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的道德修养.docx
浅谈中学生的道德修养摘要:道德是由人格和行为构成的社会景象,是靠社会 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 总和。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中学生要主动加强修养,继承 传统美德,遵守社会公德,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关键词:中学学生道德 道德修养一、什么是道德道德是由人格和行为构成的社会景象,是依靠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在封建 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其内涵都有很大的不同。它没有强制 性而具有自觉性,需要通过艰苦的磨练来养成习惯,进而达 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它以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正义与 非正义、诚实与虚伪等道德概念来评价和调节人们的行为, 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上层建筑服务。 如为灾区或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富裕的人可以捐一笔巨款, 我们可以捐一元钱或一本书或一支钢笔,但无论价值大小, 都是奉献爱心,品德都很高尚。二、中学生应具备怎样的道德1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历程,积淀了许多优秀的美 德,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以及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民族精神和气慨,如宽厚善良、 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做人准则。正 是由于有了这些传统美德,才出现了屈原、司马迁、文天祥、 林则徐、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傲然于大地之间的东方伟 人,才使得中华民族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困难,抵御侵略, 兴旺发达,代代相传;使得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能 够融合在一起,安居乐业,幸福。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 界观形成的过程中,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才能健 康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才能确保社会稳定,人民 安宁,祖国强盛。2 .遵守社会公德公德就是公共道德,是人们应该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 对于个人来说,公德是人的内在品质的外部反映,它往往通 过具体的语言、行为体现出来。表现在是尊重他人、维护他 人利益,还是目无他人,损人利己。其具体内容有:遵守公 共秩序,遵守公共制度,帮助老人和儿童,语言、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维护环境与资源,爱护公物,不乱刻乱划,不乱 扔脏物,不随地吐痰等。中学生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社会公 德,这样才会有同学友爱、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人们才能 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学们也才会在爱的滋润中健康 成长。到处充满着爱心,社会才会更加文明。3 .培养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本质是国家利益和人 民利益高于一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提出的五爱:即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全体公 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一准则和规范,最关 键的是爱字,要学会爱,要懂得爱,要体现爱。只有把这五 爱付诸在行动中,道德品质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爱祖国要 从爱家、爱校。爱养育我们的这块土地做起,爱人民要从爱 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身边的所有人做起;爱劳动要从 爱洗碗、洗衣,爱扫地抹灰,爱主动为别人做好事等点滴小 事做起;爱科学要从爱学习,爱发明,爱创造做起,爱社会 主义要从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做起。懂得了爱,就会有无私 奉献,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就会根植于心灵之中。三、怎样加强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是在环境的教育和影响下,经过长期的培养 和磨练而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一贯性和稳定性,不需要 通过意志的努力而自然达到某种境界,自觉完成某些行为。 在形成的过程中非常艰难甚至是痛苦的,但形成以后就可以 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中学生到底应该怎样加强道德修养呢1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是培养良 好道德品质的基础。规范中对言谈举止、学习劳动、行走 坐立、待人接物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如果每时每刻都以这个 准则来要求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逐步养成。当然, 按这个要求来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高度自觉的程度的, 它需要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如乱扔垃圾的问题,开始 很不习惯扔进垃圾箱,克制,克制,再克制,有时在无人监 督的情况下仍然丢弃在公共场所,如果心里有这样一个信念, 不能污染环境,必须扔进垃圾箱,而且长期这样坚持,最后 不需要强迫自己,就会自觉地把它扔进垃圾箱。爱护公物, 关心集体,尊重他人,语言文明等也是如此,都需要经过一 个由强制自己到自觉行动的过程。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定会成为一个倍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人。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中学生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在群 体当中,应该是以自己的存在使他人感到快乐而不是痛苦, 应该是关心他人,乐于奉献,而不是我字当头,损人利己; 应该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希望而不是失望;应该是成为点缀 集体的花朵,而不是成为污染集体的垃圾。总之,应以帮助 别人为乐,服务社会为荣,勤奋学习报效祖国为人生的最终 目标。青少年还必须用积极的、乐观的态度看事物,看世界。 看待事物要看主流、看发展,不要只看阴暗面。如腐败问题, 要看到党和国家惩治腐败的决心和措施,以及一批贪官落马 的事实,不能只盯着某些人搞腐败的现象。再如看同学之间 的关系,大多数同学对人是友好的,乐于帮助别人,只有少 数人故意伤害他人,而全班级和学校也在对这少数人进行严 肃的批评教育。中学生还要能分辩是非、善恶。3 .下苦功清除自身的不良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会给他人、家庭、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如出口伤人,动手打人,低极下流,敲诈勒索,酗酒赌博等 都可能导致灾难。做任何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利益、国家的 利益,不能有损他人的尊严、国家的尊严。一个人自身的缺 点自己很难看清楚,但旁观者十分清楚,当别人指出缺点时, 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不要 认为是跟自己过不去。是塑造德才兼备,有益于社会的人, 我们必须虚心接受,将来在社会上才能立住足。因此对一些 不良的行为习惯,要在学校的教育下苦功夫克服、改正。只 有去掉了身上的所有污点,才能像金子般的闪闪发光。如果 任其发展,形成了惰性,意志力是很难战胜的,结果将会害 及终生。总之,加强道德修养,会给自己带来成功,会给他人带 来欢乐,给家庭带来幸福,给社会带来文明,给祖国带来希 望,有百利而无一害。成才必先成人,中学生必须把道德修 养当作人生必须的功课,方能立足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