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红色文化对于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的价值.docx
-
资源ID:1173824
资源大小:6.5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皖西红色文化对于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的价值.docx
皖西红色文化对于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的价值皖西特指安徽省六安市,是红军的摇篮之一,是鄂豫皖革命根据 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皖西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下的皖西 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优良革命传统 及其载体,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安徽省广大群众的 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加速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安徽文化软实 力的宝贵文化资源。皖西红色文化主要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特别是与皖西革命斗争的实际相结合的产 物,并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和人文因素相结合,包含着一系列的革 命期刊文献、文物遗址、规章制度以及凝结于其中的革命精神等。形 成于皖西苏区的皖西红色文化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第一,内容丰富。 皖西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物”“事”“魂”四个方面,红色 人物繁多,仅开国将军就达108位(安徽全省130位);红色文物丰 富,如楹联、标语、宣传画、像章等文化载体丰富;红色事件较多, 红色故事、传说广为流传;皖西红色文化之“魂”即为大别山精神, 内涵丰富深刻。第二,具有连续性。皖西苏区所在的大别山革命根据 地是全国唯一一处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坚持斗争的地方,从建党 到大革命时期,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 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始终飘扬在大别山区,二十八年红旗不倒。 第三,革命旧址分布广泛。皖西革命老区的革命遗址达549处,其中 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省级22个,市级8个,县级34个。 数量和种类之多、等级之高,位居安徽省前列,分布在皖西各地。既 有重要革命机构旧址、会议会址,也有党史事件旧址、英雄人物活动 遗址、革命先烈故居、陵墓和纪念设施等。第四,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皖西地区在革命年代所产生的歌曲、歌谣、曲艺、诗歌、画报等文化 艺术作品较多,充分体现了皖西红色精神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反映出 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