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海绵城市设计专篇.docx

    • 资源ID:1185946       资源大小:148.3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海绵城市设计专篇.docx

    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一、工程概述1、概况钟落潭镇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位于,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该区域改造道 路的雨水排水设计。2、设计内容本项目海绵城市设计总体思路主要为:路缘石局部路段开口,树池采用生态树池, 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维持传统设计路面,不进行透水路面设计。 3、设计依据本项目设计主要依据如下:(1)本项目提供的方案设计图纸;(2)本项目提供的勘察测绘图纸;(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0月);(4)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2015年修正本);(5)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指引;(6)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7)广州市海绵市建设技术指引及标准图集(试行)(2017年);(8)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9)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10)广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分类指引(试行)(2020年10月);(1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12)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2009);(13)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17年);(14)广州市海绵型道路建设技术指引(试行)(2019年);(15)广州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道路工程)(试行)。4、设计原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海绵城市技术的规划设计应确保场地或设施的安全;(2)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结合自然;(3)生态型的设施优先;(4)高效、经济同时结合景观;(5)小型、分散的设施优先,尽可能就地处理;(6)低成本、易于维护的设施优先;(7)尽可能减小不透水硬地面积;(8)结合实际,因地制宜。5、设计目标本项目为新建道路工程,根据广州市最新的广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 标分类指引(试行),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要求达到50%以上,其他为鼓励性指标。指标内容表表IT序 号一级指 标二级指标新建(含扩建、成片改 造)改建指标类型1年径流 总量控 制率70%/分类指导2城市面 源污染 控制年径流污染削减率50%40%约束性3一般城市道路绿地率25%鼓励性4园林道路绿地三40%30%鼓励性5广场绿地率30%25%鼓励性6人行道、自行车、步行道、 室外停车场透水铺装70%三50%分类指导7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500m3ha分类指导8广场可渗透地面率40%(除公园外)约束性9下沉绿地率50% (除公园外)分类指导(1)道路工程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鼓励性指标;广场类项目中为约束性指标。(2)若工程所在区域内有正式印发的相关铺装标准或指引要求的,透水铺装率可作为鼓励(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杂填土:褐红色、灰黄色,稍湿,稍压实,主要由粘土、碎石等组成,多为泥 质粉砂岩风化石。(2)第四系冲积层(Q4al)1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灰黄色、灰白色、灰褐色,湿,可塑,粘性较差。2细砂:灰黄色、灰白色、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含少量 粘土。3粉质黏土:灰黄色、灰白色,湿,可塑,粘性较差。(3)第四系残积层(Q4el)1砂质粘性土:黄褐色、灰黄色、灰白色,稍湿,硬塑,粘性较差,为花岗岩风化残积 形成,遇水软化、崩解。(4)风化花岗片麻岩1全风化花岗岩:黄褐色、灰黄色,原岩风化剧烈,结构不可辩,岩芯呈坚硬土柱状, 遇水软化、崩解。2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灰白色,原岩风化强烈,结构稍可辨认,岩芯多呈坚硬土柱 状,30. 6-32. 7m多呈软岩柱状、岩性偏中风化,32. 7-40. 7m多呈土柱状,40. 7m以下多 呈碎块状、块状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岩状敲击易碎。3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青灰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 块状,岩质较硬,敲击声较清脆,局部岩性偏微风化。三、控制目标1、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十八大以来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节 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指导,以“建设自然渗透、自 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核心,提升广州城市雨洪管理能力,削减城市地表径 流污染,促进雨水资源有效利用,有效改善人居环境。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70%以上 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 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性指标。(3)道路工程中,该项指标为鼓励性指标;广场类项目中为约束性指标。(4)道路工程中,侧绿化带宽度不小于2m的道路该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小于2m的道路该 指标为鼓励性;广场类项目中为约束性指标。二、现状分析1、场地现状道路沿线主要为鱼塘、苗圃、林地及厂房为主,地块大部分位置已平整。2、自然地理条件(1)地形地貌路线所经过的地貌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地形平坦,地势较低,地面标高约7. 3 8.4m,道路沿现状傍雁路进行改造。其中傍雁路西侧有一定开发,北侧及东侧相对开发 相对较高,主要为住宅小区、居住用地,东侧主要为农田、鱼塘及学校为主。(2)气象条件本项目所处地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四 季草木常青。境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96. 5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2864. 7mm,历年最小降 雨量为1030. Inln1,最大日降雨量为288. 7mm,雨季集中在410月。相对湿度一般是81%- 84%,其季节变化:1月份约为73%, 4月偏南气流活跃为86%, 7月约为84%, 10月约为 79%o本项目属沿海平原地区,风向以偏东或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4ms.冬季1月, 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春季4月,风向不甚稳定,以南或东南风为主;夏季7月,盛行风 向是东南风;秋季10月,以偏北风为主,全年少吹西风。各季的平均风速相差不大。由于太平洋热带气团和印度洋赤道气团的影响,每年69月常有台风侵袭,区内主 要灾害性气候为台风伴暴雨及雨季洪涝害。3、工程地质条件本项目ZK-OZK-08与ZK-14ZK-18已完成钻孔,根据钻孔柱状图,地质情况如下:构成场地的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冲积层(Q4al)、残积层(Q4el)、侏 罗系基岩(J)和震旦系基岩(PZ1)。其岩性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3)汇水区域年径流污染削减率P计算公式如下:P=PWPT(4)设计目标按照广州市海绵城建设指标体系,各地块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扩建项目 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根据用地类型宜按照下表确定。各类用地类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表表3-2序号用地类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1居住用地70802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70803商业服务设施用地70804工业用地65755物流仓储用地65756交通设施用地65757绿地80908公共设施用地6575根据广州市海绵城建设指标体系,广州市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以SS计)要求达 到40%以上,新建(含成片改建)项目,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达到50%,改建项目年径流污 染削减率达到40九确定具体设施的污染物去除率时,可按照下表取值。不同设施污染物去除率表表3-3序号单项设施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1透水砖铺装80902透水水泥混凝土80903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70954蓄水池80905转输型植草沟35906人工土壤渗滤7595依据表3-2和表3-3,本项目属于交通设施用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达到65%;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要求达到50%o4、海绵城市设施组成形式(1)透水铺装2、雨水径流控制标准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中要求将70% (区域系统指标)以上的降 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根据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中要求:道路系统 有约束性二级指标4项,分别为绿地率(道路红线内)、下凹式绿地率、人行道及自行 车道透水铺装率。3、计算参数取值标准(1)海绵城市计算可采用模型算法和简易算法两种方法。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大于200 ha (含)时,宜采用模型算法,模型选取和参数值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本工程占地 面积约4.42ha,可采用简易算法进行海绵城市计算。(2)设计调蓄容积的计算设计调蓄容积一般采用容积法进行计算,即V调口0HF°式中V调一设计调蓄容积,m3; H设计降雨量,mm;甲一综合雨量径流系数;F汇 水面积,hm2o其中设计降雨量按照下表确定,当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中间数值时,设计 降雨量可按下图3-1用内插法求得;0102030405060708090100设计降雨量(mm)年径流总量控制率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0%图3-1广州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曲线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表3T年径流总量 控制率55%60%65%70%75%80%85%设计降雨量(mm)14. 318.922. 125.830. 336.043. 7图3-4雨水花园图3-5路边生物滞留设施图3-6生态滞留区(4)人工湿地公园人工湿地公园是对雨水调蓄与净化的措施。其可以将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措施收集 的雨水进行集中净化,与其他处理手法一起形成多功能的雨水调蓄系统,打造怡人的湿 地景观。图3-7人工湿地公园(5)生态树池树池下方设置透水材料。雨水流入树池后经过适当滞留,进而下渗,同时净化,然 后排至下方穿孔收集管排至附近雨水管道。路面与停车场、广场的地面雨水径流量较大,因此可以减少中心城区地面硬化率, 提高地面的渗透能力,如在人行道和停车场上铺设透水方破。道路路面采用透水性材料, 增加入渗量,减低暴雨径流流速和流量,减少地表径流。图3-2透水地面(2)生态植草沟生态植草沟是一种利用植被截流、土壤渗透原理截流和净化小流量的径流雨水的渗 透措施。生态植草沟的构造比较简单,为横切面呈三角形或梯形的带状下凹绿地,主要 是利用天然的地形分布截流和输送雨水。适用于道路两旁绿化隔离带等狭长地带。虽为 带状转输雨水措施,但植草沟的宽度并无硬性规定,亦可设计为绿地形式,成为集休闲 绿化、转输渗留于一身的多功能区域。图3-3生态植草沟(3)生物滞留系统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区是一种生物滞留设施,可作为地表水流、屋面径流的缓冲器, 有助于减少由暴雨所带来的降水。1)径流系数计算依据原始地形图及各类下垫面,建设前后统计各下垫面的面积;各下垫面综合径流系数计算方法依据公式:J F式中: 综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m2 i各类下垫面的径流系数Fi汇水面积上各类下垫面面积m2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计算表格表4-2下垫面种

    注意事项

    本文(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海绵城市设计专篇.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