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标准 2023.docx
-
资源ID:1173852
资源大小:32.88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标准 2023.docx
目次1总贝U 12 基本规定 23 运行操作与管理 43.1 一般规定43.2 垃圾进站计量 43.3 卸料与垃圾接收系统53.4 水平压缩设施 63.5 垂直压缩设施 73.6 转运车操作 73.7 通风除尘与除臭系统 83.8 污水收集与处理 103.9 消杀 113.10 控制与检测 124维护保养134.1 一般规定 134.2 垃圾进站计量134.3 卸料与垃圾接收系统144.4 垃圾压缩系统144.5 垃圾转运车154.6 通风除尘与除臭系统154.7 污水收集与处理 184.8 控制与检测 185安全操作与管理205.1 一般规定 205.2 垃圾进站计量215.3 卸料与垃圾接收系统215.4 水平压缩设施215.5 垂直压缩设施225.6 垃圾转运车 225.7 通风除尘与除臭系统 235.8 污水收集与处理235.9 药剂管理与使用245.10 控制与检测 245.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作业和人员防护 25附录A 生活垃圾转运站相关运行记录表26附录B生活垃圾转运站工艺设备运行状况和重要数据记录表 28附录C 生活垃圾转运站污水运出联单 29本标准用词说明 30引用标准名录31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Basic Requirements 23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43.1 General Requirements 43.2 Weighing Station 43.3 Waste Truck Unload and Waste Receiving System 53.4 Horizontal Compress System63.5 Vertical Compress System 73.6 Operation of Transfer Truck 73.7 Ventilation Dedust and Deodorization System 83.8 Leachate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System 103.9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113.10 Control and Detection124 Maintenance 134.1 General Requirements 134.2 Weighing Station 134.3 Waste Truck Unload and Waste Receiving System 144.4 Waste Compress System 144.5 Waste Transfer Truck 154.6 Ventilation Dedust and Deodorization System 154.7 Leachate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System 184.8 Control and Detection 185 Saf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205.1 General Requirements 205.2 Weighing Station215.3 Waste Truck Unload and Waste Receiving System 215.4 Horizontal Compress System 215.5 Vertical Compress System 225.6 Waste Transfer Truck 225.7 Ventilation Dedust and Deodorization System 235.8 Leachate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System 235.9 Agenda Management and Usage 245.10 Control and Detection 245.11 Emergency Operations and Personnel Protection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25Appendix A The Table of Operation Record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ansfer Station 26Appendix B The Table of Equipment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Data Recording for MSW Transfer Station 28Appendix C Sign in List about Waste Water Transported out from MSWTransfer Station 29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30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11.0.1 为规范生活垃圾转运站(以下简称转运站)的运行操作、 设备维护及安全管理,加强垃圾转运系统控制及运行过程的环境 保护,提高管埋、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允分发挥垃圾转 运效能,做到生活垃圾安全、及时、有效及清洁化转运,制定本 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运行操作与管理、维护 保养、安全操作与管理。1.0.3 转运站的运行操作、设备维护、安全管理除应符合本标 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基本规定2.0.1 转运站运行管理、维修维护和操作人员应具备本岗位相 关的专业能力。2. 0. 2转运站运行管埋机构应针对转运站的设备和工艺系统编 制设备操作和维修维护技术规程。2.0.3 转运站应建立应急机制,应急机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制定转运站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针对突发卫生防疫 事件、环境污染事件、自然灾害、火灾、爆炸、设备突发故障、 社会突发事件等方面,规定应急组织、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 急处置和应急恢复等内容;2每年应举行一次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应至少包括火灾和 设备突发故障;3转运站运行管理人员应具备应对涉及转运站突发事件的 能力。2.0.4 转运站服务范围内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转运站运 行前应制定分类转运方案,分类转运方案应与分类收集模式和转 运站技术条件相配套。2.0.5 转运站的运行管理应做到其服务范围内生活垃圾的日产 日清、站内环境状况良好、物流交通顺畅、污染排放达标。2.0.6 压缩转运站预压缩工艺压缩后垃圾密度不宜小于0. 8tm2, 直接压缩工艺压缩后垃圾密度不宜小于0. 6tm3,且压缩后不应 使转运车超载。2.0.7 转运站的实际转运量不宜超过设计转运规模,应急情况 需要超负荷运行的,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2.0.8转运站宜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将运行管理资料分类归档。2. 0.9运行记录资料宜按月进行归档,归档的资料应包括(但 不限于)每天垃圾进站和出站量及车次、设备运行记录、设备检 修记录、材料采购与进场交接单、有关环境监测资料、消杀(卫 生防疫)记录、电脑记录数据及资料存储文件等。记录宜符合本 标准附录A的规定。3运行操作与管理3.1 一般规定3.1.1 转运站投入运行前应对全站设备进行单台和联合冷态运 行试验。3.1.2 转运站投入运行前应准备好运行所需的消耗物品和材料。3.1.3 操作人员每班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各系统机械和电气设备 情况,确保各系统正常后方可启动转运站运行。3.1.4 设备保护装置失灵不能正常工作时,不应启动设备,正 在运行的设备应停止运行,并应及时对设备保护装置进行检修。3.1.5 运行过程中应对各设备的运行状况和重要数据进行记录, 宜采用计算机自动记录功能。无计算机自动记录功能的,应采用 人工记录的方式记录设备运行状况和重要数据,记录宜符合本标 准附录B的规定。3.1.6 1.6当天装填的垃圾应在当天转运,不应在转运站内停放 过夜。3.2 垃圾进站计量3.2.1 2.1计量设备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投入使用。3.2.2 计量地磅开机稳定后车辆方可驶入。车辆应匀速上秤台, 行驶速度应控制在5kmh以内。不得在秤台上紧急刹车。3.2.3 2.3超过计量设备最大称重量的车辆不得驶入秤台。3.2.4 转运站应建立垃圾车辆登记台账,登记内容应包括(但 不限于)垃圾车车号、垃圾来源、性质、运输单位。3.2.5 转运站运行管理机构应对进站垃圾种类进行控制,并应 对每辆进站垃圾收集车进行垃圾来源识别,非生活垃圾不得进入 转运系统。3. 2. 6运行管理机构应根据计量管理部门的要求定期对计量地 磅和显示仪表进行检验和标定,检验标定周期不宜大于1年。3.2.7 操作人员应做好每日进站垃圾计量资料备份和每月统计 报表工作。3. 2.8当设备故障或停电造成计量系统无法计量时,宜根据车 辆登记信息和故障发生前一天的重量记录估算每车的垃圾量,无 信息的车辆,按车吨位统计。当系统修复后应将有关数据输入计 量系统,并注明数据获取方式。3. 2.9车辆不得在秤台上长时间停留。3. 2. 10当转运站接收分类收集的不同类型垃圾时,应对每种类 型垃圾单独计量和统计。3.3 卸料与垃圾接收系统3. 3.1垃圾收集车应在指定的卸料口卸载。4. 3.2垃圾受料槽或容器接收垃圾前,应先启动排风系统。5. 3.3实施分类收集的区域,应按照分类转运的要求进行卸料, 不得将前端分类收集的不同性质垃圾混合卸入同一容器。6. 3.4 垃圾收集车卸料后,现场操作人员应查看卸料口处垃圾 堆积情况,及时清理卸料口处散落的垃圾。7. 3.5 发现大件垃圾,应及时从受料槽清除,防止堵塞或卡住 垃圾输送设备;发现违禁和危险废物,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理。8. 3.6垃圾收集车卸料完毕后,应及时离开卸料区域,卸料门 应及时关闭。9. 3.7垃圾收集车卸料区域设有除臭剂喷洒系统的转运站,在 卸料作业期间应及时开启除臭剂喷洒系统,并可根据卸料区域臭 气的强度调整除臭剂喷洒量。10. .8 垃圾收集车卸料区域未设除臭剂喷洒系统的转运站,应 采用移动式喷洒设备对卸料区域喷洒除臭剂。11. 3.9每天作业完毕后,应对卸料区域地面进行冲洗,并喷洒 消毒液。冲洗水不得排入垃圾受料槽或垃圾容器。12. .10垃圾收集车进站高峰期过后,宜对垃圾收集车等候停留 区域地面进行冲洗。3.4 .11垃圾给料设备的运行操作与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启动前应检查电源、润滑油液面、冷却液面、各连接部 位、支撑部位等是否正常;2输送垃圾前输送设备应先空载运转一段时间,并观察有 无异常,待运转稳定后再开始输送垃圾;3设备大修后应空载试车Ih以上方能装载垃圾运行;4运行期间应适时调节给料速度,控制给料的均匀性。1.1.2 压缩设施3.4.1 卸入受料槽内的垃圾应及时压装至垃圾集装箱内,保证 受料槽始终有接纳垃圾的空间。1.1.3 垃圾压缩机的操作应符合以下规定:1每天在垃圾受料槽接纳垃圾之前,应先将空垃圾集装箱 与压缩机对接,然后对压缩机进行空载压装试验,确认压缩设备 运行正常后方可打开垃圾卸料门接收垃圾;2启动自动压装程序时,每箱的压装次数应根据垃圾特性 设定,确保箱体装满、压实;3当压缩头被卡时,应将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