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J1359-牧草免耕播种机【征求意见稿】.docx
-
资源ID:117229
资源大小:51.7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TNJ1359-牧草免耕播种机【征求意见稿】.docx
ICS 65. 060. 50CCS B 91团 体 标 准T/NJ 13592022/T/CAAMM 2XX2022牧草免耕播种机No-tillage seeding drill for the grass(征求意见稿)2022-XX-26 发布2022-XX-26 实施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发布T/NJ 13592022/T/CAAMM 2XX2022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联合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佳佳、高晓宏、戴晓军、王强、刘贵林、翟改霞、杨莉、刘立平、王志军、郭炜、邢凯、罗金海、刘伟、张平、常寅煜、兰凌霄、张强。T/NJ 13592022/T/CAAMM 2XX2022牧草免耕播种机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牧草免耕播种机的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机械式排种牧草免耕播种机(以下简称“播种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667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GB 61412008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 61422008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T948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GB 10395.1农林机械 安全 第1部分:总则GB 10395.9农林机械 安全 第9部分:播种机械GB 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GB/T 13306 标牌JB/T8581畜牧机械产品型号编制规则GB/T 23821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JB/T 56732015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JB/T 9832.21999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压切法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产品型号特征代号:小类代号:大类代号:播种机产品型号按JB/T 8581的规定编制,由下列代号和主参数组成:改进代号:用A、B、C、表示主参数:工作幅宽,单位为米(m)M免耕B播种机9一一畜牧机械T/NJ 13592022/T/CAAMM 2XX2022标记示例:工作幅宽3 m,经过首次改进的牧草免耕播种机型号表示为9BM-3A。5技术要求5.1 安全要求5.1.1 1. 1 播种机应采取GB 10395.1、GB 10395.9规定的适用安全要求和/或措施,并应按照GB 10395.1规定的设计原则,通过充分的风险减少措施达到可接受的风险水平。5.1.2 1.2播种机外露运动件和传动装置应有安全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应符合GB10395.1的规定;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T 23821的规定。5.1.3 播种机单独停放时,应有可靠支撑,保持稳定、安全。5.1.4 种箱盖开启时应有固定支撑装置,作业时不应因振动、颠簸和风吹自行将盖打开。5.1.5 正常操作和保养时必须外露的功能件、防护装置开口处及其他存在遗留风险的部件附近应设置符合GB 10396规定的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在使用说明书中重现。5.1.6 播种机应在明显位置标明“播种时不应倒退”的标志。5.1.7 播种机使用说明书中应按GB/T 9480的规定给出提醒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5.2 一般要求5.2.1 播种机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2.2 播种机零部件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允许使用代用材料,其代用材料的机械性能应不低于原设计采用的材料。5.2.3 播种机所有零部件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外购件、外协件应有合格证明文件或质量等级证明。5.2.4 冷剪切及冲压件应清除飞边、毛刺,冲压件不应有起皱、裂纹及明显残缺。5.2.5 银金件不应有裂纹、起皱、毛刺及明显拉痕等缺陷。5. 2.6焊接件应牢固可靠、焊缝平直均匀,不应有漏焊、假焊、虚焊、脱焊、烧穿、夹渣、气孔等影响强度的缺陷。5.2.7 铸锻件表面应平整光洁,无裂纹、砂眼、气孔及夹渣等缺陷。5.2.8 机械加工的配合表面不应有凹痕、碰伤等缺陷。5.2.9 播种机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应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紧固件表面应镀锌或发蓝(黑)处理。5.2.10 播种机运动零部件应运转灵活,无碰、卡现象;调节机构应保证调节范围,操纵灵活、可靠。5.2.11 播种机地轮应能灵活转动,无阻滞现象。5. 2.12播种机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应有渗漏现象。5.2.13播种机外观表面应整洁平整、颜色均匀、无污损,不应有毛刺、划痕、裂痕、剥落和磕碰伤。5. 2. 14播种机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应符合GBf 9480的规定。5.2.15 装配完整的播种机破茬器、开沟器、镇压轮三者的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中破茬器、开沟器纵向中心线偏差应为±3 mio5.2.16 装配完整的播种机处于水平位置时,各行破茬器、开沟器最低点应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度差不应大于5 mm。5.2.17 播种机机身提起或运输时,破茬器、开沟器、镇压轮的最低点离地距离应不少于250 mm。5. 2. 18 播种机油漆涂层外观和厚度应符合JB 56732015中TQ-2-1-DM的规定;漆膜附着力应不低于JB/T 9832.21999中规定的II级。5.2.19每台播种机在总装配完毕后应进行30 min空运转试验,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一一播种机运转平稳,不应有卡、碰现象和异常响声;连接件、紧固件不应松动;齿轮、链轮传动平稳,不应有脱链现象;开沟器起落正常,无碰、卡现象;各处轴承温升应不大于25;密封部位不应有渗漏。5.3性能指标5. 3. 1播种的种子质量不低于GB 61412008或GB 61422008中规定的三级条件下,播种机主要作业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主要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排种量/ (kghm2)达到设计值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禾本科豆科12ll总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禾本科豆科54牧草种子破损率/%2播种深度合格率/%275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50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h21306. 3.2在残茬覆盖率不小于40%,残茬覆盖量小于0.3kgn牧草含水率不大于22%±3%的条件下,播种机在符合使用说明书规定作业速度进行作业时,应能够连续正常作业,且不应发生重度堵塞。7. 4主要零部件要求5. 4.1排种器应配置具有防止种子架空的装置。5.2.2 排种量控制装置应操作方便,其刻度示数误差应不大于3%。5.2.3 同一排种轴上的各个排种轮,无论在任何位置上,其槽轮工作长度之差应不大于1 mm。5.2.4 种子箱的结合处不应漏种,排种盒与箱底板的间隙应不大于0.5 mm。5.2.5 种子箱未装种子时,排种轴应转动灵活,无阻卡现象。5.2.6 双圆盘式开沟器应转动灵活,两圆盘在相对转动时,交点处的最大间隙应不大于5 mm;倒T型开沟器的开沟盘应转动灵活,开沟盘的中心与倒T型成型器的中心应保持一条直线。6试验方法6.1 试验条件6.1.1 试验前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将被测样机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试验期间保持工况不变。6.1.2 试验时,对所选种子按要求的排种量进行设定。6.1.3 试验用仪器、仪表应经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检定期内。6.1.4 试验地应选择土壤含水率在15%22%,植被平均高度不大于2() cm的天然退化草场。116.2性能试验6. 2.1排种量测定将播种机架起,使驱动轮离地,机架应处于水平状态,排种器设置至最大排种量,种箱内的种子应不少于种箱容积的1/3,按不同的试验种子,用相当于正常作业的转速旋转驱动轮为圈,分别接取各开沟器处排出的种子,称其质量,重复进行5次,求其平均值。按公式(1)计算排种量:lmzpDBnq(1)式中:M -7zpDB-排种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n?);驱动轮转过n圈后,各次总排量平均值,单位为克(g);驱动轮直径,单位为米(m);机具工作幅宽,单位为米(m);驱动轮转动圈数,单位为圈。测定排种量时,驱动轮转动圈数羯按公式(2)计算:200mcZDBM(2)式中:mc一一牧草种子千粒重,单位为克(g);Z 一播种的行数;(kghm2) oM1牧业技术要求的理论播种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实际排种量按公式(3)计算:(3)式中:Msh实际排种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C ;驱动轮滑移率,%o驱动滑移率按公式(4)计算:e S-2Rn 1 八八(4)=×l00S式中:S-驱动轮走过的实际距离,单位为米(m);R驱动轮半径(刚性轮测轮子的外缘,不计轮缘外凸出物;橡胶轮测量轮胎承载后的静半径),单位为米(m);几-驱动轮在路程S内的转数。6. 2. 2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测定用6.2.1的试验方法,按牧业技术要求的排种量进行测定,重复5次,测定后,按公式(5)公式(7)计算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5)(6)J1 (sh Xa)(7)×10°式中:兄”一一各行排量之和的平均值,单位为克(g);xshi每行各次排量之和,单位为克(g);勺测定行数;s,h各行排量一致性标准偏差,单位为克(g);Vsh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o6. 2. 3总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测定用622测定数据,按公式(8)公式(10)计算总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8)售(Xl 冗)2n2-l(9) = ×oou(10)式中:用一一各次总排量平均值,单位为克(g);瑞一每次各行总排量,单位为克(g);2 -测定次数;S” -总排量稳定性标准偏差,单位为克(g);Vlt-总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o6.2.4牧草种子破损率测定从各行排出的种子中随机抽取5份种子样本,每份质量约l(X)g,选出其中破碎损伤的种子并称其质量,计算破碎损伤种子质量占样本总质量的百分比,再减去试验前测定的种子原始破损率。重复5次,按公式(11)计算牧草种子破损率:SpShp Sqp(11)式中:Sp牧草种子破损率,%;¾播后牧草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