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docx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 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 大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 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 富裕”的总要求,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 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 面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 区)、先进乡(镇)、示范村考评激励工作,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贯彻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结合地形地貌和发展水平, 分类开展考评激励工作。第三条本办法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突出亶 点、注重实效,突出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 指导,实行分类区差异化考评;坚持客观公正、群众认可原则, 开展第三方评估;坚持结果应用导向,实行正向激励,确保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第二章考评范围和任务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涉农县(市、区)及所辖乡(镇X 行政村。XX不纳入考评激励范围。国定和省定贫困县、贫困村 在未摘帽期间不纳入考评激励范围,贫困县摘帽和贫困村退出后 的下一年度纳入考评激励范围。贫困县(市、区)内的乡(镇)、 非贫困村可参与先进乡(镇)、示范村的考评。第五条 考评对象为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乡(镇) 党委和人民政府、行政村,重点考评乡(镇)和行政村。第六条 每年考核评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 区)10个、先进乡(镇)50个、示范村500个。第三章考评标准第七条 先进县(市、区)考评标准:(-)农业高质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水平位列类区前 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40%以上。 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亶、“三品一标”认定及占比、 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农业科技 进步贡献率、高标准农田占比、主要农作物机播(收)水平、农 业信息化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占比高于类区标准,冷链物流体系 健全。构建“农户+”的新产业组织方式。(二)宜居乡村建设。全县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 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模式,建立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 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率高于类区标准,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面配备村保洁 员;路水电气讯防”六网基础设施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水平 高于类区标准,建成特色村落达到20%以上。(三)乡风文明善治。创建县级以上文明乡(镇X文明村 占比分别达50%以上,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明显,平 安建设群众满意度全省排位在前60位。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 本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四)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以 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9%o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 率达98%以上,低保、五保、养老保险应保尽保。(五)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要素配置上优先,在农技 服务体系健全、用地指标安排、专业人才配备、农村金融服务等 方面具体体现。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乡村振兴投入逐年增加,在 县级财政公共支出中比重高于类区平均水平。在公共服务上优先, 在社会事业发展、基础建设的项目资金安排和资源配置上设置约 束性规定,确保实现优先安排。在组织保障上优先,配好配齐配 强“三农”干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责任制落实, 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 核制度落实,定期专题研究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制度落实。编制 实施多规合一的乡村振兴规划,探索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农业农村改革任务完成好,改革单项工作得到中央、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肯定,经验在相关领域得到推广。(六)先进乡(镇)、示范村占比。县级以上先进乡(镇X 示范村占比高于类区平均水平。第八条先进乡(镇)考评标准:(一)乡村产业。建成“一乡一业”特色产业专业乡镇,高标 准农田占比、主要农作物机播(收)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占比高 于类区标准,构建起现代农业园区(企业)等经营主体带动小农 户持续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二)宜居乡镇。场镇规划布局科学合理有特色,人居环境 优美,公共服务体系健全。镇域内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农村生 活污水处理率、农村卫生所普及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高于类区标准,建成特色村落达到30%以上,乡镇发展与资源 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所有村配有保洁员。(三)乡风文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 成为市级以上文明乡(镇),乡(镇)域内县级以上文明村占60% 以上。建有标准中心校和公办中心幼儿园,适龄学生义务教育阶 段入学率达100%。(四)基层治理。强化乡镇党委政府职能职责,落实扩权强 镇政策措施。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明显,严格落实“四 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农村“三 留守"关爱体系健全,群防群治深入开展,镇域内村民违法犯罪 发生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五)生活水平。乡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 长;路水电气讯防”六网基础设施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水平 高于类区标准。新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五 保、养老保险应保尽保O第九条示范村考评标准:(-)特色产业。建成优势特色产业专业村,主导产业收入 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60%以上,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有完 善的生产体系、营销体系、服务体系,建有农村电商平台,新型 职业农民占比高于类区标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持续增收 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二)村落宜居。建成特色村落。配备有保洁员,农村生活 垃圾处理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农村卫生庾!所普及率、农业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高于类区标准,村庄环境整洁有序。家园美 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乡土文化等工程实施水平 高于类区标准,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三)村风文明。创建成为市级以上文明村,普遍开展文明 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家风、家教、家训”教育 实践活动。适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四)村级治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明显,村“两 委”班子专业化能力强,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制 定并遵守村规民约;无吸毒、卖淫、拐卖妇女儿童等社会丑恶现 象,无“村JF等黑恶势力,村民无非法上访,违法犯罪发生率低 于全县平均水平,有稳定可靠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五)村民生活。全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 长,劳动力有稳定的就业收入,有安全舒适的住房,“路水电气 讯防”六网基础设施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水平高于类区标准,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低保、五保、养老保险 应保尽保,户户安居乐业。第十条 乡村振兴示范村考评标准包括“四好村”创建内容, 从2019年开始“四好村”创建纳入乡村振兴示范村考评。第十一条 分类区制定先进县(市、区入先进乡(镇示 范村考评标准(详见附件)b第四章组织实施与考评程序第十二条组织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工作在省委乡村振兴领导 小组的领导下,由省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组织 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州)、县(市、区)实施。(二)本办法实施期限为五年,第一年度的考评工作从2023 年12月初开始,到次年1月底结束,以后年度按此安排。(三)市(州)、县(市、区)要开展本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工作,上一级的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入示 范村,必须从下一级的先进中产生。第十三条考评程序。(-)提出申请。各市(州)对照本办法开展考评工作自查, 在审核的基础上,向省上提出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X 示范村的申请。(二)第三方评估。省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委托相关机构, 对提出申请的单位进行第三方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报省委乡村 振兴领导小组。( )抽查复核。省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申请 参与考评的县(市、区),乡(镇X村进行抽查,形成抽查报告。(四)综合评分。省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考评数据 进行汇总整理,根据第三方评估结果、省级抽查结果、市(州) 自查情况,进行综合打分,按综合得分提出先进县(市、区X 先进乡(镇X示范村建议名单,报省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议。(五)社会公示。省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议后的名单,向 社会公示。第十四条 命名授牌。公示无异议后,由省委、省政府研究 决定,分别命名为“x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y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 范村”,并授牌。第五章结果运用第十五条 对X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 给予以下激励:(-)一次性给予600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重点用于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套。(二)给予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300亩,统筹用于县 乡村现代农业加工园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乡村建设必须的建 设用地。优先申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不受地方挂钩周转指标限 制,由省予以安排。优先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按理项目, 符合条件的新增耕地指标优先纳入国家统筹。(三)把干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表现情况,作为干部 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的,要参考。(四)优先安排省级涉农项目资金。第十六条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给予以下 激励:(-)一次性给予50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二)优先申报使用省下达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申报土地增 减挂钩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三)把干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表现情况,作为干部 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的,要参考。第十七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给予以下激励:(-)一次性给予6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二)优先申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整理和高 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三)示范村的村党组织书记优先选拔为乡镇领导干部,或 优先考录为乡镇公务员,或优先招聘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第六章考评工作纪律要求第十八条 参与考评的省直有关部门、市(州)及第三方评 估机构应当严守考评工作纪律,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严禁弄虚 作假,保证考评结果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各市(州)应当准确提 供相关数据、资料和情况,主动配合开展工作,确保考评工作顺 利进行。第十九条为确保各类先进单位评定的公开、公平、公正, 考评指标数据以统计数据为依据;未开展统计监测的指标,以行 政主管部门行业统计数据为依据。第二十条 各地要高度亶视,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制 定考评激励工作方案和年度计划,加强对本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工作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考评激励工作的组 织领导。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将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X 示范村考评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评。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省委乡村振兴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