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文化视角下的全面从严治党.docx
党课:文化视角下的全面从严治党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对国家与政党的 发展起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孕育于新文化运动的土壤之中, 诞生于五四运动的文化实践之上,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气质 与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党不断领导文化 建设、运用文化力量砥砺奋进的历程。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 成为党的建设最鲜明的主题。从文化视角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 研究探索,揭示其本质内涵和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全 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马克思主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价值从文化层面而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文化。 价值文化即价值取向,是人们严格遵守的价值观念、矢志恪守 的价值操守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价值 文化,是党不懈奋斗的思想基础,无论何时都应居于意识形态 领域的指导地位。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来看,马克思主义就 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文化的激烈斗争中产生并发展 起来的。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以对黑格尔批判为起点, 批判了德国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的国家文化,批判了资产阶级唯 利是图的“犹太人”文化,批判了蒲鲁东、巴枯宁等人的“无 政府主义”文化,进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初,列宁 深刻批判了俄国落后的“奥勃洛摩夫文化”和自由主义民粹派 的唯心史观,捍卫并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提出了 “文化革命”的重要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共产主义事业奋 斗终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批判了封建文化和“左”倾或右倾主义的文化观, 提出了 “革命文化战线”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 产党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了无政府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的战略方针等。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价值文化在不同历史时 期不断发展进步,支撑和引领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事业,体现 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和科学性本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价值文化层 面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党治国 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 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文化。新时代推进全 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从文化层 面而言,就是要按照党的价值文化逻辑有序开展价值文化建设, 侧重于价值观念的塑造和精神的培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 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坚 定广大党员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 的理想信念,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科学的理论遵循。二、法治文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法治文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加强法治文 化建设,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法治保障。从政治制度史 来看,没有法律约束的制度是不能长久的;没有法治文化支持 的政党同样是注定要败亡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法 治文化建设,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对资产阶级政党的法律及制度 进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法制的剥削性和压迫性的本质,揭 露了资本主义法治文化标榜的“公正”“平等” “自由”的虚 伪性和欺骗性。列宁为将俄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了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十月 革命胜利的第二天,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就通过 了列宁起草的土地法令及和平法令,随后列宁分别在 1918年、1924年审定了两部苏维埃宪法,同时还推动了苏 俄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典等基本法律法规的颁布与 实施,制定和修改了检查机关条例律师机构条例苏 俄法院组织条例等具体的法律条例,建立起了苏维埃根本 法(宪法)、国家机关基本法、律师事务条例等一整套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依法治党的先 例。列宁认为,法治文化建设以及法制的实现,是衡量无产阶 级政党能否科学执政、有效执政的关键。法治文化建设“必须 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否则就不能真正完成我们的任务”。 立足于新时代国情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制定了依法治党的总体 方略,建设了中国共产党的法治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对内完 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外衔接国家法律制度,构成内外联动 机制。这个机制实现了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的统一,发挥了党 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双重规约作用,为所有党员戴上了 “双紧 箍咒”,确保了党的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为所有党员悬 上“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党员干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严格执法守法是依法治党的关键,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 成败。法治文化的核心是“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 严” “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即自觉尊法守法用法的 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法律若不被执行则无异于僵死的教条, 法制也将成为虚假的政治空壳,立法和执法机关也将成为“清 谈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内不能出现“清谈馆”,而要坚 持“十六字方针”,从严从紧从实从细从深推进依法治党建设。 在落实依法治党上,列宁认为特权主义是对苏维埃法制的极大 破坏,必须杜绝布尔什维克党员和人民委员会各部门、工会、 非党工农代表会议等组织里的公职人员享有特权。所有人在法 律面前一律平等,布尔什维克的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在 共产党员、党员干部触犯法律时不得利用职权逃避法律责任,“法庭对共产党员的惩处必须严于非党员”。新时代推进全面 从严治党,列宁的经验给了我们重要启示。结合新时代的具体 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抓“关键少数”的策略,“关键少 数”即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必须带头作出表率,充分认识到法 治的重要性,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做人处事遵循法治之理, 用权用钱恪守法律规定,秉公办事维护法律权威,带头做懂法、 守法、护法的好公民。以“关键少数”带动大多数,在全社会 营造执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形成执法守法护法的法治 文化力量,内聚执法守法护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外化为执法守 法护法的自觉自愿行为,以高度的自觉自愿自信,推进依法治 国、依法治党的有效实践。三、廉洁文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支撑廉洁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 必然要求,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支撑。“历史兴亡周期率” 难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考验,而破解这一难题的密钥就 是实行无产阶级的人民民主。廉政与自律是人民民主的要求, 只有做到廉政与自律的执政党才是真正民主的政党。马克思在 法兰西内战中指明,资产阶级的国家是自私自利的国家, 无休止的贪婪是资产阶级政党的本性,这样的国家和政党是做 不到廉洁和民主的。因此,必须推翻资产阶级国家,建立起人 民民主的国家。巴黎公社是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一次成功实践, 公社的权力归公社委员会掌管,人民行使普选权和监督权,公 职人员与工人的薪资相当,避免公职人员官僚化。对于不称职 的公职人员,人民可以随时进行撤换。巴黎公社的民主形式是 直接民主的典范,保证了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列宁吸收了巴黎 公社的民主经验,建立起了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党内民主制 度和人民监察制度等廉政制度,在对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廉 政制度建设的探索中,积累了廉政制度建设的宝贵经验。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推进廉政制度建设,营造 党内廉洁自律的政治文化生态。这要求党员个人身体力行,从 内心上实现自觉自律。从制度建设和党员自律上着手,关键在 于两点。一是要完善“拍蝇” “打虎”与“猎狐”并重的廉政 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廉政制度,发挥好人民选举、人民检举和 人民监督的制度力量,保证廉政制度贯彻落实有力,确保“拍 蝇”“打虎”与“猎狐”有序并行。完善廉政制度的基本要求, 即对于党内外存在的腐败问题,要进行严肃查处和严加惩治, 绝不手软。完善廉政制度的基本做法,即深化对金融市场、国 有企业、地方债务、医疗机构等核心领域的廉政制度建设。通 过在这些领域形成廉洁自律的政治文化生态,引领全社会的廉 政文化建设,在社会形成良好的廉政制度氛围,确保为中国人 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变。纪检监察制 度是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之一,也是确保廉政自律的基本手段。 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完善监督制度、监督体系,实 现监督体系与党的领导体制相契合,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 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等为补充的相互贯通协调的监 督机制,切实推进党的廉政制度建设。二是要营造“三个不” 的廉政文化建设氛围及社会氛围。在完善廉政制度的同时,还 要在全社会营造出自觉反腐的良好氛围,使人人都自觉成为反 贪污腐败的倡导者、行动者、监督者。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氛围 的目标是实现“三个不”,即“不敢腐” “不能腐”和“不想 腐”。这“三个不”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新时代推 进全面从严治党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方略,也是营造良好 政治文化生态的基本要求。营造廉政文化氛围除了增强廉政制 度刚性,完善廉政制度监督体系外,一方面要加大对全体人民, 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提高人民的党性觉悟, 始终做到初心如磐和使命在肩。在具体落实中,既要坚持“严” 的主基调不动摇,又要结合”三个区分开来”进行从严治理, 不搞一刀切也不搞区别对待。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与社会舆论 引导,深化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对国家基本制度、党的领导 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坚持“四个自信”,营 造自觉自律自信的良好社会氛围。要继续宣传雷锋、孔繁森、 焦裕禄等老一辈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还要大力选树和宣 传新时代涌现的模范人物及模范事迹,以此引导广大人民,激 发共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觉自律的良好习惯。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文化,是全面 从严治党的核心价值和思想根基;依法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 法治逻辑和重要保障;廉洁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支 撑,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位不动摇,推进价值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党,推进法治文化 建设;坚持党的廉洁本质不褪色,推进廉洁自律的文化建设, 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路径。警示教育廉政党课:以案为鉴切实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同志们: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新时 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用“六个如何始终”深刻分析了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 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不移从严 管党治党指明了前进方向。党员干部要带头抓好贯彻落实,以 “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深入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坚 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斗争,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 强政治保证。一、以案为戒,深刻汲取教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 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警示教育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环。刚 才,通报了全市2023年上半年审查调查情况和查处的典型案 例,并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镜鉴,通过以案释纪、以案 说法,深入剖析了多名领导干部违背初心使命,贪心私欲膨胀, 一步步走向腐败堕落的历程,具有极强的警示教育意义,全体 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发人深省、深受感触。 大家要引以为戒、深思警醒,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风险意识, 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扭住不放、一寸不让。“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 远在路上,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