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docx

    • 资源ID:1164149       资源大小:7.2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docx

    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1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临床科室每季度监测一次,由各科室医院感染兼职护士完成。医院感 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每季度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等进行抽样监测一次。 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 监测。2 .临床科室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化学浓度监测并记录备查。含 氯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戊二醛浓度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医院感 染管理科负责定期进行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染菌量监测。使用中灭菌剂 应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WlOCfU /ml,其他使用中 消毒液染菌量WlOOCfU/ml。3 .压力蒸汽灭菌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 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每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 每个手术包最难灭菌部位置化学指示卡。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 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应每周进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 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每天进行,环氧乙烷灭菌生物监测应每灭菌批次进 行,外来器械每批次生物监测,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 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 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4 .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和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日常监测 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使用累计时间达到 IOOO小时,应更换灯管。对新的紫外线灯管(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紫 外灯管(每半年)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如发现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低 于90uWcm2或使用中灯管低于70uWcm2,也应更换灯管。5 .需达到消毒水平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咽喉镜、气管镜等) 每季度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细菌总数少于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微 生物。需达到灭菌水平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 胸腔镜、椎间盘镜等)及活检钳和灭菌物品每月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6 .每月对透析液、反渗水进行细菌监测,内毒素监测每季度一次, 化学污染监测每年一次。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 增加采样点,及时进行监测。反渗水、透析液的细菌菌落总数W 1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内毒素VO. 50EUmL,干预水平 为最大允许水平的50%,当检查结果超标时,须整改后再复查。7 .各科必须按医院监测计划按时完成监测指标,不缺项,每月中旬完 成监测,不合格时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并于当月30日前完成整 改后复查,整改后合格率达到100虹微生物实验室及时将监测结果上 报医院感染管理科。8 .各项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均需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注意事项

    本文(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