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技术参数及构造措施.docx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技术参数及构造措施A2商业首层大堂挑空层层高10.71m为本项目最高,框架梁截面尺寸 400*1200,也超过其它高大模板部位梁截面尺寸,因此后附图模板支架平面布置 图、抱柱装置图、剖面图等以A2商业首层大堂支撑架为主,其它部位参考A2商 业首层大堂设置。1地下室无梁楼盖高大模板支撑楼板厚500mm,模板采用40mmX 90mm木方做板底支撑(次梁),木方间距 200mm,用双钢管作为托梁并用U托支撑。模板支撑脚手架立杆间距90Ommx 900mm,步距1500mm。支撑端的自由端高度不大于400Iililb楼板支撑根据要求在 立杆下垫木方,底部距地200IllIIl设纵横向扫地杆。无梁柱帽上口四周设置立杆,立杆间距不大于900Inb步距1500Inb其它设 置同楼板支撑体系。2 A2商业大堂挑空超高模板支撑梁模板支撑立杆沿梁长方向间距IOOOI,梁底中部1道立杆,梁两侧两道立 杆,离梁边300mm,横杆步距1500mm。面板采用15Inl厚胶合面板,梁侧模次龙骨 为40mmX90mm木方,次龙骨间距300mm,主龙骨为中48X3. Omm钢管,间距 600mm,梁高大于600IIm时,在梁中部间距60OmIlI加一道M14对拉螺栓与主龙骨钢 管固定,当梁高大于等于90Omm时,沿梁长方向间距60OnIm加二道M14对拉螺栓与 主龙骨钢管固定,沿梁高均匀布置;底模方向,梁底采用40X90mm方木支 撑,木方间距小于200mm,沿梁长方向布置,托梁采用钢管,托梁水平杆与梁两 侧立杆连接采用双扣件,与梁底立杆采用U托支撑。承重架采用6 48X3.0钢 管。梁模板施工时应与楼板支撑架连成整体,提高稳定性。楼板厚度IIom叫模板采用40mX 9OmlIl木方做板底支撑,木方间距200IiIb用 双钢管作为托梁并用U托支撑。模板支撑脚手架立杆间距IOOOmIIlxIOOOl,步距 1500mmo支撑端的自由端高度不大于MOmm,楼板支撑根据要求在立杆下垫木 方,底部距地200IlInl设纵横向扫地杆。详见后附图8,超高模板支架平面布置 图,附图9,超高模板抱柱装置、监测点平面布置图。附图10,超高模板部分剖 面图。2 16、17、18栋首层架空层及1#坡道超高模板支撑梁模板支撑立杆沿梁长方向间距IOOOI,梁底中部1道立杆,梁两侧两道立 杆,离梁边300mm,横杆步距1500mm。面板采用15InI厚胶合面板,梁侧模次龙骨 为40mm义90mm木方,次龙骨间距30Omm,主龙骨为中48×3. Omm钢管,间距 600mm,梁高大于60Omm时,在梁中部间距600IInI加一道M14对拉螺栓与主龙骨钢 管固定,当梁高大于等于90Omm时,沿梁长方向间距60OnIm加二道M14对拉螺栓与 主龙骨钢管固定,沿梁高均匀布置;底模方向,梁底采用40mmX90方木支 撑,木方间距200mm,沿梁长方向布置,托梁采用钢管,托梁水平杆与梁两侧立 杆连接采用双扣件,与梁底立杆采用U托支撑。承重架采用6 48X3.0钢管。梁 模板施工时应与楼板支撑架连成整体,提高稳定性。楼板厚度12OmnI,模板采用40mmX 90mm木方做板底支撑,木方间距20Omnb用 钢管作为托梁并用U托支撑。模板支撑脚手架立杆间距IOOOlX 1000mm,步距 1500mmo支撑端的自由端高度不大于400mm,楼板支撑根据要求在立杆下垫木 方,底部距地200mm设纵横向扫地杆。地下室A-Bl轴至A-B4轴之间1#坡道上部顶板超高模板支撑体系设置要求同 上。详见后附图H-14, 16-18栋、1#坡道超高模板支架平面布置图,其余剖面 图等参考A2商业。3模板支架体系内剪刀撑设置3.1 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5米),必须由底至 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4跨。3.2 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 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 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 A2商业大堂、16#-18#楼首层架空层、1#坡 道均设置3道水平剪刀撑,地下室顶板无梁楼盖设置上下两道水平剪刀撑。3.3 A2商业大堂超高模板部位纵向剪刀撑间距5米,在垂直面上紧贴立杆沿 支架纵向全高全长设置,纵向总长度为16. 2米。3.4 A2商业大堂超高模板部位横向剪刀撑间距5米,在垂直面上紧贴立杆沿 支架纵向全高全长设置,横向总长度为16. 2米。3.5 16#-18#楼首层架空层、1#坡道部位纵、横向剪刀撑参考A2商业大堂设 置。3.6 地下室顶板无梁楼盖高大模板部位纵、横向剪刀撑间距均为4. 5米,在垂直 面上紧贴立杆沿支架纵、横向全高全长设置,纵、横向总长度为实际地下室 纵、横向长度。3.7 竖向、水平方向的剪刀撑必须贯通并连接成一个整体。4模板支架构造措施及搭设使用要求4.1支架顶部托梁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300mm, U托螺杆伸出钢 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4. 2模板支架立杆底部设置90mm X 90mm X 4Omm厚木方。4. 3脚手架纵横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板150mm处的立杆上。4. 4梁底水平横杆必须设置在梁底主节点上,该横向水平杆在梁底架体立杆 加密区内不得有接头,以使荷载有效扩散。4. 5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不得采用搭接;采用4米-6米杆错开高度,再 连接时采用同样长度的立杆,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 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间隔一根立杆的2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 距离必须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到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l3o4. 6梁底沿梁长方向水平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三IIIb连接扣件三3个, 均匀布置,扣件距杆端NIOCII1。4. 7严格按照本方案设计尺寸搭设;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 小于规范的要求,其中垂直偏差不大于架高的1/500,并不大于30mm;4. 8材料进场需严格进行检验,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 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0-65N mo4. 9模板支架应支设在已施工完的结构楼板上,架子下部要求全部加垫40m 厚的木方。4. 10立杆横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 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的错开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l3o4. 施工过程中楼板混凝土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确保模板 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4. 12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 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集中堆放;4. 13施工过程中,派专人监测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 况及时报项目技术部处理,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若出现险情(有塌陷、倾覆 等的可能),应立即暂停施工并及时报项目部管理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待险情排 除后方可继续施工。4. 14 A2商业大堂框架梁起拱高度考虑架体变形及结构弹性变形等因素,结 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框架大梁按千分之八起拱,起拱高度为:h=16000×81000=128mmo次梁起拱考虑梁顶标高与主梁顶标高一致的情况下,通过降低 次梁支座标高来达到起拱的目的,次梁起拱高度为h=8000×81000=64mmo4.15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同时要求满足本工程模板支撑脚手架及外脚手架 等方案内容的要求,满足相应脚手架搭设规范。5外连接装置超高模板部分按DB45/T618-2009第页,设置抱柱装置、连梁装置,使支 架与建筑物的连接装置牢固。5.1抱框柱设置设置具体位置详见后附图7:超高模板屋面部分及抱柱装置平面布置图,紧 贴梁底设置1道,沿柱高度方向间隔三步(4. 5m)设置一道抱框柱,与已经浇筑 完成的框架柱连接成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