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营造有 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 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从落实惠企政策见实效、助 企纾困解难题、营商环境大优化等方面着手发力,为中小微 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 境。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存在问题一是融资渠道不畅。尽管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 系列鼓励满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的政策,但因各种原因, 融资难依然是当前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尤其 是部分中小微企业缺乏土地、厂房、设备等有效抵押物,财 务信息不够标准透明,信用状况较难给予客观评判等原因, 导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部分中小微 企业在银行有贷款,尚未偿还,新增贷款需增加新的担保抵 押物,企业无法向银行提供有效的担保抵押,致使新增信贷 困难。二是要素保障不足。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等 原因,在土地获取方面会面临较大难度,很难与大型企业竞 争,而且政府在土地出让方面有时会优先考虑大型企业或国 有企业,进一步削弱了中小微企业的土地获取能力。同时, 中小微企业在申请用电、用水、用气过程中面临繁琐的审批 程序,需要提供多种材料和证明,申请流程不透明、时间长 等问题,影响了中小微企业的建设和生产进程。三是创新能力不强。中小微企业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 作用不够,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科技创新基础薄弱,创新型人才缺乏,创新激励机制不 健全,员工既缺乏创新动力也缺少创新能力。同时,公司把 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短期盈利上,在产品升级、产业结构优化、 科技创新等方面资金投入有限。四是人才招引不够。一些中小微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 说,规模较小、知名度低,缺乏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竞争优势, 导致人才引进难度较大。同时,本地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型、 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中小微企业需要通过外聘解决人力资 源短缺的问题,但外聘人才成本相对较高,加上社会保险等 费用支出上升,对中小微企业带来很大压力。二、对策建议一要持续优化融资环境。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信贷产品 创新,减少担保抵押依赖,拓展信贷业务空间,重点推动供 应链金融,创新存货、仓单、订单、应收账款等金融产品, 扩大供应链融资规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针对中 小微企业融资期限短、融资频率高等特点,依托大数据开发 多种纯信用、全线上、可循环网络融资产品,鼓励开发“续 贷”“随借随还”“快贷快还”等贷款产品,提高中小微企业 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度。探索设立中小微企业风险基金, 金融机构对资金实行科学有效管理,在企业发展遭遇困难时, 将应急资金快速送达企业。二要强化要素环境保障。落实好中小微企业土地要素保 障,优化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产业用地供应,建立与企业生命 周期相匹配的土地弹性供应机制,及时出台相关法规,推动 存量土地的市场化盘活机制的构建,增加长期租赁、先租后 让等产业用地的供给。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简化土地审批程 序,提高土地使用透明度和公正性。强化资源保障,多渠道 保障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用电、用水、用气,推动有序 用能,确保供需平衡。完善对中小微企业用电用水用气报装、 报修、过户、销户等高频事项“全程网办” “一网通办二印 制并发放中小微企业各类服务手册,包括常用政策补贴、常 办政务导航、商事资源清单及快问快答,不断强化主动服务 意识,提高精准服务水平。三要深化政府服务环境。政府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为企业提供技术支 持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建立中小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 帮助中小企业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健全科技项目管理制度, 大幅提高中小企业承担研发任务比例;加强专业化市场化创 新服务体系,提升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科技企业 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扶持中小企业创新 的能力与水平等。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坚持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联手、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并举, 供需两端发力,加大力度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集聚一 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 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建设小 微企业园,将小微企业园作为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空间瓶颈、 倒逼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小微企业集聚、规范、创新发 展的重要载体。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引进人”,不断优化 完善现有人才引进、培育政策,重点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所需 的中端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及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引进工作, 并做好本地人才的培养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流通、 晋升、退出机制,解决我区中小微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创 新培训“培养人”,打破现有培训方式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 依托专业培训机构充分开展“订单式”培训,为中小微企业 培训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鼓励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 开展培训,政府根据培训效果对中小微企业以奖代补的方式, 给予不同程度的扶持。优化环境“留住人”,中小微企业要不 断加强自身建设,采取薪酬“留人”、制度“留人”、情感“留 人”、文化“留人”等多种措施,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发挥人 才作用,助力中小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