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治疗血压血糖血脂管理推荐意见.docx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治疗,血压/血糖/血脂管理推荐意见自2019年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发布以来,缺血性卒中急性期 再灌注治疗及二级预防抗血小板治疗等领域取得了多项进展。在最近更新 的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中,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 ) 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血压、血脂、血糖的管理流程及推荐意见如下。推荐意见1.单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1 )建议AlS患者在发病后24 48 h内服用阿司匹林。对于阿替普酶静 脉溶栓治疗的患者,通常推迟到24 h后服用阿司匹林(I类推荐,A级 证据(2 )阿司匹林(50325 mg/d )或氯比格雷(75 mg/d )单药治疗均 可以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法(I类推荐,A级证据I(3 )不建议替格瑞洛(代替阿司匹林)用于轻型AIS和TIA的急性期治 疗(In类推荐,B级证据(4)西洛他理可作为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的替代治疗用于高出血风险的 AIS患者( b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5)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有胃肠反应或过敏等)及高出血风险的缺血 性卒中患者,使用口即朵布芬作为替代治疗(IoOmg ,每日2次)是可行 的(Ilb类推荐,B级证据1(6 )不推荐阿昔单抗治疗AIS ( In类推荐,B级证据(7)替罗非班和依替非巴肽的疗效尚未完全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b类推荐,B级证据2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 )对于轻型AIS及高危TIA患者,在发病24 h内启动双联抗血小板治 疗阿司匹林IOo mg/d ,联合氯比格雷75 mg/d (首日负荷剂量为300 mg),并持续21 d ,后改成单药氯毗格雷75 mg/d ,能显著降低90 d 卒中复发风险(I类推荐,A级证据(2 )对发病在24 h内、非心源性轻型AIS ( NIHSS评分3分)或高风 险(ABCD2评分4分)患者,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推荐进行CYP2C19基 因快速检测,明确是否为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携带者,以决定下 一步的治疗决策(I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X(3)对发病在24 h内、非心源性轻型AIS ( NIHSS评分3分)或高风 险(ABCD2评分4分)的患者,如已完成CYP2C19基因检测,且为 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携带者,推荐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 疗21 d(替格瑞洛首日负荷剂量180 mg ,之后每次90 mg ,每日2次), 此后继续使用替格瑞洛(90 mg ,每日2次)单药治疗,总疗程90 d ( I 类推荐,A级证据,新增X3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不推荐三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比格雷和双口密达莫)治疗非心源性 AIS或TIA患者(In类推荐,B级证据X血压管理推荐意见1 .对于血压220/120 mmHg ,未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或血管内 治疗并且没有合并症需要紧急降压治疗的患者在AIS后最初的4872 h 内启动或重新启动降压治疗对预防死亡或重度残疾无效(In类推荐,A级 证据2 .对于未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或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如血压 220/120 mmHg ,同时不伴有其他需要紧急降压治疗的合并症,在发病 初期4872 h内启动或重新启动降压治疗的疗效尚未明确。在卒中发作 后最初24 h内将血压降低15%可能是合理的(b类推荐,C级证据3 .对于AIS患者,如伴有其他共病(如同时合并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急性 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溶栓后出血转化或先兆子痫/子痫),则有早期降 压治疗指征,初始血压降低15%可能是安全的(I类推荐,C级证据X4 .卒中后必须纠正低血压与低血容量,从而确保全身灌注以支持重要脏器 功能(I类推荐,C级证据5 .在AlS患者中通过药物诱导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尚不确定Ilb类推荐, C级证据X6 .对于降压目标,如患者能耐受,推荐收缩压降至130 mmHg以下,舒 张压降至80 mmHg以下(I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17 .对于由颅内大动脉狭窄(狭窄率70% 99% )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患者,如患者能耐受,推荐收缩压降至140 mmHg 以下,舒张压降至90 mmHg以下(a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8 .目前尚无充足的数据指导AlS后降压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 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a类推荐,C级证据1脂代谢异常管理推荐意见1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lA患者,LDL-C水平2.6 mmolL( 100 mg/dl),推荐给予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以降低卒中复发风险(工类推 荐,A级证据,新增入2 .对于合并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 者,推荐给予高强度他汀治疗,需要时联合依折麦布,将LDL-C水平控制 在1.8 mmol/L ( 70 mg/dl)或将LDL-C水平降低50% ,以降低卒中 和心血管事件风险(I类推荐,A级证据,新增X3 .对于极高危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另一个主要ASCVD或卒中+多个 高危因素),若给予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后,LDL-C仍高于1.8 mmol/L , 推荐联合应用依折麦布(I类推荐,B级证据,修订X若他汀类药物与依 折麦布联合治疗后,LDL-C水平仍未达到目标水平,推荐联合使用前蛋白 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 ( PCSK9 )抑制剂治疗以预防ASCVD事件发生(a 类推荐,B级证据,修订4 .对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治疗禁忌证的患者,根据LDL-C水平目标值, 可考虑使用PCSK9抑制剂或依折麦布(b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5 .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在启用他汀类药物412 周后,应根据空腹血脂水平和安全性指标(转氨酶和肌酶水平)评估使用 降低LDL-C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调整生活方式,之后每3 12月基于需要 根据药物调整情况评估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由I类推荐A级证据, 新增16 .对于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空腹TG1.52 mmol/L (135 mg/dl), 已接受中等或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10%, 无胰腺炎、心房颤动或重度心力衰竭病史,使用二十碳五烯乙酯(2g, 每日2次)治疗可降低卒中复发风险(a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X糖代谢异常管理推荐意见1 . AIS患者发病24 h内持续高血糖比正常血糖预后更差,因此治疗高血 糖以达到血糖水平在7.8 10.0 mmol/L (140180 mg/dl)是合理的, 密切监测防止低血糖(a类推荐,C级证据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低血糖(3.3 mmol/L或<60 mg/dl)时应及 时纠正(I类推荐,C级证据3 .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或胰岛素抵抗是缺血性卒中复发或死亡的独立危险 因素,应重视对卒中患者糖代谢状态的筛查(a类推荐,B级证据,新 增14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急性期后应个体化确定血糖 控制的目标值,严格控制血糖(如HbA1 c7% )对预防卒中复发的作用 尚不明确(b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应制订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警惕低血糖事件带来的危害(a类推荐,B级证据X5 .对于合并糖尿病前期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 康饮食、规律体力活动和戒烟等)对预防向糖尿病进展是有益的(a类 推荐,B级证据,新增);二甲双弧对于预防进展为糖尿病可能有益(a 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X6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建议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营 养支持、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降糖药物联合的综合治疗(I类推荐,C 级证据,新增);可考虑选择已被证明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卒中、 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风险有益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 )受体激 动剂、钠-葡萄糖耦联转运体2 ( SGLT-2 )抑制剂等新型降糖药物(a 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7 .合并胰岛素抵抗的近期缺血性卒中或TIA非糖尿病患者才非除禁忌证后, 应用毗格列酮对预防卒中复发可能有益(a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o刘丽萍,周宏宇,段婉莹,等.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 选)第4章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推荐意见几中国卒中杂志,2023, 18(8):91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