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及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地位作用探讨建议分析研究.docx
-
资源ID:1191179
资源大小:10.3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企业及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地位作用探讨建议分析研究.docx
企业及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地位作用探讨建议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企业和城市社区是非常重 要的应急执行机构.本文总结了作者在现场参与救援与震后对 工业企业调查的主要结果,指出了企业和城市社区在此次救灾 活动中的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出了在部分企业建立国家、地 方、企业三重管辖与保障的应急反应体系以及必要的应急物资 储备中心,在城市社区中建立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建立政府、企 业、社区三位一体信息发布与信息传输机制的建议并论证了其必要 性,为发挥他们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给出了可行建议.1引言首先,对于一个城市,企业和城市社区是它的基层 组织,应该是城市应急管理的基层执行机构,它们本应在灾难 中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但是,本文作者自5月17日开始在 此次地震重灾区之一的绵竹市参加房屋应急评估工作中了解到 情况并非如此,随后对四jif省工业企业受损与企业应急管理 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情况.综合多次调研结果发现,虽然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机构以 及救援人员的反应速度非常快,但是受灾地区的不同企业、不 同社区对灾害的反应差别很大,所发挥的作用差别也很大.企 业表现出了比较好的应急能力,一些企业在奋力自救的同时, 快速开展了社会救援,让人们看到了企业应对巨灾考验的勇 气、力量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城市社区基本处于自发组织的 状态,面对灾害基本发挥不了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它们纳入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使它 们在抗灾防灾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 的课题.地震过后,很多专家就如何建立我国应急管理的体制、机 制和法制进行了探讨,但结合本次地震灾害,如何发挥企业和 城市社区在抗灾防灾中的作用,还未见研究报道.因此,本文 基于灾区现场调研与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对该方面的问题 进行一些研究与探讨.2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概况对于企业和城市社区 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国家也将其提升到了非常重要 的地位.2006年,国家重点抓了应急管理“进企业”工作, 在南京召开了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暨预案编制工作现场会,对推 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2007年,在浙江诸暨召开 的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对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乡 村、进基层单位”进行了安排部署.可见,国家相当重视企业 和社区等基层组织在国家应急体系中的作用.3企业与城市社区在地震灾害中的应急管理情况调查3. 1企业应急管理情况调查地震过后,作者所在的调研小组针对四川省主要灾区的 52个工业企业进行了重点调研访谈.在本次调研中了解到, 灾区工业企业已有的防灾措施主要包括火灾预防措施及应急预 案、洪涝灾害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部分)、雨雪灾害预防措施 及应急预案(部分)、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 案、电力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等,只有不超过6个企业有 零星的针对地震的不完整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在调研的企 业中,在应急预案的实施中不足5。%的企业做到了不定期的更新应急设备以及改造基础设施,20左右的企业做到了实施 应急演练.在本次地震灾害中,企业中防灾措施和应急预案虽然不是 专门针对地震灾害,但它们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在企业减灾 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如某大型企业在大地震1小时后,立即 成立了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响应速度极快,全部领导深入现 场进行检查指导.另一大型企业对重点要害部位采取了一些应急保护措施,将 配电系统已做成双系统,对灾后快速恢复生产起到了关键作 用.另一大型企业地震后也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组 织自救的同时,当天就派出了社会救援队伍奔赴极重灾区进行 救援,但是救援中却受到无专业救援工具的困惑.在所调查的 一些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均有火灾、危险化学品泄露等情 况下的紧急处理措施与预案,这些措施在防止危化品泄露方面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也有部分中小企业防灾意识淡薄,连火灾、电力事 故等这类常见易发的灾害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都未制定或极 不完善,导致本次地震灾害中受损严重并且迟迟难以恢复生 产.在调研中发现,最为遗憾的是,无论是大型还是中小型企 业,几乎没有企业有防震抗震方面的措施和应急预案.在个别 企业虽然设立了防震管理机构,但由于多年没有出现地震灾 害,部门早已经形同虚设,在本次大地震中也没有发挥应有的 作用.所以,从本次对灾区工业企业的调研情况中可以看出,一 是企业自身的应急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在地震灾害来临 时,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损失;二是企业对社会的援助是非常有限的,多数企业无能力也无装备实施社会救援,因此无法 发挥其城市应急管理的基层执行机构的作用.3. 2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情况调研作者还发现,社区中除 了一些防火设施外,几乎没有任何救灾工具.灾区民众的自救 互救和徒步进入的救援队伍,只能靠简单原始的方式进行救 援,救援效率极低.再有,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居民的防 范意识也是相当薄弱,很多明显的震损建筑碎块悬挂在空中, 余震来时随时都可能坠落,但是却被居民忽略.对于应急演 练,几乎所有的居民回答是没有听说过.可见,在城市社区的 灾害应急工作中有很多空白,很难看到" 一案三制”的痕迹.4相关改进的措施建议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自身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也属于国 家应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挥其社会防灾救灾职能 也显得非常突出.对于城市社区,本身就是实施社会救助的区 域,自身的防灾抗灾能力建设是国家应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综合对灾区企业与城市社区的调研,下面就该方面的应急 建设给出几点建议第一、应充分发挥企业在专业救助中的作用.从近几年发 生的重大灾害救助中可以看到,政府虽然可以快速组织,但是 无专业救助队伍支持,军队虽然有人员,但是无专业救助工具 支持.在灾害第一现场可以提供专业救助人员与专业救助工具 的最直接单位应该是企业.因此,按照企业的类型、空间分布 国家可以在部分企业采取以下措施(1)在选定的企业中,建立国家、地方、企业三重管辖和 保障的应急反应体系,在企业应急管理体系之中建立专门的应 急管理队伍,进行专业救援知识培训,全体人员平时纳入所在 企业进行管理,灾时统一调配.这样既提高了企业的灾害应急 管理与救助能力,也提高了国家的应急救助能力,同时借助企 业也大大减低了管理成本.(2)很多灾害的发生往往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冲击,特别是 破坏性地震的发生,波及范围及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在地震应 急管理中,政府在构建组织体系、获取应急信息,提供救灾物 资和人员等方面,通常会由于在人员、物资等资源方面的限 制,出现不能满足应急管理需要的情况.因此,可依据不同企 业的特点和区域分布,在一些定点企业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中 心,交由企业进行日常管理,确保灾害发生的第一现场有必备 的救援物资和工具.第二、在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方面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社区应急管理机构,促使民间力量的广泛参 与.组建以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应急管理队伍,根据所在地区 编成若干小组,一旦灾难发生,即可转为全职的民救助人 员.同时在社区应储备必要的专业救援设备.应急管理机构在 平时做好社区防灾减灾的宣传和检查工作,灾时开展自救或统 一服从上级调配.(2)以社区活动范围为中心,建设和指定避难场所.避难 场所建设非常关键,能够为居民在灾后提供必要生存给养和空 间.第三、从此次地震灾害的救助中可以看出,企业与社区的 应急医疗救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国家应在企业与社区中设 立一定的应急医疗救助储备.第四、建立政府、企业、社区三位一体信息发布与信息传 输机制,并配备专业应急设备,对灾害发生前后的社会稳定与 信息及时传送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在灾前,该机制可以深入企业和社区宣传防灾救灾的 知识和进行非正式教育,在民众中建立良好的防在减灾意识, 从而在破坏性灾害发生后,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并顺利解决 救灾等应急问题.(2)在灾害应急期,该机制可以有效的快速传播信息,做 到信息通畅时有信息发送、信息不通畅时有区域消息发送、信 息与交通都不通畅时有人喊话组织.(3)在灾后应急期,该机制确保政府与社会民众的沟通, 以利于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社会负面影响,保持信息的 一致性和连续性.止匕外,该机制中的部分人员是灾害发生后的 直接目击人,他们对灾害事件本身掌握较为及时,也较为准 确,这对于政府了解灾情、及时引导民众也十分有益.5结论通过归纳地震灾害现场的调研结果并结合我国应急管理体 系,分析了一个城市中的企业和城市社区对整体应急管理体系 的影响,给出了如何将二者更好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 议,确保它们在区域防灾减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的一些措施建 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