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170540       资源大小:32.4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每篇课文虽然从不同角度写了乡村的景 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和向往的真情。让 我们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体会这种热爱和向往吧。古诗词三首描绘了不同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美景,极富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 爱、赞美和向往之情。乡下人家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乡下人家朴素的景致、祥和的气氛、勤劳的 生活,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天窗作者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天窗下的孩子描写得活灵活现。 全文结构清楚,充满童真童趣。小小的天窗是那么神奇,它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 了乡下孩子的心灵。三月桃花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 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口语交际转述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转述”。“转述”是利用生活中的平常事,让学生转 述别人的一件事、一段话,通过听与说双向互动训练,达到教学目标。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我的 乐园”,是本学期的第一次习作练习。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图文的形式,找一找、说 一说自己的乐园在哪里;第二部分是以提问的形式,提示同学们在介绍自己的乐园时可以讲一讲哪 些内容;第三部分是以表格的形式,教会学生怎样在写作时拟好提纲。本次习作实际上是紧承单元 课文教学而来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像文学大家们一样,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写出自己的乐园。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 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能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词句段运 用运用一些写乡下和城市生活的词语;读一读描写不同景物的句子,仿照图画写话;日积月累朗 读背诵并积累卜算子咏梅。二、单元教学目标:1 .读出古诗词中蕴含的画面美;想象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激发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对美好生 活的热爱。2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3 .学习文中语言表达的多种方法,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4 .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重要词句的意思,明白春水滋润万物的重要,培养热爱大 自然的美好情感。5 .了解转述的要求和主要内容,能正确简要地转述。6 .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背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感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运用语言的表达 能力。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古诗词的大意,读出古诗词中蕴含的画面美。2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3 .学习文中多种语言表达方法的运用,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4 .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重要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5 .回顾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引导体会课内外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6 .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背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感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运用语言的表达 能力。四、单元课时安排:1 .古诗词三首3课时2 .乡下人家2课时3 .天窗2课时4 .三月桃花水1课时口语交际转述1课时习作4课时语文园地一1课时1 .古诗词三首一、教学目标: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积累重点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3 .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词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 .品读古诗词,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古诗词的大意,读出古诗词中蕴含的画面美。三、教学难点:品读古诗词,领悟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四、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看图说话。课件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2 .看图背诵。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首诗?请背诵给大家听。(1)学生背诵小池。(2)师问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一一(生接)杨万里。(课件出示作者简介)3 .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二、看图初读,感知大意。1 .故事入诗。2 .了解景物。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3 .再读诗句,读通顺。三、难点理解,明析诗意。1 .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2 .读诗句,说一说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1)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2)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3)“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些诗句里也有“无”是“没有”的意思?3 .再读诗句,读好节奏。四、吟吟诵诵,进入诗境。1 .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2 .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你最喜爱的、最有 感受的诗句读一读。3 .配乐读诗。五、创编故事,制作诗卡。六、学习生字,作业设计。1 .指导书写“宿、徐”,生字带拼音写2遍组两个词,带词语考1遍。(设计意图:识字、积累,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2 .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大意。(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并背诵。(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充分感受古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二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范成大带给我们的田园世界一一那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画面,向我们展示 了充满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二、揭示诗题,了解诗人。1 .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题,注意多音字“兴”。2 .解题意。3 .了解诗人,也可展示学生资料袋中搜集到的有关“范成大的简介”资料。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大声朗读古诗,注意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2 .再读古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3 .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本诗。4 .图文结合,理解诗意。(1)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方法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2)仿写诗句。(3)品读后两句诗中的人勤。四、拓展品读,激发兴趣。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1 .指导书写“篱、疏”,生字带拼音写2遍组两个词,带词语考1遍。(设计意图:识字、积累,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2 .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大意。(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3 .背诵诗歌,课外多读读其他田园诗,丰富自己的积累。(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充分感受古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三课时清平乐村居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宋词,它也是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它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 平乐村居。二、学习词作,掌握方法。1 .出示清平乐村居课件,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了解词人。(1)理解题目。“清平乐”是词牌名,真正的题目是“村居”。一看到“村居”,大家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 展开想象,体会农村恬静和谐的生活。)2 2) 了解词人。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山东历城区)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2 .引导学生识记词中出现的生字词。(1)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理解字词等方面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3 .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本词。4 .初步感知全词大意。5 .整体感知,想象画面,品味词作情趣。6 .引导发现,品析词眼,提挈全篇,深化情感。三、吟诵含情,背诵积累1 .师生合作。师说词意,生说词句。2 .指名背诵。3 .齐背诵。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4 、考本课生字一遍。(设计意图:识字、积累,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5 .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大意。(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6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并背诵。(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充分感受古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反思2.乡下人家一、教学目标: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装饰、独特、和谐”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积累好词佳句。3 .了解课文的描写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 法。4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三、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课件出示优美的乡村风景画,并配以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处于那样的意境中。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 .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教师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字词,指名学生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和词 语。(2)重点词语释义。3 .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快速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在乡下人家的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2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的同时进行板书。3 .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 .引导学生再次快速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画面),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 .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2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自由交流学习心得。(2)引导学生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丰富知识储备。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 .指导书写本课生字,生字带词语考1遍。(设计意图:识字、积累,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 .听写词语,教师随机抽查,并小结指导。2 .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 .教师过渡,导入新课。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分版块赏读课文,同步配相关课件展示。板块一:瓜架、鲜花、竹笋1 .自由诵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美的语句并做上记号,在 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描画那美丽的画面。2 .交流反馈,赏读文中的重点语句。(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 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板块二:鸡、鸭1 .指名学生读描写鸡觅食和鸭戏水的段落。思考: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2 .正是因为作者喜爱它们,所以他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一一(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 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板块三:吃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