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盘点重要性篇1.docx
固定资产盘点重要性篇1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新税制一般企业 固定资产盘盈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一、固定资产盘盈核算的不同观点对于固定资产盘盈业务的账务处理,综合起来主要有以 下几种意见:(一)主流意见。根据固定资产准则及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的规定,盘盈固定资产一律 视为前期差错,全部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 算,盘盈所得不得计入当期损益,此规定适用大中型企业。 这样处理的主要依据是认为盘盈固定资产价值较大,且一定 是前期错记、漏记所致,由于其发生的概率很小,同时为了 防止企业以此类业务来调整当期利润,所以将此类业务统一 作为前期重大差错,一律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 行核算。(二)小企业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调整。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盘盈固定资产不采取追溯 调整法进行调整与重述,只按照未来适用法进行调整,即与 一般资产盘盈一样,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调整, 盘盈所得计入当期损益。(三)其他意见。L对于固定资产盘盈,首先要确定会计主体的性质,如 是一般企业,则按照固定资产准则及会计政策、会计 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否则按小企 业会计准则要求进行处理。2 .对于一般企业固定资产盘盈,要区分是年前还是年内 盘盈的固定资产,即盘盈所属的会计期间,如是年前盘盈的 固定资产,属于前期差错,按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和差错更正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如是年内盘盈的固定资 产,按年内正常盘盈的资产进行处理,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3 .应区分盘盈固定资产价值大小分别进行处理,如价值 较大,按重要前期差错处理;如价值较小,则按非重大前期 会计差错来处理。4 .应区分盘盈固定资产的性质并分别进行处理。如属于 意外所得或故意错记、漏记或无法查明原因的,按前期重要 会计差错处理;如属于工作疏忽造成的错记、漏记所致,应 比照存货、货币资金盘盈来处理。由于小企业固定资产盘盈业务处理比较简单,笔者从盘 盈固定资产的会计期间、价值大小、是否已抵进项增值税三 个方面重点阐述一般企业固定资产盘盈业务的处理。二、年前盘盈固定资产核算按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的规 定,将盘盈的固定资产全部作为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来处理, 即一律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采取追溯 调整法调整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期初数,并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重述与说明。笔者认为,盘盈固定资 产既有年内盘盈的固定资产,也有年前盘盈的固定资产,只 不过年前盘盈的几率较大;同时盘盈的固定资产的价值也有 大小,性质也不相同,所以一律作为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来处 理,肯定不妥。同时新会计准则还没有考虑到2009年以后 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的有关规定,根据新税制的规定,一般 纳税人购买生产用固定资产可以抵税。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的规定,将抵税期间从3个月延长到 6个月,过期不能抵税。所以笔者认为,对于盘盈固定资产 应区分盘盈会计期间、价值大小、盘盈性质不同并考虑增值 税等问题进行分类处理。由于以前年度盘盈的固定资产一般 没有抵税(因为账面上无记录),同时一般也过了抵税期, 所以只须考虑价值大小及性质不同分别处理即可。(一)盘盈固定资产价值较大,其性质为意外所得或故 意错记、漏记或无法查明原因。根据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的规定,重要前期差错是指足以影响 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做出正确判断的差错。其重要性 可以根据其差错的规模和性质作出判断,即差错的金额大小 与性质是判断前期差错是否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盘盈固 定资产价值较大、又是前期差错,同时为意外所得或故意错 记、漏记所致,当然属于前期重要会计差错。对于无法区别 是本期还是前期差错,或无法查明盘盈原因的,本着重要性 原则的要求也按此类情况处理。对于前期重要差错应按追溯 调整法更正,一律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组织核算。 具体处理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分析差错影响数,编制相应 会计分录进行调整;第二步:调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期 初数;第三步: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重述。例1:江苏南通万通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得 税率25%,中型企业,按净利润10%提法定盈余公积)在2012 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发现车间盘盈设备一台, 八成新,其同类市场新产品价值为7 000元(含增值税)。 经查,该设备很可能是去年从某公司进货时对方不小心夹带 所致。分析:该设备系以前年会计差错所致,价值较大,且为 意外所得。所以按重大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 调整”科目组织核算。L按重置价值(含税)、新旧程度调增固定资产价值:借:固定资产(117 000X80%) 93 6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93 6002 .调增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3 400贷: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23 4003 .结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0 200贷: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70 2004 .调增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7 020贷:盈余公积7 0205 .调整资产负债表中相应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有关 项目的期初数,主要有固定资产、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6 .在有关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加以必要的说明。(二)盘盈固定资产价值较大,其性质为非主观原因造 成的漏记、错记所致。对于此类盘盈的固定资产,虽然其价 值较大,但性质发生了变化,是非主观原因造成的漏记与错 记,因而不符合前期差错重要性定义,所以无须按重要前期 差错进行更正,即不必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组织 核算,也不必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只需要比照 一般资产盘盈处理即可,其盘盈所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例2:承例1,经查,设备是上年5月份从某公司购入 固定资产时漏记所致。分析:该设备虽然是年前盘盈的固定资产,价值也较大, 但不是意外所得,而是漏记所致,所以不属于前期重大会计 差错。1 .确定盘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7 OOO×80%=93 600 (元)2 .调增应交税费一一应交所得税:93 600×25%=23 400 (元)3 .计算盘盈净值:93 600-23 400=70 200 (元)4 .编制分录调整有关资产、负债项目金额,并确认盘盈 所得:借:固定资产93 6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3 400营业外收入70 200(三)盘盈固定资产价值较小。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价 值较小,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不符合前期差错重要性 定义,所以无须采取追溯调整法进行更正与重述,只需要按 照未来适用法直接更正盘盈相关资产即可,即直接通过“待 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其盘盈所得直接计入当期损 益。笔者认为,按此法处理,至少有以下四点好处:一是与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的相关规定并 不矛盾,因为它不符合重要前期会计差错的定义。二是这样 处理简单直观,能减轻财务人员负担。三是这样处理与传统 的会计实务做法相统一。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往往力图 规避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因为这样做很容易出 差错,特别是会引起税务部门的特别关注,对企业往往不利。 四是这样处理不会给企业因盘盈固定资产业务而带来多大 的利润操纵空间。因为固定资产至少每年应盘查一次,由于 其价值相对较大,盘盈几率很低,只要切实贯彻好盘存制度, 同时加强税务监管,基本上能杜绝企业利用盘盈固定资产来 操纵利润的行为。三、年内盘盈固定资产核算对于盘盈固定资产,如能查明系年内取得的固定资产, 不能按前期会计差错来处理,而应比照年内盘盈的一般资产 进行处理,即直接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组织核算。 另外,由于是年内取得的固定资产,按照新税法的规定,要 考虑增值税的有关问题,具体是:一看能否抵税;二看是否 抵税;三看是否过了抵税期。(一)年内盘盈固定资产且已抵税。例3:江苏南通万通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得 税率25%,中型企业)在2012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 清查,发现车间盘盈设备一台。经查,该设备系2012年6 月20日购入并交付使用,其发票价为50 OoO元,增值税8 500元(已抵税),预计使用时间为5年,无残值,直线法计 提折旧。分析:由于盘盈的固定资产系年内购入,一般很容易找 到购入相关原始凭证,所以直接按购入原价调增固定资产, 同时补提相应折旧即可。L调增固定资产与补提折旧:借:固定资产(按购入不含税的发票价入账)50 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5 000累计折旧5 0002.盘盈所得计入当期损益:借:待处理财产损溢45 000贷:营业外收入45 000(二)年内盘盈固定资产、未抵增值税(且未过期)。例4:承例3,假设车间盘盈的设备系2012年8月20 日购入,尚未抵扣增值税,其余资料相同。分析:由于该设备还可以抵税,但因各种原因未抵税, 且未过抵税期,所以必须要考虑到抵税的问题。L调增固定资产,补提折旧并抵税:借:固定资产50 000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8 5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5 167累计折旧(50 000÷5÷12×4) 3 3332.盘盈所得计入当期损益: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5 167贷:营业外收入55 167(三)年内盘盈固定资产,未抵增值税且已过抵税期。例5:承例3,假设盘盈设备的增值税未抵税,其余相 同。分析:因为盘盈设备系2012年6月20日购入,虽然没 有抵扣增值税,但已过了抵税期,所以不能抵税,盘盈固定 资产应按价税合计确认固定资产入账价值。L调增固定资产与补提折旧:借:固定资产58 5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2 650累计折旧 (58 500÷5÷12×6) 5 8502.盘盈所得计入当期损益: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2 650贷:营业外收入52 650四、总结综上所述,对于一般企业固定资产盘盈的账务处理,笔 者认为应根据盘盈固定资产的会计期间不同、价值大小、性 质不同并结合增值税有关问题分类进行处理。为了直观起见, 以下用流程图来反映一般企业固定资产盘盈的账务处理及 要点(见右侧图)。参考文献:1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出.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加.上海: 立信出版社,2011.3 .张焕平.新旧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盘盈会计处理方法 之差异J.新西部,2013, (9).4 .吕永霞.新旧会计准则下盘盈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重 新思考J.商业会计,20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