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6日在连云港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docx
-
资源ID:1184119
资源大小:21.04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6日在连云港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docx
政府工作报告一2024年1月16日在连云港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邢正军一、2023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克难奋进、攻坚突破的一年。全市 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 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 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 质量发展,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较好完成市十五 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 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一)着力扩需求、稳增长,经济运行加速回升。 认真落实国家、省稳经济系列政策,出台“连政80条” 等措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2. 8亿元,经济总体 呈现全面恢复、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左右,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6. 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 3%,工业用电量增长36. 6%,增速均居全省 首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9亿元,重点产业项目投资 超1400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突破1000个。新增 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家、上市企业2家,产值过百亿企 业达11家。新设经营主体13.2万家,净增“四上”企 业1192家。发放消费补贴2300余万元,批零住餐贸易 额完成3800亿元,入选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实施旅游年票同城待遇、国有景区淡季免门票政策,游 客接待量、旅游业总收入分别增长45%, 63%o实施“稳 外贸23条”,外贸进出口完成192. 5亿美元、增长20. 1%, 增幅居全省首位。(二)聚力强产业、抓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大力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位列全国先进制造业 百强市第48位。石化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中华药 港三期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级原料药基地启动创建,新 获批一类新药2个。嘉宏新材料建成投产,盛邦芳纶、 太平洋石英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市能源集团挂牌成立, 东磁光伏组件一期等项目投产,中核滩涂光伏项目加快 推进。59个涉海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180亿元,海洋装 备产业园开工建设,全球最大马力纯电动拖轮交付使用, 南极磷虾船捕捞量超4万吨、精深加工项目投产,赣榆 创成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 点城市。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实体运行,7000吨级深 远海试验船开工建造,康缘药业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 批。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瞪羚企业20家。全社会 研发投入占比连续4年苏北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 入强度全省第一。东海入选全国创新型县。豪森药业获 中国专利金奖。连续八年获省长质量奖。新认定星级上 云企业68家,新增全国5G工厂6家。入选国家现代流 通战略支点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网络零售额1047 亿元。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获省政 府督查激励。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三)全面抓改革、促开放,区域竞争优势持续增 强。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契机,成功举办 首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向论坛致重 要贺信,成为连云港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成果丰硕,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圆 桌会议、丝路物博会、农洽会等影响力日益扩大。40万 吨矿石码头、30万吨级航道二期建成投用,宿连航道二 期开工建设。新开集装箱航线12条,“连申快航”业务 量突破10万标箱。整车外贸出口量突破30万辆、全国 第三。港口吞吐量3.2亿吨、集装箱量613.6万标箱。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中哈物流合作基 地集装箱量、上合物流园物流量分别增长10. 1%, 6.8%o 国际班列开行806列。与哈国共建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 项目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签约。 自贸试验区新增制度创新成果32项,海事政务闭环管理 入选国家改革试点。境电商交易额超40亿元。锡连共建 园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7个。获批国家智慧口岸建设试 点,徐坪港区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复。“综合查一次“入 选国办典型经验案例,“不对应审批“改革全省率先开展。 信用承诺书替代投标保证金做法全省推广。(四)积极优功能、塑特色,城乡品质不断提升。 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城乡空间格局进一步 优化。连淮、连宿高速建设加快推进。G25、G30高速部 分路段减免客车通行费,10条断头路实现贯通。新辟优 化公交线路15条,投放共享电单车2500辆。成功举办 第十二届省园博会。新增绿地204公顷、绿道39公里, 建成口袋公园47个。获批省级生态园林城市。改造老旧 小区162个,1220户低收入家庭实现“安居梦”。新改建 市政管网389公里,海州水厂扩建、城南污水处理厂二 期、大浦污水处理厂三期投入运行。建成省级垃圾分类 达标小区208个。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案例全国推广。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改善农房7280户,新改建农村 公路386公里、桥梁32座,创成中国传统村落1个、省 级传统村落和特色田园乡村12个,东海创成“四好农村 路”全国示范县。(五)坚持抓治理、提质量,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 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长 江经济带警示片反馈问题完成年度整改任务。89家重点 企业实现友好减排,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 6049辆。PM2. 5年均浓度连续三年达国家二级标准。45 个国省考断面优HI类比例达93. 3%,烧香河、排淡河水 质达有监测以来最好水平。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 全省最高。市河长制工作条例施行,建成省级盐河水利 风景区。蔷薇河流域农田退水循环利用做法全省推广。 绿化造林2. 2万亩,连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生 物多样性保护“月牙岛模式”成为省级示范。赣榆创成 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项 目投产,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徐好新区入选国家 级绿色工业园区。3家化工集中区升格为省级化工园区。(六)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民生福祉日益增进。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高质量办好50件民生 实事。建成“就在港城”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城镇新增 就业5.8万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支持自 主创业1.8万人。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7所,招聘 教师1458名。新海高级中学创成省高品质示范高中。连 云港师专升本通过省级评估。市人文纪念园、救助管理 站、儿童福利院投入使用。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街 道全覆盖。新增社会保险参保5万人。社保卡“一卡通” 全省率先实现多领域全场景应用。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 现镇村全覆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建设。市一院开 发区院区、东海县妇幼保健院建成投用。连续3年入选 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全省率先实现健康县区全覆 盖。“先医后付”入选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连云港之 夏、西游记文化节等影响力持续扩大。举办高水平体育 赛事17项。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投入使用。(七)坚决守底线、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加强 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燃气、海上生产等重点 领域安全监管。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成立全 省首支重型化工救援编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 数连续多年“双下降”。持续压降政府性债务,国企债务 化解、金融风险防范、保交楼等工作有序推进。阳光食 堂直采平台全市推广,药品抽检合格率保持100%。深化 平安连云港、法治连云港建设,提升打防违法犯罪质效, 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 解行动,健全新型农村社区“一委三会”规范化治理机 制。双拥工作深入推进,实行全国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 享受公交、公办景区免费政策。二、2024年主要任务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我市被列为 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目 标任务的巩固增效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 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 对江苏、对连云港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 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 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四个走在 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 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在新征程上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不断夺取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新胜利。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 值增长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7%,批零住餐贸易额增长8沆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500亿 元,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不高于省控线,生态环境、低碳发展相关指标完成省定 目标。(一)坚持主攻实体经济,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 系。持续抓链条强集群。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 发展行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6000亿元。统筹化工 园区联动发展,加快盛虹化工新材料等项目建设,推动 碱业公司搬迁升级改造等项目竣工。启动建设远大生物 制剂项目,提升生物医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影响力。 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启动实施3个储能项目,新增 清洁能源装机容量IGWo完成大科学装置试验平台综合调 试。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个,推动冶金、食品等传统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花果山科创走廊。加快 建设“一带一路”技术转移中心、国际人才科创服务基 地。新增企业研发机构40家、首台(套)重大装备6个, 高价值专利突破3000件。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180 个,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智能车间5个。做大 做强市大数据中心。5G基站突破1万座。积极培育低碳 能源、深远海开发、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通用智能 等未来产业。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灌云空港保税物流 园、海州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项目。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 场景。推广“电商直播+”模式,打造“一县一品”爆款 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15%以上。持续办好促消费活动,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 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娱消费等新型消费。做优做精 中心商圈,着力提升特色街区,高质量打造12个一刻钟 便民生活圈。推动滨海景区链式发展、大花果山景区组 团发展,拓展邮轮游艇、休闲渔业、生态康养、科普研 学和冰雪运动等业态。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 治。持续壮大县域经济。狠抓项目支撑、产业培育和园 区建设,产业投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 平。支持各县区打造优势明显、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的 县域特色产业。深化县域开发园区管理制度改革,完善 园区功能配套,切实提升产业项目承载力。探索园区土 地二次开发、更新利用等新模式,盘活低效用地。把共 建园区作为南北结对帮扶合作的主抓手,全力推进创新 协同、机制共创、资源互享、人才交流。(二)聚焦海洋产业突破,持续提升海洋经济发展 能级。推动海洋传统渔业转型。坚持“调近岸、谋深海、 优养殖、扶加工”,引导海洋渔业向集约化智慧化发展转 变。加快建设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海洋牧场示范区。连 岛国家中心渔港建成投用。推动南极磷虾产业园建设, 开发利用高值化产品。启动建设海产品预制菜产业园。 拓展海产品销售流通渠道,高水平打造苏鲁海产品产地 市场。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壮大。建强海洋经济产业园、海 洋装备产业园和流体装卸设备产业集聚区,实施电动拖 轮、LNG储运、风电光伏装备等项目。支持本地药企加大 海洋药物研发。引进深海耐压防腐材料等海洋新材料项 目。推进海上光伏和风力发电规模化发展,开展海上“能 源岛”前期工作。实施徐土于海水淡化综合利用项目。推动海洋科技创新赋能。发挥江苏海洋大学和中船 集团716所、702所等引领作用,新增涉海科技创新平台 8家。加快建设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产出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