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开展学情调查 实现有效教学.docx

    • 资源ID:1183710       资源大小:11.5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开展学情调查 实现有效教学.docx

    开展学情调查 实现有效教学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开展学情调查 实现有效教学文章 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开展学 情调查实现有效教学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 获得开展,具体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 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其核心是学生是否愿意 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而要想促进学生的开展, 就必须找准学生的最近开展区并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找准 最近开展区的直接途径是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在学习 时的个性差异,包括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思维方式。如何进行 学情调查?我们是在课前随机选择学生68人以中等生 为主,请他们尝试解答即将学习的新的数学问题,整个过 程教师不给予任何指导,最后通过访谈请学生说出思考过 程。通过调查可了解学生对与新知紧密联系的旧知掌握情况 如何,有没有遗忘,学生对某一新问题的反响如何,会用 怎样的思维方式解决,存在哪些困难,等等。如果教师无视 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地根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那 么教学很有可能事倍功半。陶行知先生曾说教的法子要根据 学的法子。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找准学生的最近开展 区,备课时才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做到有的 放矢、重难点突出、针对性强、教学方法选择适当,从而提 高教学有效性。一、通过学情调查,合理制定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既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 依据,又是教学的归宿,还是衡量、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标 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是否达成目 标。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目 标。目标过高,难以通过教学到达;目标过低,教学失去意 义。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现实告诉我们,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在平时的学习生活 中,他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假设遇到新问题, 他们有时也能想方法解决,甚至有的内容在教师还没教时, 学生已经会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是否仍然按部就班, 把学生已会的知识再讲一遍?是否让学生懂了装不懂,被 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兴致索然地上完一节课?倘假设无 视这些学情,教学就不可能有效。我们可以进行学情调查了 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并以此为据,指导我们合理地制 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切实得到进步和开展。三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课前进行学 情调查,内容如下:第1题学生都会计算,并且方法不尽相同;第2题的错误主 要集中在十位上漏加个位进上来的1;第3题学生都是先算 出书包与彩笔的总钱数,再和70比拟,最后得出答案。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但由于缺乏用估算检验口算结果的意识,因此容易出现进 位上的错误,并且学生解决问题多是用精算的方法,很少 自觉使用估算。针对此情况,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选 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 数。2.能根据实际情境,联系生活经验,合理地选择精算或 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教围绕着正确口算和培养估 算意识这两个目标而展开。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而学情分析那么是制定 教学目标的根底。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更像一件华美的 摆设,没有起点的教学也将失去终点。从我们学情调查及实 际教学的情况看来,学生的认知起点是高于教材的。试想, 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学情,无视学生已有的能力,那么学生 在课上进行的多是无效劳动,进步与开展从何而来?教学 又谈何有效?可见,只有真正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发现学生学习新知时存在的问题,才能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使教学更加有效。二、通过学情调查,把握好重难点,提高教学有效性 当学生的作业错误率较高时,教师经常会反思,认为原因是 自己这局部教学内容没讲透。其实,没讲透是因为没有把握 好教学重难点并有效地进行突破,从而导致学生理解上的 困难,对知识一知半解。教学重难点如何确定?它不仅要依 据教学目标,还要依据学生实际.教学重难点尤其是难点是 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学情调查了 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习新知时容易出现的困难,把握教 学重难点。三年级(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除后有余数?一课,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估算帮助学生理解先用百位上的数去除, 得到的商表示几个百,写在百位上;接下来让学生将两位数 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至此,完成后面的计算。课前我们做了学情调查,在班级中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各 几名,尝试计算7533 ,典型情况如下:不难发现,学生都知道从最高位算起,百位上商2,运算顺 序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但接下来的计算,学生的旧知对新 知的负迁移表现了出来,即首位得出商后,将后面数位上 的数移下来。我们原先认为顺其自然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反 而成为难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应是通过理解算理掌 握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如果按教材上的处理方式,让学生 自己完成,那结果可想而知。正确认识到学生的难点后,我 们可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课上教学例题9862 ,百位商4后,教师并没有放手让学生 自己完成竖式,而是让学生结合方块图进行小组讨论:先分 整百,分完后还剩1个百,接下来怎么办?学生借助学具明 白下面该分18条,分完后再分6个,即百位除完除十位, 十位除完除个位,一位一位地去除。接着请一人上黑板板 演,明确百位除完后有剩余就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移下来就可以了,再让学生完成剩下的 计算。课堂教学要达成目标,就需要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难点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急于解决、必须解 决的问题。本节课中教师通过提问、借助学具、小组讨论等 方式,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有效性。 可见,以学生为本,把握好重难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假设课前不进行学情调查,不了解学生的难处,课上又怎 能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真正急学生之所急才能使教学 更加具有针对性。三、通过学情调查,合理选择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是数学学习中常见的学习方式。发现学 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但费时 较多。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吸取更 多的知识,但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习内容与原认知结构 具有联系,二是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心向。如果两个条件具 备,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也是有效的。两 种学习方式各有利弊。采取何种学习方式应根据学习主体的 认知水平来选择。如果学生具备自主探索的能力,那么教师 就可以选择发现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反之,教师那么应选 择以接受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大程度上 可以通过课前的学情调查反映出来。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比拟大小?,课前我们对学生进 行调查,让学生尝试比拟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并写出 思考过程。结果发现,所有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比拟出两 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大多采用通分或化成小数的方法, 个别认知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写出了多种比拟方法。因此, 课堂上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适时帮助学生总 结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比拟。数学教学活动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在学习方式的 选择上,学生的初始学习状态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方式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才能使教学 更加有效。四、通过学情调查,精心设计练习,提高教学有效性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开展学情调查实现有效教学文章内容 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开展学情调 查实现有效教学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学生通过 练习进一步理解和稳固知识,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把知 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的 练习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根底进行设计。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我们在课前进行的学情调 查内容如下:第1题学生都能计算出平均成绩是92分,但没有出现移多 补少的方法。第2题多数人说有危险,少数人认为没有危险 但说不清理由。通过学情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只会求平均数, 但对平均数的意义不理解,对极端数据缺乏认识。练习设计 中可以设计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同时 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我们的练习教学过程如下师:公园里有5个平均年龄是10岁的人,猜猜看他们的年 龄可能是多少岁。生:都是10岁。师:会出现这5个人都超过10岁或都小于10岁的情况吗? 为什么?生:不会。10应该比最小的年龄大,比最大的年龄小。师:你能写出这5个人可能的年龄吗?生:11岁、11岁、10岁、9岁、9岁。大局部同学表示赞 同。师:这5个人一定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吗?生:可能有一个大人,其他的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师:为什么其中一个是大人,其他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呢? 生:大人的年龄比10大得多,一定要把多的补给特别小的 孩子才行。教师出示一个阿姨带4个小朋友的年龄,分别是30岁、5 岁、5岁、5岁、5岁。提问:可能是这样的5个人吗?学生算一算确认。师:如果5人中有3人是10岁,其他两人可能是多少岁? 生:可能一个9岁,一个11岁;也可能一个8岁,一个12 岁;也可能一个7岁,一个13岁师:另外两个人不一定也是10岁,但是生:如果有一个超过10岁的话,就必定有一个人是小于10 岁,他们的年龄加起来一定要是20岁。这道题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平均数 的含义。仔细分析这道题,开始的问题突出强调平均数的意 义,明确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接着利用平 均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突出移多补少的方法;最后拓展 到用平均数反过来求总数的计算。可以说,这一道题的练习 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学情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对 平均数的认识更加深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 复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 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 识状况进行教学。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我们在 课前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学情设计教学,以学定教,使学生在课堂上切实取得进步和开展,真正实现 有效教学。

    注意事项

    本文(开展学情调查 实现有效教学.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