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风机维护检修规程.docx
离心式风机维护检修规程1 .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风量3000-200000m3/h的单级或多级离心式风机的维护及检修。1. 2.结构简述离心式风机由机壳、叶轮、轴及轴承箱等主要部件构成;一般由电动机驱动,驱动机与风机之间有时有变速装置。1. 3.设备完好标准1.3. 1.零、部件1.4. 1.1.风机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1.5. 1.2.电流表、温度计、压力表等灵敏准确。1.6. 1.3.基础、机身稳固,各部连接螺栓紧固,符合技术要求。1.7. 1.4.转子轴向窜量及各部间隙符合要求。1.8. 1.5.冷却水管、风管、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1.9. 1.6.防腐完整,符合要求。1. 4.运行性能1.1. 1.设备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杂音,电机温升和电流不超过允许值。1.4. 2.设备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满足生产需要。1.5.1.设备总图、易损零件图、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性能试验记录齐全。1. 5.2.设备运行记录、润滑油分析和换油记录、历次检修记录齐全、准确。1.5. 3.有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1.6.设备及环境1.6.1.设备整洁,表面无灰尘、油垢。1.6.2.设备及管道无跑、冒、滴、漏。1.6.3.设备周围环境清洁,无积水、杂物。1.7.设备的维护1.7.1.日常维护1. 7.1.1.每班检查润滑油油位、油压、油温及冷却水管线是否畅通,水量是否满足需要。1.7. 1.2.每小时检查一次风机运转状况,有无异常振动和杂音。电机温升和电流是否超过允许值,风量、风压是否满足生产需要。1.8. 13.做好巡回检查工作,每班检查各密封点有无泄露,连接螺栓有无松动,并及时消除缺陷。1.7.1.4.做好设备的清扫、清洁工作。1.7.2.定期检查内容1.7.2.1.用测振仪对风机轴承进行监测,每10天一次,并做好记录,振动值应符合表2规定。转速,r/min100015002000250030004000双振幅,mm0.100.080.070.060.050.04现象原因处理方法现象原因处理方法振动加1.转子不平衡1.重做静平衡轴承发3.滚动轴承安装不3.重新装剧2 .转子叶轮内积垢3 .动静部分相擦4 .叶轮变形或腐蚀或动平衡2 .清除积垢后做平衡3 .停机检查有关间隙,并处理4 .修理或更换执J、正确,外圈与轴承座孔装配过紧4 .滚动轴承失效5 .润滑脂加得太多配4 .更换5 .适当减少5.轴承磨损或压盖松动5.检查、修理或更换风压降低流量1 .叶轮严重磨损2 .传动带松弛,达1.更换叶轮6 .对中不良7 .润滑油温太低8 .地脚螺栓松动6 .重新对中7 .加热润滑油或减少油冷却器进水量减小不到额定转数3.进口管线积水或堵塞2 .调整或更换传动带3 .清理进9.喘振8.紧固9.调整负荷口管线噪音大1 .轴承损坏2 .动、静部分相接3 .异物进入1 .修理或更换2 .检查修理3 .清除异物轴承发热1 .油路绪塞,给油不足2 .滑动轴承间隙过小1 .疏通油路2 .调整间隙1.7.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3。表31.7.4.紧急情况停车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车:1.7.4.1.风机出现异常振动和异响;1.7.4.2.轴承过热;1.7.4.3.电流超过额定值,调节无效;1.7.4.4.其他危及安全运行的情况。2.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2.1 .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表4。表4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周期,月361224362.2 .检修内容2.2.1.小修2.2.1.1.检查、紧固各部联接螺栓。2.2.1.2.消除设备局部缺陷。2.2.1.3.清除管道杂物、水垢。2.2.2,中修2.2.2.1.包括小修内容。2.2.2.2.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视情况予以修复或更换。2.2.2.3.调整各部位配合间隙,达到规程要求。2.2.2.4.校验压力表,风量表及其他仪表装置。2.2.3.大修2.2.3.1.包括中修内容。2.2.3.2.叶轮静平衡,重要的风机转子做动乎街。2.2.3.3.检查轴弯曲情况,及转子组件径向跳动,视情况予以修理或更换。2.2.3.4.检查调整机体水平,并消除因风管下沉成吊架松动带来的附加应力。2.2.3.5.更换润滑油(脂)。2.2.3.6.设备与管道防腐。2.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2.3.1.转子2.3.1.1.钾接叶轮的钾钉应无松动、裂纹及脱落;焊接叶轮的焊缝不得有裂纹和严重的焊接缺陷。着色探伤不合格的焊接叶轮,须经打磨、清洗、预热、补焊后,再次着色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3.1.2.叶轮不得有毛刺、裂纹、变形等缺陷。一舱口环与机壳或隔板上孔的同轴度为2.3.1.3.0.05mm,口环与轴孔同轴度为60.03mm。口环磨损或腐蚀时,可采用喷镀、打磨等方法处理。2.3.1.4,轮盘的腐蚀、磨损量大于原始厚度的1/3时,或叶片的腐蚀、磨损量超过原始厚度的1/2时,必须更换叶轮。2.3.1.5.主轴应无裂纹、划伤等缺陷,轴颈表面粗糙度为,主轴直线度为巾0.04mmo2.3.1.6.叶轮与主轴装配前,叶轮应采用去重法作静平衡,其残余不平衡重径积为U44.7W106n2式中U残余不平衡重径积,gmm;W被平衡叶轮的重量,g;n叶轮工作转速,r/min02.3.1.7.叶轮和主轴组装后作整个转子的平衡,其精度应符合JB3330G6.32.5o2.3.1.8.转子各部位跳动量应符合图样要求。2.3.2.机壳在轴承部位测量机身水平度误差不大于0.05mmmo2.3.2.1.焊接机壳应光滑、平整、无变形,铸造机壳应无裂纹及其他严重铸造缺陷。2.3.2.2.水平剖分式机壳中分面局部间隙不得超过0.05mm,并用固体或液体密封垫料密封。2.3.3.密封2.3.3.1.壳体、轴承或级间的迷宫密封间隙应符合图样要求,一般可控制每侧间隙0.200.40mm,当每侧间隙大于0.5OnInI时,必须更换该密封元件。2.3.3.2.胀圈式轴封侧隙一般为0.050.08mm,胀圈自由开口间隙为(0.10O20)D,工作状态间隙为D/150-200,(D为胀圈自由状态下的外径),账圈侧隙超过规定值2-3倍,或工作间隙超过规定值3倍时,应预报废。2.3.4.轴承2.3.4.1.滚动轴承内、外滚道及滚动体应无裂纹、脱皮、斑点等缺陷。要用专用工具装拆,安装轴承可用油浴或轴承加热器加热。2.3.4.2.滑动轴承与轴颈的接触角应为6090。,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斑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3点;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贴合,且贴合面积不小于50%,轴承压盖的紧力为0.030.05mmo2.3.4.3.滑动轴承与轴颈的间隙应符合图样要求;一般可控制顶隙为(152)D/1000(D为轴颈直径),每侧间隙为顶隙值的1/22/3o2.3.4.4.止推轴承与止推盘应均匀接触,其接触面积不少于70%,止推轴承轴向总间隙一般为0.300.40mm,最大不超过0.60mmo2.3.5.联轴器2. 3.5.1.联轴器表面应无裂纹、气孔、伤痕、夹渣等缺陷。3. 3.5.2.弹性柱销联轴器各柱销重量应相等,弹性元件应无磨损,注意含胶圈的半联轴器应装在从动侧。4. 3.5.3.联轴器对中应符合图样要求;一般控制平行偏差不大于0.10mm,倾斜偏差不大于0.05mm,端面间隙为2.5一6mmo3.试车与验收3.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3. 1.1.确认检修项目全部完成,检修记录齐全,质量符合要求。3.1.2.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畅通。检查润滑油油量及油质是否合乎要求。3. 1.3.检查电机转向,并经单试合格。5. 1.4.手动盘车,注意有无异响或阻涩现象。5.1. 5.用兆欧表测量电机定子绕组对壳体的绝缘电阻值,小于0.5兆欧时应进行干燥。3.2.试车3.2.1.经确认具备试车条件,可进行试车。3.2.2.瞬时启动,无异常现象时,可启动风机无负荷运行2小时。3.2.3.检查冷却水系统、润滑油系统及风管有无泄漏。3.2.4.串入系统,负荷试车8小时,检查风量、风压、电流、电极温升、轴承温度等均应符合要求。3.3.验收3.3.1.经负荷试车,确认设备运转正常,检修质量符合要求,方可办理验收手续,交付生产。3.3.2.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3.3.3.维护安全注意事项3.3.4.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行与停机。3.3.5.设备运行时禁止擦试运转部位。3.3.6.联轴器或传动皮带应有良好的防护装置。3.3.7.电机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3.3.8.不得断水(冷却水)运行。4.检修安全注意事项4.1.检修前应按规定办理检修任务书。4.2.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水源,并在电源处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志牌。4.3.吊装电机、叶轮、壳体时,严禁人员在吊物下往来、停留。4.4.需在生产现场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证,经许可后方可动火。5.试车安全注意事项5.2.试车应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应持有岗位的“安全作业证”。5.3.设立明显的试车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车现场。5.4.试车中注意风机的运转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处理,消除后重新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