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脑梗死护理.docx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脑梗死护 理1 .急性心肌梗死的概念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 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 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 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2 .急性脑梗死的概念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 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3 .护理体会严密监视病情:由于老年人基础病较多,急性心肌梗死后易出 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为便于治疗及抢救。 应把患者安置于宽松、安静、舒适且有利于观察的病房中,持续 进行心电及血压的监护,严密监视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律)、意识状况等,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频繁呕吐及意识障碍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实施有效的处理措施。积极处理原发病:急性心肌梗死后若符合溶栓指征者,应尽早 进行溶栓治疗,或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时开 通闭塞的血管,使心肌恢复再灌注,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尽可 能缩小心肌的坏死面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防止出现脑梗死。维持呼吸道通畅: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常因卧床、心力衰竭 等引起肺部感染及肺水肿,气道分泌物显著增多,若再合并脑梗 死时,咳嗽、排痰无力,反应更加迟钝,误吸率增高等易阻塞气 管。因此,应及时给患者定时翻身拍背,湿化气道,鼓励咳嗽排 痰。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辅助吸痰及呼吸。保持尿路通畅:保持尿路通畅可排除代谢产物,清除毒素,监 测内脏灌注情况和肾功能,了解抗休克效果,准确记录24 h尿 量,鼓励自行排尿。留置尿管者,做好尿管护理,防止泌尿系感 染。保持输液通畅:保持输液通畅是落实各项治疗措施的必要保障。 危重患者应进行深静脉置管,在快速补液,改善组织灌注和微循 环同时,还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避免输液过多过快,为制定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并可避免多次静脉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和护理 工作量。预防及控制感染: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执行各种操作,保 持病房卫生、清洁及安静,定时开窗通气及进行空气消毒。吸氧 患者应使用灭菌生理盐水湿化及每天更换湿化瓶、输氧管等。饮食与排泄:急性期应给予低脂盐、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 保持大便通畅。需注意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及时刻保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常突然起病,若再合并脑梗死,其病 程长,康复较慢,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情绪易波动,易产生 恐惧、焦虑、抑郁及悲观失望等情绪,从而影响恢复。此时应对 每位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疏导,调整其心理状态。护士 要多安慰、多询问、多鼓励患者,使其摆脱消极心态,消除不良 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信心,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 疗。肢体功能恢复:待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肢体功能 康复训练,宜先被动后主动,保持关节韧带的正常伸展度防止其 挛缩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