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教学大纲.docx
成本会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属性理论课程名称成本会计学课程英文名称Cost Accounting课程编码J38B022F适用专业会计学(专升本)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总学时48学分3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实训学时/实践学时/上机学时O开课单位商学院二、课程简介成本会计学是会计学(专升本)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作为企业财 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是成本的核算与分析,为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学 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成本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较强应用性和 实操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理解并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成本 核算的基本方法,具备基本的成本核算能力,并能把它们应用于实践当中,满足一般财务会 计岗、审计岗、税务会计岗、财务管理岗等岗位对成本核算和控制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 需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认真笃定,爱岗敬业乐业的科学精神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工作 习惯。三、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毕业要求目标L知系统掌握成本会计核算原理、费用在各1-1:系统掌握企业会计准识种产品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则的具体实践应用、成本核1.专业知识目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算原理、税收与经济政策法标配和归集、成本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和成 本会计核算辅助方法。规。能目标2:2-1:能够针对会计业务处2.问题分析力熟练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全面、系理过程与规则提出问题,并目 标统地掌握成本会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 和辅助方法。实现认知专业知识,夯实 专业基础,履行岗位技能,具备根据实 际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职业能力。进行研究。素 质 目 标目标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具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扎 实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能熟练运 用专业知识从事会计工作。目标4:拥有扎实的成本会计理论与实践应用能 力,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能够胜 任成本会计计算工作的良好业务素质和 身心素质,具有廉洁奉公的业务素质。6-1:具备家国情怀、良好 的职业道德操守;6-2:遵纪守法,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6.职业规范四、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及教学策略教学模块学时主要教学内容与策略学习任务安排支撑课 程目标成本会计的 基础概念3重点:成本、费用的涵义;成本核算要 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账 户的设置。难点:支出、费用、成本的关系;成本 核算程序。思政元素:通过介绍成本会计的产生和 发展历程,了解前辈们对成本会计的巨 大贡献,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科学精 神,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 精神的历史责任和担当。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课堂主要 运用讲授法和案例法开展教学,辅以启 发式提问拓宽学生学习思路。课前:完成教师指定 的课前任务。课堂:讲授成本会计 的意义、任务、组织、 原则和程序等基本 内容,对学生疑难问 题互动并做解答。课后:就学生疑难或 拓展问题可继续线 上线下探讨。目标1目标3要素费用的 核算4重点: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的核算。难点:材料费用核算。思政元素:通过讲解要素费用核算,培 养学生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会计职业 道德素养。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课堂主要 运用讲授法、案例法、练习法开展要素 费用核算的教学,辅以启发式提问拓宽 学生学习思路。课前:完成教师指定 的课前任务。课堂:主要讲解材料 费用、人工费用、折 旧费用、外购动力费 用的核算;废品损失 的核算;期间费用的 核算等基本内容,对 学生疑难问题互动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并做解答。课后:完成费用要素 核算的练习题,并就 学生疑难或拓展问 题继续线上线下探 讨。辅助生产费 用核算4重点: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直接 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 法。难点:交互分配的程序;各种分配方法 的分配率的计算。思政元素:通过讲解辅助生产费用核 算,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会 计职业道德素养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 敬业精神。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课堂主要 运用讲授法和案例法开展辅助生产费 用五大核算方法的教学,并随堂练习习 题,将所学加以运用,辅以启发式提问 拓宽学生学习思路。课前:完成教师指定 的课前任务。课堂:讲解辅助生产 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方法等基本内容,对 学生疑难问题互动 并做解答。课后:完成辅助生产 费用核算的练习题, 并就学生疑难或拓 展问题可继续线上 线下探讨。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制造费用核 算及完工产 品与在产品 之间的成本 分配7重点: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和分配方 法,年度计划分配率法;在产品与完工 产品的广义与狭义之分;约当产量比例 法下各工序加工程度与约当产量的计 算;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成本划分方法的 适用情况。难点:制造费用明细账的登记;年度计 划分配率法;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 思政元素:通过对比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之间成本分配的核算的七种方法,尤其 是约当产量比例法,培养学生认真负 责、严谨细致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课堂主要 运用讲授法和案例法开展制造费用和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七 种方法的教学,并随堂练习习题,将所 学加以运用,辅以启发式提问拓宽学生 学习思路。课前:完成教师指定 的课前任务。课堂:讲解制造费用 归集的核算与分配 方法和完工产品与 在产品成本划分的 方法等基本内容,对 学生疑难问题互动 并做解答。课后:完成完工产 品 与在产品之间成本 分配的练习题,并就 学生疑难或拓展问 题可继续线上线下 探讨。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成本计算方 法概述及成 本计算品种 法4重点:生产类型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 响;品种法的应用。难点:品种法的结合应用。思政元素:通过学习品种法的核算,培 养学生凝神聚力、追求极致,内心笃定课前:完成教师指定 的课前任务。课堂:主要讲解生产 的分类与产品成本 计算成本方法的选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而着眼于细节,具有耐心、执着、坚持 的精神。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课堂主要 运用讲授法和案例法开展成本计算方 法的基本理论和品种法核算的教学,并 随堂练习习题,将所学加以运用,辅以 启发式提问拓宽学生学习思路。择及品种法的应用 等基本内容,对学生 疑难问题互动并做 解答。课后:完成品种法练 习题,并就学生疑难 或拓展问题可继续 线上线下探讨。成本计算分 批法4重点:分批法与简化的分批法。难点:简化的分批法。思政元素:通过讲授简化分批法的核 算,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专注创作和创 新的工匠精神。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课堂主要 运用讲授法和案例法开展分批法核算 的教学,并随堂练习习题,将所学加以 运用,辅以启发式提问拓宽学生学习思 路。课前:完成教师指定 的课前任务。课堂:主要讲解分批 法与简化的分批法 等基本内容,对学生 疑难问题互动并做 解答。课后:完成分批法练 习题,并就学生疑难 或拓展问题可继续 线上线下探讨。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成本计算分 步法8重点: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综合结转与平 行结转分步法。难点:综合结转分步法下加权平均与先 进先出法的计算,分项结转分步法,平 行结转分步法。思政元素:通过讲授综合结转分步法, 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课堂主要 运用讲授法和案例法开展分步法核算 的教学,并随堂练习习题,将所学加以 运用,辅以启发式提问拓宽学生学习思 路。课前:完成教师指定 的课前任务。课堂:主要讲解逐步 结转分步法与平行 结转分步法等基本 内容,对学生疑难问 题互动并做解答。课后:完成分步法练 习题,并就学生疑难 或拓展问题可继续 线上线下探讨。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成本计算分 类法4重点: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分配;联产 品成本的计算。难点:分类法的特点和应用条件。思政元素:通过讲授系数法,引导学生 凝练出大胆质疑和独立思考的科学精 神。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课堂主要 运用讲授法和案例法开展分类法核算 的教学,并随堂练习习题,将所学加以 运用,辅以启发式提问拓宽学生学习思 路。课前:完成教师指定 的课前任务。课堂:主要讲解分类 法的应用;联产品、 副产品和等级产品 成本的计算等基本 内容,对学生疑难问 题互动并做解答。课后:完成分类法练 习题,并就学生疑难 或拓展问题可继续 线上线下探讨。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成本计算定 额法4重点:定额法的应用。难点:定额差异的核算。思政元素:通过讲授定额法的应用,培 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课堂主要 运用讲授法和案例法开展定额法核算 的教学,并随堂练习习题,将所学加以 运用,辅以启发式提问拓宽学生学习思 路。课前:完成教师指定 的课前任务。课堂:主要讲解定额 法的应用等基本内 容,并对学生线上线 下疑难问题互动并 做解答。课后:完成定额法练 习题,并就学生疑难 或拓展问题可继续 线上线下探讨。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成本报表和 成本分析4重点:各种成本报表的编制。难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技术经 济指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思政元素:通过成本报表的编制,提高 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引导学生爱岗敬业乐业,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课堂主要 运用讲授法和案例法开展成本报表和 成本分析的教学,并随堂练习习题,将 所学加以运用,辅以启发式提问拓宽学 生学习思路。课前:完成教师指定 的课前任务。课堂:介绍商品产品 成本表、产品单位成 本表和制造费用明 细表;成本分析等基 本内容,对学生疑难 问题互动并做解答。 课后:完成成本报表 和成本分析的练习 题,并就学生疑难或 拓展问题可继续线 上线下探讨。目标1目标3目标4综合复习2重点:各模块重点内容复习 难点:各模块难点内容复习课后:全面复习,准 备期末考试目标1目标2五、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及标准考核与评价是对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进行综合评价。在 本课程中,学生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组成。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采用百分制。具体考核内容如下:(1)课前预习提问、课中发言、课间提问、课后答疑等主动学习和讨论:占比5%;(2)线上学习或测验:占比15%;(3)作业不少于6次:占比15%;(4)课堂考勤不少于5次:占比5%。成绩评 分 标 准1.课前预习提问、课中发言、课间提问、课后答疑等主动学习和讨论:占 比5%;2 .线上学习或测验:占比15%;3 .作业不少于6次:占比15%;4 .课堂考勤不少于5次:占比5九90100 分1 .课前预习提问、课中发言、课间提问、课后答疑等不少于4次;2 .线上测验90%以上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