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介绍.docx

    • 资源ID:1164428       资源大小:11.4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介绍.docx

    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一、爆破器材的购买爆破器材应持证购买。经有关部门审查核发直供用户许可证的企业,持证直接 向民爆破器材生产企业购买所需的爆破器材。没有取得直供用户许可证的企业,其 所需爆破器材应由当地民爆器材经营机构供应与服务。二、爆破器材的运输安全规定(一)一般规定购买爆破器材的单位,应凭有效的爆破器材供销合同和申请表,向公安机关申 领爆炸物品运输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的向运达地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 机关申请;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运输的向运达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 请;凭证在有效期间内,按指定线路运输。爆破器材运达目的地后,收货单位应指派专人领取,认真检爆破器材的包装、 数量和质量;如果报装破损,数量与质量不符,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和当地县(市)公安局,并在有关代表参加下编制报告书,分送有关部门。不应用翻斗车、 自卸汽车、拖车、自行车、摩托车和畜力车运输爆破器材。1 .爆破器材运输车(船)安全技术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运输安全的技术要求,结构可靠,机械电气性能良好。具有防 盗、防火、防热、防雨、防潮和防静电等安全性能。2 .装卸爆破器材安全规定认真检查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清除运输工具内的一切杂物,有专人在场监 督、设置警卫,无关人员不允许在场。爆破器材和其他货物不应混装。雷管等起爆 器材,不应与炸药在同时同地进行装卸。遇暴风雨或雷雨时,不应装卸爆破器材。 装卸爆破器材的地点,应远离人口稠密区,并设明显的标志,白天应悬挂红旗和警 标,夜晚应有足够的照明并悬挂红灯。装卸搬运应轻拿轻放,装好、码平、卡牢、 困紧,不得摩擦、撞击、抛掷、翻滚、侧置及倒置爆破器材。装载爆破器材应做到 不超高、不超宽、不超载、用起重机装卸爆破器材时,一次起吊重量不应超过设备 能力的50%。分层装载爆破器材时,不应站在下层箱(袋)上装载另一层,雷管或 硝化甘油类炸药分层装载时不应超过2层。爆破器材从生产厂运出或从总库向分库运送时,包装箱(袋)及铅封应保持完 整无损。同车(船)运输两种以上的爆破器材时,应遵守相关规定。特殊情况下, 经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起爆器材与炸药可以同车(船)装运,但其数量不应超 过:炸药IoOokg,雷管IOOo发,导爆索2000m,导火索2000m。雷管应装在专用的 保险箱里,箱子内壁应衬有软垫,箱子应紧固于运输工具的前部。炸药箱(袋)不 应放在装雷管的保险箱上。运雷管箱未装满雷管时,其空隙部分应用不产生静电的 柔软材料塞满。装卸和运输爆破器材时,不应携带烟火和发火物品。3 .装运爆破器材的车(船)行驶途中的安全规定(1)押运人员应熟悉所运爆破器材性能;(2)非押运人员不应乘坐;(3)按指定路线行驶;(4)车(船)用帆布覆盖,并设明显的标志;(5)不准在人员聚集的地点、交叉路口、桥梁上(下)及火源附近停留;中途 停留时,应有专人看管,不准吸烟、用火、开车(船)前应检查码放和捆绑有无异 常;(6)气温低于IOC时运输易冻的硝化甘油炸药或气温低于-15C时运输难冻的 硝化甘油时,应采取防冻措施;(7)运输硝化甘油类炸药或雷管等感度的爆破器材时,车厢和船舱底部应铺软 垫;(8)车(船)完成运输后应打扫干净,清出的药粉、药渣应运至指定地点,定 期进行销毁。止匕外,个人不应随身携带爆破器材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不允许在托运行李及邮 寄包裹中夹带爆破器材。(二)铁路运输安全规定铁路运输爆破器材,除执行铁道部门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1)装有爆破器材的车厢不应溜放;(2)装有爆破器材的车厢,应专线停放,与其他线路隔开;通往该线路的转辙 器应锁住,车辆应锲牢,其前后50m处应设危险标志;机车停放位置与最近的爆破 器材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50m;(3)装有爆破器材的车厢与机车之间,炸药车厢与起爆器材车厢之间,应用1 节以上未装有爆破器材的车厢隔开;(4)车辆运行的速度,在矿区内不应超过30km/h、厂区内不超过15km/h、库 区内不超过Iokm/h。(三)水路运输安全规定(1)水路运输爆破器材,应遵守下列规定:不应用筏类工具运输爆破器材船上有足够的消防器材船头和船尾设危险标志,夜间及雾天设红色安全灯;遇浓雾及大风浪应停航停泊地点距岸上建筑物不小于250mo(2)运输爆破器材的机动船,应符合下列条件;装爆破器材的船舱不应有电源;底板和舱壁应无缝隙,舱口应关严;与机舱相邻的船舱隔墙,应采取隔热措施;对邻近的蒸汽管路进行可靠的隔热。(四)用道路运输安全规定用汽车运输爆破器材,应遵守下列规定:(1)车厢的黑色金属部分应用木板或胶皮衬垫(用木箱或纸箱包装者除外), 汽车排气管宜设在车前下侧,并应装设隔热和熄灭火星的装置;(2)出车前,车库主任(或队长)应认真检查车辆状况,并在出车单上注明 “该车检查合格,准许运输爆破器材”;(3)由熟悉爆破器材性能,具有安全驾驶经验的司机驾驶;(4)汽车行驶速度:能见度良好时应符合所行驶道路规定的车速下限,在扬 尘、起雾、大雨、暴风雪天气时速度酌减;(5)在平坦道路上行驶时,前后两部汽车距离不应小于50m,上山或下山不小 于 300m;(6)遇有雷雨时,车辆应停在远离建筑物的空旷地方;(7)在雨天或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应采取防滑安全措施;(8)车上应配备灭火器材,并按规定配挂明显的危险标志;(9)在高速公路上运输爆破器材,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公路运输爆破器材途中避免提留住宿,禁止居民点、行人稠密的闹市区、名胜 古迹、风景游览区、重要建筑设施等附近停留。确需停留住宿必须报告投宿地公安 机关。(五)航空运输安全规定用飞机运输爆破器材,应严格遵守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和我国有关航空运输危 险品的有关规定。(六)往爆破作业地点运输爆破器材安全规定1.在竖井、斜井运输爆破器材(1)事先通知卷扬司机和信号工(2)在上下班或人员集中的时间内,不应运输爆破器材;(3)除爆破人员和信号工外,其他人员不应与爆破器材同罐乘坐(4)用罐笼运输硝钱类炸药,装载高度不应超过车厢高;运输硝化甘油类炸药 或雷管,不应超过两层,层间应铺软垫;(5)用罐笼运输硝化甘油类炸药或雷管时,升降速度不应超过2m/s;用吊桶或 斜坡卷扬机运输爆破器材时,速度不应超过lm/s;运输电雷管时应采取绝缘措施(6)爆破器材不应在井口房或井底车场停留。4 .矿用机车运输爆破器材(1)列车前后设“危险”警示标志;(2)采用封闭型的专用车厢,车内应铺软垫,运行速度不超过2m/s;(3)在装爆破器材的车厢与机车之间,以及装炸药的车厢与装起爆器材的车厢 之间,应用空车厢隔开;(4)运输电雷管时,应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5)用架线式电力机车运输,在装卸爆破器材时,机车应断电。5 .在斜坡道上用汽车运输爆破器材(1)行驶速度不超过IOkm/h(2)不应在上、下班或人员集中时运输(3)车头、车尾应分别安装特制的蓄电池红灯作为微信啊标志;(4)应在道路中间行驶,会车让车时应靠边停车6 .人工搬运爆破器材(1)在夜间或井下,应随身携带完好的矿用蓄电池灯、安全灯或绝缘手电筒(2)不应一人同时携带雷管和炸药,雷管和炸药应分别放在专用背包(木箱) 内,不应放在衣袋里;(3)领到爆破器材后,应直接送到爆破地点,不应乱丢乱放;(4)不应提前班次领取爆破器材,不应携带爆破器材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5) 一人一次运送的爆破器材数量限值:雷管5000发;拆箱(袋)运搬炸药 20kg;背运原包装炸药1箱(袋);挑运原包装炸药2箱(袋)(6)用手推车运输爆破器材时,载重量不应超过300Kg,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 滑、放摩擦和防止产生火花等安全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介绍.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