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 资源ID:1167746       资源大小:12.0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ICS 65. 020. 01B 60DB34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DB 34/ T -XXXX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artifical propagation of Pseudorasbora parva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XX-XX发布XXXX -XX-XX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的规定起草。本标准代替DB34/T 26662016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与DB34/T 26662016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 4池塘要求;修改了 5亲鱼培育;修改了 6人工繁殖。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市金 鼎家庭农场。本标准起草人:段国庆、章晓红、韦海涛、钱芳、操军、俞爱萍、胡骏、江河、胡玉婷、周华 兴、汪焕、凌俊、潘庭双、杨敏、李彤、马义军、凤东海、郭应新、李守森。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麦穗鱼(PSeMd"os"的QrVQ)人工繁殖的环境条件、池塘要求、亲鱼培育、人工 繁殖、苗种培育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麦穗鱼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 5051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1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 1008-2012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3环境要求3.1 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环境条件符合NY/T 5361相关规定。3. 2水质条件水源水质符合GB 607的规定,繁殖用水水质符合NY 5051的规定。4池塘要求4.1 亲鱼池面积为1x667 n?2x667 ?的土池,池深2 m、水深1.2 m1.5 m,坡比1: 2.5,池底平坦,淤 泥SIOCm,进、排水口呈对角线设置。池中设置增氧设备。4.2 暂养池面积为40 n?50 ?的水泥池,池深1.0 m,水深0.6 m0.8 m,配套增氧设备。4.3 孵化池面积为15 n?20 n?的水泥池,池深1.0 m,水深0.6 m0.8 m,配套增氧设备。4.4 培育池面积为3x667 ?5x667 ?的土池,池深2 m、水深1.2 m1.5 m,坡比1: 2.5,池底平坦,淤 泥SlOCm,进、排水口呈对角线设置。5亲鱼培育1.1 亲鱼选择选择体长50mm、体重3g, 2龄以上,性腺成熟度好。1.2 鱼体消毒放养前用3%5%的氯化钠溶液浸浴5 minIOmin进行鱼体消毒,药物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 规定。1.3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为 70 kg/667 m280 kg/667 m201.4 强化培育投喂蛋白含量在38%以上的配合饲料,早晚各一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1.5%。1.5 日常管理1.6 . 1水位控制早期水位控制在LO m, 3月下旬以后保持水位0.7 m。1.7 .2水质调节每隔30d,每667 n?泼洒生石灰15 kg溶解后泼洒,消毒水体。1.8 .3流水刺激3月下旬开始每隔3d冲水1次,每次4h,促进性腺发育。6人工繁殖1.9 雌雄鉴别6 . 1. 1雄鱼雄鱼个体大,体色灰黑,在吻部、颊部等处出现白色的角质“珠星”,手摸有粗糙感。轻挤腹部, 可见乳白色的精液。7 .1.2雌鱼雌鱼个体较小,体色浅黄色,体侧常有一条黑色纵纹,腹部膨大,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腹部柔 软,生殖孔微红。6.2人工催产6. 2. 1催产药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地欧酮(DOM)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催产药 物低温干燥避光保存。6.2.2催产剂量雌鱼注射剂量为:DOM 15mgkg, HCG 1500IUkg, LRH-A2 30gkgo雄鱼剂量为雌鱼剂量的 一半。6. 2. 3注射方法胸鳍基部45°角注射,注射深度3mm4mm,注射后雌雄鱼分开暂养。6.2.4效应时间水温22°C25°C,效应时间10h12h06.3 人工授精人工挤卵、采精,放于光滑干净的容器中,用羽毛轻轻搅拌2 min,加适量池水,漂洗后,均匀 泼洒至网片上,置于孵化池中孵化。6.4 孵化微流水遮光孵化,温度22°C25°C, D0 6 mgL, 2d3d出膜,待卵黄囊消失,达平游期移至 苗种培育池培育。7苗种培育7.1 准备下塘前1周,培育池注水0.4 m0.5 m,每个塘口施放有机肥50 kg80 kg,然后逐步加水至1.2 m, 符合SC/T 1008-2012相关规定。7.2 放养密度每667 m2放养鱼苗20万尾30万尾。7.3 饲养管理7.4 3.1饲料种类前期为发塘培育的轮虫、枝角类,中后期投喂蛋白含量为40%45%的粉状饲料,符合NY 5072 相关规定。7. 3.2投喂量每万尾投喂0.2 kg粉料,30 d内逐渐增加投喂量至3 kg。7. 3.3投喂方法每天三次,分别于8:00、12:00、18:00全池泼洒投喂。7.3.4苗种出池经过30d40d的培育,鱼苗长成2 cm左右的夏花鱼种,即可出池转入成鱼养殖阶段。

    注意事项

    本文(《麦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