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docx

    • 资源ID:1187355       资源大小:73.0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docx

    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GB50162-92GBJ124-88一、工程概况二、工程范围本次车行道整治范围为观音桥街道春晖园、小苑村等路段车行道路面修补、拆除下沉原有 井盖并进行补强提高。因地制宜、应现场需要而实施,其具体范围详平面布置布置。三、现状分析及建设必要性由于规划设计和道路建成年限不同,道路周边开发参差不齐,建筑物退让宽度不一,原本 有车行道沥青路面局部损坏较严重,局部下沉,标线磨损丢失,这些隐患对城市形象、居民出 行安全、社会经济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推动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城市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促进观音 桥街道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该地段的车行道进行改造设计,加强道路交通服务功能和改善道 路景观效果,提升新区的城市品位。四、主要设计内容及依据4. 1、设计内容我公司受业主方委托对观音桥街道春晖园、小苑村等路段车行道进行改造设计,设计内 容对破损、下沉沥青车行道路面铲除重新摊铺至原路标高,拆除下沉井盖补强提高,检查井提 高到与车行道同一标高,原井盖恢复。4.2、设计依据(1)我公司实测的L 500地形图;(2)与业主签订的本项目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3)业主提供的现状道路及其它相关资料;(4)道路周边企事业单位分布调查情况;五、设计采用的规范及标准(1)道路工程制图标准(2)道路工程术语标准(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4)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T-064-2022(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7)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9)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DBJ50-T-237-2016 (重庆)(10)城市道路-沥青路面15MR201(1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2021六、道路设计6. 1设计原则本次设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正确处理远期规划和近期实施的矛盾,在设计中满足城市可 持续发展及分期建设的需要,重视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 靠、功能齐全。根据业主要求和建设需要,在本次道路改造设计的工程中应尽量维持道路的平面、纵坡、 横断面路幅宽度不变,整治既有车行道病害并修复,完善交通附属设置等。本次改造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原道路的平、纵不做调整,道路横断面原则上不做调整;(2)车行道标高根据既有车行道标高(车行道外侧)标高作为定点依据进行推测;对原 本有路缘石段则将依现状实际高度确定(人行道不在本次道路整治项目中,人行道结构详见景 观专业图纸)车行道具体标高还应参照建筑±0. 00标高而定,施工方需做到灵活施工原则进行 处理。(3)本次改造设计重点范围为车行道至建筑部分,该范围内纵向坡度应与道路坡度一致, 横向坡度为2.0% (局部路段可微调),做到安全、美观、便捷、经济;(4)改造后的车行道应在正常交通增长的情况下,安全运营达到预定年限;(5)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投资;(6)保持不中断交通的快速改造;(7)针对路面破损的现状,维修处治方案应做到实事求是,易于操作。6. 2平面设计本次改造主要是对既有车行道进行优化设置,并对病害进行处治。本次设计保持既有道路 平面线形不变,因此不做平面线性设计。沥青路面修补结构: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 TRH-AC-13上面层厚40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 3-0. 6Lm2)沥青路面下沉修复结构: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 TRH-AC-13上面层厚40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 30. 6Lm2)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20C下面层厚60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6改性乳化沥青透层(0. 7-1. 5Lm2)C30水泥混凝土基层厚200C20水泥混凝土底基层厚200碾压密实路基6. 3纵断面设计车行道纵断面设计标高与道路现状车行道保持一致,本次不做设计。6.4横断面设计车行道横断面设计标高与道路现状车行道保持一致,本次不做设计6. 5新旧路面接缝处理现状车行道基层为水泥混凝土基层,新旧混凝土之间采用25拉杆连接,拉杆长45Onln1, 间距300mmo若实际开挖后为水稳层则可取消拉杆。七、路基设计7.1质量标准(1) 土质路基土质路基经压实后,路基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湿软、“弹簧”及不小于15t压路碾压后 无明显碾压轮迹,路拱平顺,排水良好;边线直顺,曲线圆滑。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通过试验确定,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如下,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挖类型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Cm)最小强度 (CBR) (%)最小强度 (CBR) (%)最小强度 (CBR) (%)压实度 (%)压实度 (%)压实度 (%)填方路基上路床0-30865969594下路床30-80543949594上路堤80150433>94>94>93下路堤150以下322>93>92>90零填及挖方路基0-30865>96>95>9430-80543>94一一填方高度小于80cm,原地面以下08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 “零填及挖方路基”一栏的要求。纵断高程:+10mm, - 15mm (快速路、主干路);+10mm, - 20rn (其他道路)中线偏位:30mm平整度:15mm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横坡:±0.3%,且不反坡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详“路面结构及缘石大样图”)1)填料要求土质路基路基填土不得使用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以 及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料土等,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 为路基填料。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Onml (路床填料最大料径应小于IOOnIm),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内,原地面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 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其压实度(重型) 不应小于90% (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85% (次干路、支路),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 和路床总厚度时,压实度不得小于零填及挖方路基的要求。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陡于L 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 0m,并向内 倾斜2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 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3)填筑土质路基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 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顶最 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Ioonln1。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在透水 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 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7.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掺量4% )7.2.1 质量标准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7%平整度:12mm (快速路主干路);15mm (其他道路)中线高程:+5mm, -15mm (快速路主干路);+5mm, -20mm (其他道路)横坡:±0.3%且不反坡(快速路主干路);±0.5%且不反坡(其他道路)厚度:+2Omm, -10%层厚(快速路主干路);+2Omm, -15%层厚(其他道路)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03.0MPa (快速路主干路);1.52.5MPa (其他道路)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详“路面结构及缘石大样图”)7.2.2 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水泥材料要求采用强度等级为42.5及以上的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 间应小于IOh,水泥质量必须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有关规定,对其强 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指标进行检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压碎值330% (快速路主干路);35% (其他道路),其级 配组成如下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集料级配筛孔尺寸 (mm)37.531.519.09.54.752.360.60.075液限塑性 指数通过质量百 分率()10090 10067 9045 6829 5018 388220728<97.2.3 外观质量要求混合料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无明显离析;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施工接茬平整。7.2.4 养生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水泥稳定碎石层碾压完后,在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 碾压时,宜养生7d后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碎石层。在铺筑上层稳定土碎石层前,应始终保持下 层表面湿润,并宜在下层表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底基层养生7d后,方可铺筑基层。7.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水泥掺量5.5% )基层施工前,应将下层养生用材料彻底清理干净,采用人工、小型清扫车以及洒水冲刷的 方式将一点点层表面的浮浆清理干净,并彻底清理干净底基层局部存在的松散现象。7.3.1 质量标准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8%平整度:10mm (快速路主干路);12mm (其他道路)中线高程:+5mm, -IOmm (快速路主干路);+5mm, -15mm (其他道路)横坡:±0.3%且不反坡(快速路主干路);±0.5%且不反坡(其他道路)厚度:+2Omm, -10%层厚(快速路主干路);+2Omm, -15%层厚(其他道路)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4.06.0MPa (快速路主干路);2.54.0MPa (其他道路)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详“路面结构及缘石大样图”)7.3.2 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5.5%,水泥材料要求同底基层。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压碎值S26% (快速路主干路);30% (其他道路),其级 配组成如下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集料级配方筛孔尺寸31.526.5199.54.752.360.60.075通过质量百分 率()10090-10072-8947-6729 4917-358220-77.4 稀浆封层7.4.1 质量标准稀浆封层铺筑机工作进应匀速前进,铺筑厚度应均匀,表面平整,无拖痕, 无显著离析、接缝顺畅。稀浆封层施工质量

    注意事项

    本文(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