家的随意性,专业关注的局限性;引导与规范教师、专家在发挥其 专业水平的同时,注重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地按模型标准范围 进行评审。(6)开放性。使模型系统化、模块化,参数可选择,可更 改,有利于改进和拓展。(7)可操作性。为开发实用、可操作性的 计算机管理软件奠定基础。本课题组和国内的软件开发公司做了沟通和交流,可以开发出简单可操作性的软件。3- 2评审模型结构设计特点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模型系统结构采用 模块式,包括四个子系统模块:(1)评审目标设置。(2)评审指标(标 准)与权重体系设计。(3)子准则和评审量表设计。(4)评审程序与 制度设计。同时,给出可以选用的空间,以备选择应用。3 3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模型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分为类、指标、子准 则3个层次,如图1所示。指标层用于综合评分的累计,子准则层 用于量化计分,采用IOO分制。通过对子准则评分得到其分数,再 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累计加和(采用加法规则),即可以得出被评 审项目的评审分数。图1中的子准则只是通过一个例子进行了示 意,评审流程如图2所示,详细的量化评分表如表1所示。3 4模型特点及用到的方法从上文可知,这一模型具有如图3所示的特点,并分别用到了 以下方法:充分运用了信息搜集的方法;运用聚类分析法对评 审标准(指标)进行了分类;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指标分层;充 分应用对比分析法筛选量化评审指标;在整体指标的确定上采 用逻辑框架法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逻辑框架关系;在各指标 的关系处理时采用了指标综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