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docx

    • 资源ID:1186491       资源大小:72.78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docx

    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01讲 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入、传播与学前教育思潮1、了解:五四时期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主要教育思潮,民国时期颁发的主要的学前教 育法规;民国时期学前教育改革实验活动的背景和意义;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方针、任务。2、理解:民国时期幼稚园和幼稚师范的发展,民国时期三种性质幼稚园的并立。3、掌握:壬子癸丑学制和蒙养园制度的建立及壬戌学制和幼稚园制度的确立;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 主要形式、保育婴幼儿的主要经验。4、熟练掌握: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北京香山慈幼院、南京鼓楼幼稚园、晓庄燕子 矶幼稚园的实验改革经验,能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联系实际分析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主要经验。第一节 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入、传播与学前教育思潮一、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1840年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学前教育的变革正是由学习西方开启的。中国比较系统地引进 西方教育理论,实际上始于民国以后,新文化运动时期形成高潮。该时期引进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 三种(理论详细内容见第十章)。(一)福禄培尔教育思想清朝末年,在引入日本幼稚园模式的过程中,中国人已经知道了福禄培尔,但那已是经过日本人消化 吸收后的熟料。中国直接从西方系统地介绍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是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1912年教育杂志第4卷第7号刊登谢天恩撰写的美国幼稚园略述,文中介绍了福禄培尔遵循 自然的原则。福禄培尔认为,教育儿童的方法应由内及外这是一切生物进化所不能违背的原则。教育儿童 就要顺应儿童心理的自然发展,发挥儿童内在因素的作用。1914年教育杂志第6卷第1号发表无我的德国柏林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馆一文。这是一篇参 观报告,通过这个馆,宣传了真正的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1919年4月新教育杂志发表福禄培尔传,对福禄培尔的生平和教育实践作了详细的介绍。同 年,新教育杂志第3卷第2期刊登了赫尔伯脱、福禄培尔与朱子、王阳明教育学说之比较,文中 对幼稚园的恩物和作业做了解说。指出福禄培尔的作业,在于使儿童由恩物得来的观念应用于纸工、木工、 沙工、泥工等活动中,经过这样的训练,儿童的目力、手力、想象力得到发展。五四运动以后,在我国幼教战线的实践改革中,吸取了福禄培尔幼儿教育思想,充分肯定了福禄培尔 注重自然、尊重儿童自由等思想。(二)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女医生、儿童教育家,她创立的幼儿教育法,于1913年开始传入中国。1913志厚在教育杂志第5卷第1号上发表蒙台梭利女史之新教育法,文章全面绍了蒙台梭利 于1907年创办的“儿童之家”,并分析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心理学根据。同年,教育杂志第5卷第5 号上发表强生的文章蒙台梭利新教育法之设施,着重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色,蒙台梭利学校的 教具以及应用新教育法取得的成效等。1914年出版了但煮翻译日本今西嘉藏著的蒙台梭利教育法,较详细地论述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原 理。1914年到1915年间,顾树森、王维尹合著蒙台梭利教育之儿童,顾树森著蒙台梭利女史新教 育法O1914年,江苏省教育会设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商务印书馆仿制发行蒙台梭利教具,购买者颇 多。这一时期,形成了介绍和传播蒙台梭利思想的热潮。1923年,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蒙养园,招 新生两班,试验蒙台梭利教育法。1931年2月,教育部的文件中,曾评价蒙台梭利教育法“我国学校于十 年以前早已实验,因似觉不甚经济,难以通于中国,仅师其意”。(三)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民国初年,蔡元培、陆费(bi)逵、黄炎培等都曾著文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并订入教育宗旨,这种思 想在中国已经有不少人提倡,并形成了一种教育思潮。五四时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这不是偶然的,实用主义教育反传统教育等主张, 适应了当时中国教育界改革旧教育的要求,加之当时正值一些直接受教于杜威或直接接受实用主义哲学、 教育思想的留学生回国后的推崇,更有杜威本人于1919年5月应北京大学邀请来华讲学。他在中国停留达两年零两个月之久,足迹遍及北京、上海等11个省。每到一处,杜威便要登台演讲, 亲自宣传其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说。在这期间,各报刊特别是教育报刊都竞相刊登杜威的演讲内容,根 据杜威在中国演讲整理出版的专集有杜威五大讲演平民主义与教育杜威先生与中国。杜威的学生 和信奉者们也纷纷著文和讲演,推崇这种思想。中国掀起了宣传实用主义的高潮,广度、深度及持久性都 超过了其他西方教育思想的传播。杜威的教育学说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学校即社会”“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 “从做中学”等。其中“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小学和幼稚园教 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儿童中心论”反对教育以成 人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传统,主张从儿童自发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这种理论运用到 教学方法上就是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自1917年开始传入中国,一些教育家不断介绍这种方法。1927年中华教育改进社邀请设 计教学法的中心人物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到上海、北京等地演讲,并有大量文章介绍这种方法,一时颇为流 行。设计教学法以儿童的事件为中心,组成大单元,虽有预定的计划和目的,但总是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一切活动都出于他们的自发。中国最先实行设计教学法的地区是南京、苏州、南通一带,而且以南京高师附小的教师俞子夷提倡最 有力。他不但大力宣传和实验,还将实验的结果写成一个小学十年努力记。这个附小的附属幼稚园被 称为“杜威院”,该园的课程完全按照儿童的兴趣来设计,重视儿童独立自主精神的培养。俞子夷和他的“设计教学法”实验参考资料:赵敏:俞子夷和他的“设计教学法”实验俞子夷(18861970),又名旨一、遒秉,江苏吴江人,是自学成才的著名教育家。他的一生,从小 学教师、小学校长、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厅长(浙江省教育厅),始终在工作中坚持自学,并联系小学 教育实际开展教育研究(包括教育实验),在我国近代教育家中是罕见的。1918年至1926年,俞子夷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育科教授并主持附属小学工作。俞子夷在南高师 附小工作期间,将其工作历程和学校办学经验著成一个小学十年努力纪一书,在当时引起教育界的轰 动,一时间可谓“洛阳纸贵”。他在这本书的扉页中开宗明义:“南师附小的方针便重在实验,这是十年 前所定的方针,至今没有变更过。”可见俞子夷是一个重视教改实验、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教育家。俞子夷在附小工作期间所进行的教改实验,最著名的莫过于他的“设计教学法”实验。他所开展的我 国最早的“设计教学法”实验,目的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探索“设计教学法”中国化的道路。“设计教学法”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产物。1918年9月,美国现代教育家克伯屈发表设计教 学法一文,对此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阐述。克伯屈也因此成为“设计教学法”的代表人物。“设计 教学法”主张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指 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设计教学法”的传入,既是中国近代以来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 更是直接接受欧美教育新思潮的催化所致。俞子夷所进行的“设计教学法”实验,被称为“不彻底”的“设计教学法”实验。之所以“不彻底”, 是因为俞子夷并没有照搬美国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理论,而是结合本校实验,做了许多变通,不再是“原 味”的美国式的“设计教学法”。他的“设计教学法”实验,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联络教材法”实验。1918年,俞子夷以一、二年级的儿童为对象,打破各学科教材界限,目的是激发儿童游戏的本能,调 动儿童的积极性。将音乐教学与儿童游戏相结合,一年级的儿童玩一些幼儿园用的小积木,手工科联络其 他科并多作沙箱装排,强调儿童自己动手;在校园里设置“自然角”,养一些虫、鱼、蝌蚪供儿童观察。 每节课仍是45分钟,但是一节课里可上两门课程,如在30分钟里读书,剩下的15分钟上音乐课。几个 月后,实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往往今天和明天,前月和后月,常在同一水平线上,没甚进步发展可说”。 到学期结束,俞子夷遂停止不再试行。第二阶段:“分系设计法”实验。经过几个月的研究、酝酿,俞子夷重新组织了一批人,以原来南高师附小搞联络教材实验的教师为核 心,于1920年秋再次试行“设计教学法”实验。他称之为“分系设计法”实验。即把性质相同或相近的 几门学科合在一起,分作观察、表演、手工、故事等系,按系进行各种问题的设计学习。上课时间改成分 钟计时制。科目的界限打破,教材仍预定,仍有大纲,预定一学期、一学年应该学习的内容以及应该达到的标准。 文字算数的练习,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儿童提出的问题与教师的整理补充并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抓 得紧,没有一点儿放松,这样比完全由儿童做主更稳妥。因为上次的实验不理想,所以在进行实验的时候 保留了一些旧传统。第三阶段:“混合设计法”实验。“分系教学法”实验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俞子夷认为因班级和时间的限制,儿童的个性不能得 到更充分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1921年,他重新要求每天早晨增设随意谈话课,所有作业在谈话 中产生,但作业时间仍限定,并逐渐取消科目名称,打破班级界限,增加学生活动,一节课30分钟或60 分钟,时间表提前一天定好。1923年,“设计教学法”实验在南高师附小扩展到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全校 13个班级。实验一方面打破班级和时间的限制,一方面又采用道尔顿制研究室的编制,设置各科研究室。 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学力深浅分团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起设计动机,然后全体讨论,确定 目的,加以计划和实行,最后做出判断等。俞子夷所进行的“设计教学法”实验,用今天的课程理念来观照,仍具有不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它 贯通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教学由教师本位转向以儿童为主,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儿童研究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南高师附小成为上世纪20年代我国小学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俞子夷在现代我国小学教学法演变一斑一文中描述了实验的影响及传播状况:“南高师附小参观 人络绎不绝。杭州女师附小教师分批轮流,住在校内,作长期参观。后成惯例,他处来者同样欢迎。苏州 二女师校长要求派师范四五人来实习,我们仍同样欢迎”俞子夷的学生沈百英评论说:“参观南高附 小的,络绎不绝,在当时的出版物上,到处都有他们的教学概况。”今天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校史馆里,陈列着大量俞子夷先生在附小工作期间的图片和资料,珍 藏着俞子夷先生一个小学十年努力纪的原著(现全球仅存四本,分别在华盛顿图书馆、北大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和南师附小图书馆)。2012年,在南师附小11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结合十年办学实际,编撰 出版了闫勤校长的专著一个小学新十年努力纪,并再版了俞子夷先生的一个小学十年努力纪。两 本“努力纪”相互映衬,以缅怀俞子夷先生对南师附小所作出的非凡贡献。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民国时期产生深刻影响,经过了传入、吸收、诠释、改造的过程。陶行知的 “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形成,是典型的代表。它们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 翻版,而是对其的改造和超越。二、学前教育思潮的勃兴(一)对传统儿童观的批判儿童观是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的总的观念。我国传统的儿童观,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儿童被视为家庭 和家族的附属品,成了父母的私有财产,家长对子女有完全支配的权力,儿童只能绝对服从,丧失了独立 自主的人格。中国的儿童长期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对此,在清朝末年就有人提出批评。著 名的语言教育家王筠y仃n说"学生是人,不是猪狗”,不能像处理生物一样,对待儿童。

    注意事项

    本文(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