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个案谈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docx
结合学生个案,谈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潮安区浮洋镇洪巷小学张曼燕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对于健康的追求,不单单停留在追求生活的健康基础上,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健康!但由于各种原因,现代人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特别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一一青少年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是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人才。这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势在必行的新工作。从教20年以来,我也曾运用在师范学校学到的心理知识对一个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引导,但有时会觉得因知识匮乏而显得力不从心。有幸参加了心理学C证培训的学习,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就结合我曾经干预指导的学生个案浅谈自己对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的粗略看法。一、典型个案洪某淳,男,从一年级开始,就是学校有名的问题学生,他调皮捣蛋,总是欺负班里同学,经常利用课间时间揪乱这位女同学的辫子,撞疼那位男同学的胳膊,一发起脾气来,会把同学打得鼻青脸肿。他的行为引起了众愤,班里的同学都讨厌他,不喜欢跟他玩,他妈妈曾在家长会上公开向参加家长会的所有家长道歉。不但如此,他上课不认真听讲,有时还会说悄悄话,做小动作,甚至捣乱课堂,影响课堂纪律。课后更是不喜欢完成作业,成绩低下。在犯错被老师批评教育时,会出现逃避、说谎,把责任推卸到别的同学身上,有时甚至会不服老师的教育,顶撞老师。在他的世界里,早把老师的批评教育当成家常便饭,早把同学的冷眼相待视作等闲。但其实该生聪明能干,思维活跃,能轻松掌握课本的知识,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二、现象分析我是洪某淳三、四年级的班主任,我接到这个班时,就对这位学生尤为关注。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逐渐掌握了该生的情况,该生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从心理问题的方面分析,主要原因如下:1、家庭原因由于父母一直在外工作,无暇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使得小潘内心受到较大影响,他认为父母不喜欢他、不在乎他,他既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又不怨恨父母,逐渐衍生了对抗的心理。他从小是由奶奶带大,奶奶对他只有溺爱和顺从,认为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在学习方面更是无法给子正确的选择引导和帮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洪某淳逐渐养成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2、学校教育的问题在教育中,有一些教师对学生采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或用简单粗暴的惩罚代替循循善诱。由于洪某淳的行为习惯真的特别糟糕,而且屡教不改,老师逐渐对他失去信心和耐心,他经常被老师批评罚站,罚扫地,考试成绩公开点名这种以批评或惩罚为主的教育带给他的是更多的不满和无所谓,从而导致他出现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而老师的教育评价又直接影响了他在班集体中的人际关系,他几乎到了没有朋友的地步。3、个人性格问题洪某淳气质外向,性格活泼好动,思维敏捷,但因从小缺少父母的爱,心理又及其敏感,脆弱,他既渴望跟同学们友好相处,得到大家的友谊,又不懂得如何跟大家相处;他既渴望的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又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被老师忽视,同学们排斥的情况下,他只能用自己简单粗暴的方式跟同学们相处,引起老师的注意。同时,他有脾气暴躁,易感情用事,自制力差,所以他只能在问题学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三、矫正措施洪某淳的情况跟很多留守儿童的孩子类似,遇到的心理问题也是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结合上述问题,针对该生的实际情况,我实践了以下干预措施:一是用爱心和耐心温暖感化他。有爱才有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爱开展的教育。对于从小缺爱的洪某淳来说,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长期缺少正常的亲情的温暖,他比其他孩子更渴望得到老师更多的信任,更多的爱的帮助,让他感受爱的美好。在日常的教育中,我总是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经常找他聊天,嘘寒问暖,认真倾听他的苦恼,也许是他感觉到了我对他独特的关怀,他逐渐信任我,慢慢对我敞开心扉,我也逐渐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成了他在学校的第一个“好朋友”。不但如此,我还利用课余时间,邀请他一起学习,帮他答疑解惑,辅导他按时完成作业,让他感受教师的关爱。二是利用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适当的表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有自身长处和优点,对长处和优点给予适当的肯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于洪某淳这样的问题学生来说,他从小就在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排斥中长大,肯定和适当的表扬是他进步的最大动力,最好的激励。洪某淳思维敏捷,能轻松掌握知识。上课时,我总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他,鼓励他认真听讲,一有机会就提问他。刚开始,他总是回答不上来,但是慢慢地,他的答案越来越精彩,终于在一次课文的讲解中,他完美地回答了一个其他同学无法回答的问题。我立刻抓住机会表扬了他,并当场奖励了他一朵红花。当时他个人比较矮,无法自己把红花贴到自己的名字下。当我弯腰抱起他把红花贴在红花栏并鼓励他好好加油时,我看到了他脸上闪烁着骄傲和自信的光,我相信此时的他,内心一定是温暖且坚定的。三是发挥集体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转变。集体的力量,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学生。洪某淳在班集体中人际关系极差,要想改变他,重中之重就是让他懂得如何正确和同学相处,改善他和同学的关系,让他在和谐的人际关系感受到温暖和爱!班里的同学大多对他有偏见,不愿意跟他一起玩,我得想办法扭转这个局面。刚好开学后不久的一个周一,洪某淳请病假了,趁着这个机会,我开展了一个以“如何跟同学相处”的主题班会,通过班队会活动教给同学们一些正确的交往方法,让大家谈谈不正当交往的感受和危害。同时,我告诉大家:洪某淳其实是渴望跟大家友好相处的,只是他不懂得方法,所以他只能用他独特的方法引起大家的注意,况且,大家对他也有偏见。他也是我们班的一份子,我希望大家能多给他理解和宽容,多对他伸出友好之手,我相信他也是能跟你们和睦相处的。同学们所有所思。第二天,洪某淳来上学,上课时发现忘了带笔,他的同桌立刻微笑地借了他一支笔。从那以后,洪某淳跟同学的关系逐渐好转,我也相机教给他跟同学相处的正确方法。同时,我又设法让洪某淳多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使他的兴趣发生转移,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让班里的同学看到他的优点,从而喜欢跟他做朋友。四是得到家长的配合,家校配合干预感化留守儿童最期盼的就是父母的关心和陪伴,虽然以洪某淳的家庭情况,父母不可能经常陪伴,但可以增加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因此,我首先与洪某淳的家长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了深刻的交流,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提出自己的设想,让父母空余时间多与孩子电话交流,促使洪某淳了解父母的辛苦,也同时满足孩子对爱的渴求。同时,我还利用“空椅子”的方法引导洪某淳倾诉自己的内心想法,学会换位思考,让他慢慢去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爱,逐步改善他的心理问题。四、洪某淳的转变两年的干预和疏导教育,我惊喜地发现洪某淳变了:他调皮捣蛋的次数少了,基本能跟同学和睦相处了,上课也能认真听讲,偶尔还能看到他高高举手的小手,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有一次语文成绩还得了80分左右我特别欣慰,我付出了实践,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总之,在二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的是,所有的教育,爱是基础,有了我们老师博大的爱,就会有层出不穷的方法去面对有各种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让每一位孩子茁壮成长,就是我们最幸福的快乐。<7PaPerfree免费查重又15:22论文检测完成提醒您好,您的论文已完成检测论文标题:结合个案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总相似率:18.27%送检时间:2023-12-1115:17:25备注:请通过电脑登录查看详细报告查看详情论文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