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说专业群”案例材料基本要求表.docx
-
资源ID:1165556
资源大小:10.9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职业技术学院“说专业群”案例材料基本要求表.docx
“说专业群”案例材料基本要求一基本内容1 .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包括应对健康中国、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对接 生物医药产业链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产业优化升级需 要,以及未来云、大、物、移、智发展新趋势,人才需求 新变化,对接相关职业标准等所形成的优势与特色等。2 .组群逻辑包括专业群与产业(链)、岗位(群)的对应性、专业群 定位、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群内各专业逻辑性等。3 .建设目标以学校及专业群“双高”建设计划为目标,包括从总 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上体现专业群建设的要求与思路等。4 .建设内容与实施举措推动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在行动上的落实,基于人 才禀赋特征,以行动为主线重构相关知识体系,基于行动 体系开展人才培养,包括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 群课程体系及课程群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教材与教法 改革、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提升、技术 技能平台构建、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及 专业群建设管理等,内容应体现创新发展的措施与办法。二、选用标准(供参考借鉴)序号评审指标标准分1Ol专业群设置专业群定位准确,思路清晰,专业链与产业链高度耦合,符合 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能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 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并符合企业、行业急需人才需要。1(02专业组群逻辑专业组群逻辑清晰,结构合理,能基于产业链相互关联的职业 岗位群建构或跨界实现从单一专业到复合专业的跨越,群内专 业组建依存关系清晰,人才培养定位明确,专业间资源共享度 高。1(03校企合作水平校企合作深入,围绕专业群,搭建产教融合教学平台,共建实 践教学基地,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群的长效机制,校企共同 推动专业群建设综合改革创新。04专业群课程体系构 建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清晰,措施得力。能系统设计专业群公共基 础、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技术技能课程平台,构建基于培养学 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群。05师资队伍建设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创新团队,探索专业群中专业教师分 工协作模块化教学模式,开展三教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学校 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建设联动机制,利用社会资源提升 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06教学资源建设建设涵盖专业群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 业教学资源库,解决专业群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 动专业群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07专业群建设成效专业群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实践教 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在学 术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师发展等方面标志性 成果数量大质量高;专业群建设引领职业教育改革、支撑相关 产业的发展成效显著,并且引领职业教育改革、支撑发展发展 能力持续提升;专业群建设在校生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教 职工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家长满意度高。1(08特色与创新在专业群结构建设、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业群共 享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开发优质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及一带一路国 际化合作等方面有特色和创新,对同类专业群建设有推广意 义。1(合计10附件2“说专业”案例材料基本要求一、基本内容1 .专业设置依据与专业群协同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及结合区 域社会经济发展,专业优势与人才培养定位的确立,对接 相关职业标准所形成的优势和特色。与群内其他专业共性、 互补性,突出本专业特色性,专业边界定位清晰等。2 .专业培养规格以学校和专业群“双高”建设计划为总体目标,包括 专业主要面向职业、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职 业技能证书要求等。3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重构推动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在行动上的落实,基于人 才禀赋特征,以行动为主线重构相关知识体系,基于行动 体系开展人才培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拓展 课程、选修课程等课程体系、课程群以及课程教学模式改 革等。4 .专业教学改革包括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专业教学改革,深化产 教融合,实践基地提升等。5 .专业教学团队塑造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数字化水平、师资结构、教研活动创新等。二、选用标准(供参考借鉴)序号选用指标标准分值Ol专业设置专业设置紧跟健康中国、现代生活服务业国家战略,面向区 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新需求,以区域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 变化趋势作为依据,专业定位准确,专业边界清晰,专业发 展及培养模式创新等分析到位。1002专业人才培养 目标根据专业的发展与定位,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依据职业标准 与个体发展需求,明确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 求等人才培养规格。1003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以生为本,按照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实施改革;企 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1004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群)能力 新要求(包括信 息化能力),明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 程等各课程的任务要求及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科学 构建课程教学模式等;1+X证书能较好融入专业课程体系。1505专业教学团队组建高水平、结构化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践行“三教” 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学校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建设 联动机制,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1006教学资源建设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以 素材资源为补充,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 源,开展信息化教学。1507专业建设成效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实践教 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在 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师发展等方面标 志性成果数量大质量高;专业建设引领职业教育改革、支撑 相关产业的发展成效显着,并且引领职业教育改革、支撑发 展能力持续提升;专业建设在校生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 教职工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家长满意度高。2008特色与创新专业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明显;所形成的专业建设经验、模 式可借鉴、可示范、可推广。10合计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