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我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docx
-
资源ID:1191973
资源大小:10.3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推动我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docx
关于推动我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2023年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报告对全国337个城市的线上繁荣度进 行综合计估,评选出中国夜间经济繁荣度TOPIOO城市,我市尽管成功上榜,但 名列第三梯队的第79位,被定义为通过发达的休闲娱乐产业吸引大量用户在夜 间出游和消费的“以娱兴夜”代表城市。夜色搭台,经济唱戏。我市作为东北地 区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重要中心城市,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文化优势、 消费优势方面都具备繁荣夜间经济的潜力和条件,有很大提升空间。2023年中 秋国庆长假期间的“夜生活”受到游客及市民的广泛喜爱。21时之后的“深夜 消费”同比增长190%。以夜间经济带动的“以夜兴城”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 要评估指标,也成为居民评价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因素。夜色搭台,经济唱戏。 作为现阶段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夜间经济具有拉动消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 竞争力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和改善人居环境 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拉动消费的一把“金钥匙” o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 动提出,要实施“文化+”工程,在建设文化强市上实现新突破。本文根据我市 夜间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打造“璀璨城市”,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 策建议。一、加强规划布局,培育“新夜态”,激发“璀璨城市”新动能一是加强空间布局整体规划。“夜间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合理 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截至目前,全市实现夜间经济街区开街41条,组织认定 了市级夜间经济示范(特色)街区达到21条,打造夜消费场景146个。我市夜 间经济的发展虽然初有成效,但各大夜间经济区域缺乏整体的设计安排与科学规 划。要将全市夜间经济品牌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全面纳入全市夜间经济规划蓝图 中,因地因时设计全域统筹、品牌孵化的整体规划,由点串线、由线带面,打造 沈城“24小时城市”,确保夜间经济的总体布局能够合理、有序地良性发展。 二是加强业态布局整体规划。积极拓展我市夜间经济业态布局,推动商业、文化、 旅游、体育等多领域联动,创新培树一系列“夜城市”品牌的文化创意产业夜间 经济街区和夜间文化观光产品。针对我市发展冬季夜间经济的实际,将夜间经济 形态从夜市美食为主的室外单业态模式,逐渐走向融合艺术、文创、文博、旅游、 演艺等多业态模式,构建起特色鲜明、体验丰富、业态多元的活力“夜城市”, 拉长我市夜间经济的产业链,催生多业态、多领域的夜间经济形态。二、发展首店经济,彰显“国际范”,打造"璀璨城市”新场景一是发挥载体作用促进消费升级。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东北首店之都,截 至2023年7月,已有84家知名品牌首店落户我市,今年计划引进不低于IOO 家知名品牌首店。基于此,我市要着力构建区域特色“首店+”新场景,将品牌 独特性与我市的文化属性相融,让线上数据、流量反哺线下实体经济,以创新模 式引领整个东北区域的首店经济。目前,作为东北首家24小时不夜城的老北市 已经吸引13家国内外品牌开设首店,我市要利用这一特有的资源优势,通过“首 店” “首展,,“首秀,形式,将首店经济打造成为沈城各大商圈发展夜间经济的 “流量密码”,增强商圈辐射带动力和影响力,实现首店经济与城市夜间经济相 得益彰的发展局面。二是引领不同层级首店加速集聚。品牌首店在消费场景、商 业模式、产品服务等方面能够提供新颖的购物体验,带动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是挖掘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的新引擎。我市要加强区域性全球首店入驻的政 策引导,以更有吸引力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大力支持全国首店入驻,重点支持中 华老字号开设新消费场景旗舰店,引领各级别、各类别首店结构性发展和加速集 聚,打造出“首店”聚集效应。通过发挥首店经济的创新引领作用,深度打造我 市“夜间经济”品牌制造地。三、注入新潮元素,体现“时尚味”,培育“璀璨城市”新品牌一是激发体育消费新动能。夜间体育消费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已经逐渐成 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以体育休闲娱乐放松需求为核心,通过打造“体育+夜游”“体育+夜娱” “体育+夜食” “体育+夜购”等消费模式,营造沉浸式体验。建 议我市以举办首届时尚体育活动节为有利契机,持续举办荧光夜跑、健步走等市 民参与度高的夜间体育赛事,形成一批夜间体育消费“打卡地”,让体育消费“火” 起来。鼓励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延长营业时间,通过举办夜跑、夜骑、夜游等 活动,形成一批夜间体育消费的时尚“打卡地”,使“体育+”的消费模式成为 我市城市“夜间经济”的新亮点。二是通过科技元素赋能业态创新。当前的“夜 间经济”已经由以光影为核心的视觉景观时代进入“夜文化”为核心的叙事经济 时代。我市要依托科技创新的支持优势,立足“文化城市、历史城市、山水城市”, 精准定位内容IP,积极探索智能影像视觉、光场技术、元宇宙、AI (人工智能)、 VR (虚拟现实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将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沈城的历史建筑、 山川水域融为一体,为消费者带来虚实结合、效果震撼的夜间游玩新体验,扩大 智能场景边界。通过打造绿色环保的艺术影像秀、灯光秀、投影秀、无人机编队 等夜间创意表演秀,让我市的地标性建筑、景区与文化艺术全方位融合,形成智 能场景,为夜游项目创造价值。四、营造市井情调,守护“烟火气”,重塑“璀璨城市”新名片以市场化理念策划实施露天电影、书店夜读、田园体验、音乐文创、郊外房 车、帐篷营地文旅等夜间经济特色项目,打造“逛夜市+享运动+看展示+领优惠+ 品美食”于一体的一站式夜间经济体验文化场域。加快推动夜间经济由传统娱乐 领域向文化、演艺、零售等领域延伸,通过打造夜间消费的“金字招牌”实现 IP引流作用。鼓励“老字号”餐饮开启“深夜食堂”,建立特色餐饮街区,开 设浑河游船放点、水上美食之旅等,打响“深夜食堂”品牌。青年群体已逐渐成 为夜间经济消费的主力。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普通高等院校45所 (含独立学院2所),在校生46.0万人,学生消费群体基数大。以“打造青年 友好型街区”为有利契机,聚合年轻潮流文化,探索开发24小时不打烂新场景, 为青年人才提供优质的生活空间载体。适当延长公用图书馆、阅览室使用时间, 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书店24小时营业,支持企业建设集教、学、吃、住于一体的 便捷高效的24小时学习综合体项目,打造青年生活服务的新地标。五、点亮万家灯火,建设“不夜城”,完善“璀璨城市”新服务一是构建管理平台助力精细化管理。打造我市夜间文旅数字智能化服务平台, 加快研发我市“夜间经济”体验示范街区智慧管理平台,维护夜间文化和旅游智 慧便民服务场景。实现夜间经济客流统计、信息服务、安全监管等数据洞察,通 过游客端、商户端、管理端、政府端等端口形成完备的营销数据库,创新夜间经 济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升我市夜间经济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打造夜间经 济消费智能服务场景。建议我市在东北首家24小时不夜城一一老北市景区等能 够彰显我市城市文化魅力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引入经营消费分析大数据平台,移 动支付、智能停车、精准导购等智慧化服务,加强城市空间“连通”建设,针对 冬季天气寒冷的不利影响,我市可在部分商圈进行空中连廊试点,同时大力建设 地下人行通道,从地铁站内直达商场、文化体育场馆等室内消费场所。在交通衔 接上,加强立体交通、立体换乘、立体停车设施建设,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 捷的出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