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期末复习1.四则运算.docx
1四则运算一、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导学点睛2 .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3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二加数+加数加数二和-另一个加数二、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 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2 .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 加数叫做减数,求得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3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二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4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5 .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进行 加、减法的验算。三、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 法。. 2.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二因数X因数120 + 45 = 165(加数)(加数)(嘉)165 - 45 = 120(被减数)(减数)(/)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I ÷ Ir 165-45 = 120120 + 45 = 165被减数减数 差 (加数)(加数)(和)1165 - 120 = 453÷3÷3÷3÷3=3×53X515(因数)(因数)(积)因数二积÷另一个因数四、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2 .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 叫做曾数,求出的未耳因数叫做商。3 .没有余数除法I各部分间的关系。商二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W除数=除数商4 .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5 ÷ 3 = 5(被除数)(除数)(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20 ÷ 3 = 6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r 15 ÷ 5 = 33 × 5 = 15 被除数除数商 因数因数积 115 ÷ 3 = 5a0a÷O-aa-Q=a a-a=Oa×O=OO÷a=O易错题:判断:0除以任何数都得0。(口)分析:0不能作除数,任何数包括Oo 正确答案:X易错题:错误答案:12×5÷12×5=60÷60=1分析: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计算。 正确答案:12×5÷12×5=60÷12×5=5×5=25口诀巧记中小括号混合算,运算顺序要体现。小括号里要优先, 中括号里紧接算。括号里面全算完, 中括号外最后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被除数二商X除数+余数商二(被除数-余数)÷除数曾数二(被除数-余数)啊5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I6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利用乘、除法的互 逆关系来验算乘、除法算式。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五、有关0的运算1.0在运算中的特点。(1)在加法中,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2)在减法中,一个数减去0,仍得原数;被减数 等于减数,差是0。(3)在乘法中,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Oo(4|)在除法中,0除干一个非0的数,还得Oo2.0不能作除数。I注意:0作除数无意义。例如Z÷0不可能得 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8o 0÷0不 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 得Oo六、四则运算力口、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力口、 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U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 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既 有乘、除法P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 加、减法. . 2.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算式里含有小括 号,要非算小括号里面的。3.I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 算小括号里F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 号外面的。, 注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要想改变 运算顺序可以使用括号。八、租船问题解决租船问题时,尽量乘坐人均租金便宜的 船,大小船搭配正好坐满,即没有空余座位时最省 钱。九、选择合适的购票方案根据票价的不同按不同方案计算出总钱数, 比较得出哪种方案比较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