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关于中心城区“路长制“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docx
-
资源ID:1192097
资源大小:15.5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农村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关于中心城区“路长制“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docx
农村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县紧扣全市发展大局,按照省 市农村改革决策部署,既注重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又突出重 点、把握关键,纵深推进各项改革,有效增强了 X全域发展活 力。2023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171.2亿元,农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达到22016元,其中人均财产性收入1338元,增幅 位居全省57个类区县第10位。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 县” “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蝉联“全省县域 经济发展先进县”。在2023年8月全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大 会和11月全省深化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坚持系统思维与关键突破并重农村改革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必须通盘考虑、统筹谋划。 我们紧扣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特点,聚焦“农村有资源缺要素、 农业有基础缺投入、农民有需求缺服务”三大改革热点、难点, 精心研究出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X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 展的意见,明确了 30项农村改革试验任务的时间表、路线 图和成果形式,确保各项改革衔接配套,最大限度释放 “1+12”的综合效应。目前,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资金互助 合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3项省级重点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 成效,22项一般性改革进展顺利,自选的扩权强镇、脱贫攻 坚、城乡统筹等5项改革试点扎实有序推进。二、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配置资源并重我们既注重政策的宏观引导作用,更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决定作用。一是搭建产权交易平台。完成农村产权交易中 心筹建,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基本实现全覆盖,县土 地、林地流转中心促成流转交易3524宗,交易面积18. 7万亩, 合同金额7480万元。二是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在全面推 进“七权同确”的基础上,定向颁发土地经营权证、农业生产 设施所有权证和养殖水面经营权证380本。县财政出资300万 元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金,完善了农村产权价值评 估体系,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贷款473万元。三是发展资金互助 合作。以米枣专业合作社为主导成立新亿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 建立了借款授信、社员担保借款、借款论证等制度,发放互助 借款249.3万元。组建32个村级资金互助协会,互助资金总 额498万元,有效破解了农民融资难题。三、坚持两类主体与两个服务并重坚持“老板与老乡”统筹、“社会化服务与公共服务”协 调,着力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一是加快培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农业强县恳谈会” “知名企业X行” 等活动,近两年引进21个县外工商企业投入涉农领域,签约 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综合体等项目32个,累计发展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83家。大力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经营组 织,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538个,注册家庭农场268家,发展 种养大户6062个。二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全县以入股形式 流转土地项目160个9000亩,占规模流转的9%,让农民获得 土地分红、集体收益和务工收入。在综改区通过农业BOT模式 建设2000亩甜橙产业基地,有效解决了农民单家独户耕种、 土地难以规模化经营的问题。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建设为契机,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孵化基地和396个电 商网点,“X州购” “云端X363”等本地自建电商平台上线运 营,统一打造“X州上品”系列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县实现电 商交易额50亿元,其中农副产品交易额3000余万元。三是统 筹推进农业公共服务与社会化服务。2023年,整合省、县财 政资金290万元,购买农业植保公共服务,完成水稻穗期病虫 害防治9. 66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2. 5%o累计培育植保、 农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162个,其中台沃健康植物保护服务有 限公司有238个机防队、各类器械450余台套,日作业能力 1.5万亩,在10个镇乡构建了 “五个一”的植保服务体系。四、坚持率先突破与平衡发展并重针对全县5个片区资源禀赋不一、发展水平各异的状况, 我们坚持“抓两头、促中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抓优 势区域率先突破。通过“公开述职、竞争择优”方式,先后确 立13个县级重点镇、6个扩权强镇试点镇,去年下放88项行 政管理权,同步扩大人事、财政管理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 中支持,推动形成以点促面、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抓城 乡统筹一体发展。坚持“中部优化提升,北部率先突破,西南 重点开发,东部同步发展”,在北路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 统筹城乡示范区,实施多规合一、项目整合等改革,推进城乡 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去年 12月被列为全省6个之一的“统筹城乡综合示范项目”。三 是抓脱贫攻坚试验示范。在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南路地区,启 动建设100平方公里的“丘区农村脱贫攻坚示范区”建设,努 力探索全省丘区扶贫开发和改革发展新路径。去年,该示范区 总投资达到3. 7亿元,新建道路257公里,新建新村聚居点2 处,改造土坯房335户;新引进龙头企业5个,培育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51个,规模流转土地6000余亩;解贫脱困2481人, 有效实现“一年大变样”。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抓住全省农 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重大契机,突出农村集体产权、农业经 营、农业支持保护、城乡一体发展和农村社会治理等5大领域, 改革创新,攻坚破难,加快建设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和幸福 美丽X,努力为全市改革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关于中心城区“路长制”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拓 展,管理内容不断增加,管理要求不断提升,现有的各自为政、 简单粗放的管理方式,与市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环境的愿望要求, 与日益精细严格的城市管理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 从2023年3月开始,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治理工作水平, 区执法局在*中心城市新城区试点推行“路长制”城市管理新 模式,着力构建全面覆盖、责任明晰、管理到位、考核严格的 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城市治理工作向制度化、精细化发展。一、“路长制”管理模式运行情况“路长制”实行四级路长负责制,将街路划分给各级路长, 城管执法、公安交警、市场监管、街道社区等相关职能部门管 理人员在路长的统一领导和协调调度下,对责任街路的环境卫 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进行综合管理,形成工作合力,落 实综合管控。(一)组建责任明确的工作队伍。“路长制”明确了四级 路长及队员的工作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形成工作合力。一级 路长:区执法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局、区运管局、*镇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负责安排部署辖区内城市管理工作,开展 经常性监督检查,协调解决疑难问题;二级路长:区执法局、 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局、区运管局分管领导,负责安排日常 工作,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协调解决问题;三级路长:区执法 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局、区运管局、*镇各片区、路段 负责人,负责带领各责任片区、路段网格管理员开展日常管理, 监督检查路长、网格管理员开展工作情况;四级路长:区执法 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局、区运管局、*镇网格管理员, 负责辖区日常具体管理工作。(二)规范“路长制”工作体系。为更好地推进“路长 制”,着力建章立制,规范工作体系,保障精细化管理工作常 态化。一是制定了*市*区城市管理“路长制”实施方案、 *市*区新城区城市管理“路长制”责任分工明细表等文 件,明确了管理要求。二是明晰工作流程。一级路长每周巡查 检查不少于1次;二级路长每天对责任路段巡查检查不少于1 次;三级路长每天对责任路段巡查检查不少于2次;四级路长 每天在责任区域不间断巡回检查和值守。三是制定工作标准。 细化明确了市容环境卫生、规划建设、临时经营占道、环境保 护、装饰装修、门头牌匾、环卫清扫保洁作业、建筑工地、运 输车辆管理等9个方面、30条管理要求和扣分标准。(三)完善“路长制”保障体系。为促进“路长制”工作 的高效运行,执法局在监督管理、信息公开等方面进行了安排 部署,实时掌握各路段工作动态,确保管理到位。一是信息公 开制度。筹集资金3万元,在新城区14条街路安装*区城 市管理“路长制”公示牌14面,公示路长姓名、职务、职 责、联系电话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协调沟通机制。建 立了 “*城管”和“路长制”工作微信群,随时反馈存在问题, 汇报整改落实情况和沟通交流工作情况。三是督查通报机制。 执法局专门安排2名工作人员每天对新城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 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就拍照记录,发到微信工作群内督促整改。 对各路长辖区管理情况定期进行工作通报,涉及市场监管等其 他部门的,通过区城管办督办通知等方式进行督促和告知。四 是考核奖惩机制。区执法局制定了*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路长制”绩效考核办法,在每月月底进行汇总统计,对照 考核办法和标准进行奖惩。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提拔晋升、 评先选优、年度考核、协管员续聘的主要依据。二、“路长制”取得阶段性成果自年初试行“路长制”管理新模式以来,经过半年多的运 行和磨合,在各级路长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下, 新城区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户外广告等各项管理工作都取 得了一定成效,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市容形象有了明显改 观。(一)市容市貌显著提升。一是区执法局会同市场监管、 西郊办、中街办等部门,多次组织开展市容秩序专项集中整治 活动,集中对*大道、*路、*路沿线和*小区、*广场周边的乱 贴乱画、乱泼乱倒、乱摆乱放、乱拴乱挂、乱挖乱占、乱搭乱 建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街路面貌显著改观。二是各路段管理 人员每天对各自路段墙面、地面、公用设施的“牛皮癣”进行 及时清理,做到了随有随清,保持了市容整洁。区执法局会同 公安部门,严格落实夜间联合巡查工作机制,加大监控和查处 力度,严厉打击了张贴、涂写“包小姐”、办假证、销售枪支 迷药等非法小广告的违法行为,形成了有效震摄。三是联合对 各单位、门店落实“门前五包”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督促, 逐一签订了 “门前五包”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要求和标 准,增强了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形成了共同参与城市管理、 共同营造美好城市环境的氛围。(二)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一是区环卫处认真落实主干道 “一扫、四洒、专人全天保洁”、次干道“一扫、12小时专 人保洁”作业措施,严格落实环卫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保洁质 量达到了 “六无六净”标准(无堆积物、无果皮纸屑、无砖瓦 土石、无污泥积水、无泼撒物及呕吐物、无人畜粪便,路面净、 道沿净、墙根净、树穴净、绿化带净、雨水口净)。二是各级 路长和执法局督查人员每天上路巡查,能够及时发现并督促环 卫部门整改垃圾清理不及时、保洁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加大了 日常督查检查力度,推动了工作落实。三是各级路长积极衔接 *公司等责任单位,按照环卫保洁标准,对其负责清扫保洁的 街路、广场、绿地等区域进行标准作业,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区 域和要求,消除了卫生死角。(三)市场秩序更加规范。一是搬迁*马路市场。针对*马 路市场长期占道经营问题,积极衔接交通部门,将以路为市的 50多户经营户全部搬迁到*桥下,还路于民,归摊于市。二是 规范果园路农贸市场。为方便市民群众买菜,对自发形成的果 园路农贸市场进行了规范管理,将周边流动摊贩全部疏导进入 市场经营,严格市场出入口门店经营、车辆停放管理,确保了 行人、车辆通行畅通。三是取缔了长期占道经营、堵塞人行道 的金润国际北侧马路市场。(四)广告档次不断提升。区执法局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 对新城区各街路的门头牌匾和户外广告进行了全面整治,督促 相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拆除更换破损陈旧的户外广告和门头牌 匾300多处。进一步规范完善了门头牌匾和户外广告审批手续, 在简化流程,方便市民的同时,更加注重整体景观和夜景效果, 让广告溶入城市景观,成为城市的风景线。(五)公用设施规范整洁。一是执法、公安等部门联合开 展了公用设施集中整治活动,督促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