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 第三章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docx
-
资源ID:1163887
资源大小:22.2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 第三章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docx
1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 ,而 不能再分。4、原子的特征5、分字和原子的比拟课堂练习:L以下有关原子或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没有间隙C.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以下关于分子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一切物质却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 .以下有关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原子在不停地运动着C.原子可以构成物质D.原子很小,不可再分4 .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B.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5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用了浓氨水的以下 性质,其中属于浓氨 水化学性质的 是 OA.浓氨水有很强的 挥发性B.浓氨水能使酚猷 溶液变红色(2)将酚猷溶液分 别倒入A、B两个小 烧杯中,另取一个小 烧杯C,参加约5 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 杯罩住A、C两个小 烧杯。发现问题:烧杯A 中的酚猷溶液是怎 么变成红色的?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根本微粒第2课时 分子与原子教与学案教学目标:1、认识分子、原子。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混合物和纯洁物。2、能正确区分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重点.1、能甫'芬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混合物和纯洁物。2、能正确区分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能用分字加点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混合物和纯洁物。教学过程:二、分子1、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水、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酒精、氮气等。2、分子的根本性质:1)分子的 都很小;21分子在; 13)分子之间有。3、分子能保持物质的o如保持水分子化学性质的微粒是。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从宏观上讲,是物质的或改变,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从微观上讲,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 一 或 发生了变化,但分子本身改变,咫底的化学性质不变。一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从宏观上讲,有生成;从微观上讲,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了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5、用分子的观点认识混合物和纯洁物。从宏观角度看,纯洁物是由物质组成,而混合物是由或质组成。从微观角度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 构成的就是纯洁物,如果是由构成的就是混合物。由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 质不同,所以纯洁物有固定的性质和组成,混合物那么没有。三、原子丁、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种 O如金属铁、镁、铝、稀有气体氨气、氯气、某些非金属碳、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等。2、原子还可以结合成。例如水分子就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3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oii在化学变化中反响物的分子被破坏成原学,这些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 子,聚集成了生成物。化学反响的实质3一)W一种一分一子构一 的 混 合45WWI一子I一接一甲0成 的混合假设一:空气中有一种物质的粒子(分子),不断运动进入A烧杯中,使酚猷溶液变物:红色。I假设物:二:IO物:分析:实验中B烧杯内的酚猷溶液,说明假设一 不正确,假设二正确。(3)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表达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 是;(4)请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或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课后练习:°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之间的空隙是否发生变化B、物质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C、是否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D、一种物质的分子是否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2、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事实是A、石灰石磨成粉B、碘受热后升华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少D、碱式碳酸铜受分解3、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对开展化学学科起了推动 作用,其主要论点有: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微小不可分割的实体; 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从现代观点,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不确切的是A、B、C、D、4、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外表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 “中国两个字。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过程是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这两个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5、当你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A.分子很大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二、填空题6、按以下要求各举一个例子填在空的处:1 由 分 子 构 成 的 纯 洁物:O一)一原一子I接一构一成一的纯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