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旅游产业发展十大提升行动方案.docx
民乐县旅游产业发展十大提升行动方案(意见征求稿)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根据民乐县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4年)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省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破解难题为导向,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突出项目带动,提升服务品质,努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金色田园魅力民乐”旅游升级版,推动民乐旅游业规模、质量、效益综合指标不断提升。二、行动目标经济指标一一2023年全县旅游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同比2023年各翻一番,分别达到IOOO万人次、50亿元,2024年全县旅游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同比2023年增长30%,分别达到1300万人次、65亿元,过夜游人数占总人数8%以上。品牌指标一一至2024年底,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3A级旅游景区1家(民乐古城旅游区)。评定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3个(六坝镇六坝村、三堡镇三堡村、洪水镇新墩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六坝镇六坝村)、三星级及以上饭店1家(金地大酒店)。打造民宿集群1个(六坝民宿集群)、特色餐饮聚集区3个(民乐古城旅游休闲街区、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民俗文化村、食尚老街)。三、行动任务牢固树立大旅游大融合发展意识,不断扩大供给,丰富产品线路,构建以点带面、以线连片的旅游布局,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讲好民乐故事,彰显民乐旅游魅力,夯实民乐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抢占制高点、形成新亮点,重点推进实施十大行动。1.推进景区景点提档升级。2024年3月前完成全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将全县8家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油菜花节等重点项目列入全国特品级、优良级旅游资源名录。民乐古城增加灯光秀、烟花秀等夜间消费项目于2024年7月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滨河九粮液文化旅游景区完善游客中心、非遗展馆等设施,研发工业旅游产品等于2024年9月组织申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区;民乐古城旅游区重点融入民乐历史遗产、非遗、军事、“老字号”产品等文化元素,2024年年初启动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童子寺石窟旅游景区完善游客中心、标识标牌、卫生间、停车场等硬件设施于2024年10月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完成青龙山景区房屋改造项目建设,完善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卫生间、导览标识系统等旅游服务设施,确保于2024年7月正式接待游客。争取通过高标准品牌建设,扩大全县重点旅游景区市场影响力,吸引游客前来旅游消费。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县委统战部、县商务局、县工信局、民联镇、丰乐镇、县城投公司2 .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设计安装全县乡村旅游全景图,编制乡村旅游规划、拍摄制作宣传片,2024年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于2024年8月完成创建申报工作,培育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3个,市级专业旅游村1个,指导六坝镇六坝村;三堡镇三堡村,洪水镇吴庄村和新墩村等乡村旅游村,配套完善游客中心、停车场、卫生间、导览标识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开发花卉观赏、露营烧烤、果蔬采摘、休闲垂钓等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业态。发展四星级及以上农家乐3家,指导三堡镇三堡村田家大院、洪水镇新墩村观山别院完善农家乐硬件设施及各项管理制度。培育丙级旅游民宿2家,协助六坝镇六坝村彩虹大院民宿、风翔阁民宿办理相关证件,指导经营者设计适合不同游客的主题房间,提供接送服务,积极开展申报工作。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各镇、社管委3 .提升旅游品牌品质质量。常态化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专业旅游村年度复核检查工作,重点做好游客中心、停车场、卫生间、导览标识等服务设施的完善,进一步规范景区景点内部管理秩序,改善和提升旅游服务设施,优化游览线路,提升景区景点文化内涵和智慧化水平,开发深度体验性旅游产品,丰富景区旅游业态,加强安全力量和防护,使景区生态环境更美、文化特色更明、服务品质更优、综合效益更好、市场竞争力更强,确保顺利通过年度复核,树立民乐旅游良好的品牌形象。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委统战部、县商务局、县工信局、县市场监管局,各镇、社管委、县城投公司、县文旅投公司(二)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4 .加大项目投资建设。谋划储备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祁连山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产业项目、现代丝路田园旅游区旅游集散中心、滨河九粮液文化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童子寺石窟崖体加固设施建设项目等9项文旅重点项目,总投资I159亿元,于2024年5月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及前期手续办理。投资300万元,完成全县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导览系统安装、重点专业旅游村基础设施提升等工程,通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项目验收。持续与恐龙园文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火龙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接,力争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业态提升项目、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民宿开发项目签约。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文旅投公司5 .夯实资金保障。多渠道申报项目,积极向上争引资金,年内拟争取资金2.3亿元。于2024年5月完成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提升改造工程、工业园区全民健身中心、工业园区1号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评审、土地预审、两证一书办理,并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拟争取资金2.1亿元。拟争取省文物局资金1800万元,对东西灰山遗址、圆通寺塔、八卦营城址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安全防范保护工程。拟争取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50万元完善扁都口自驾游营地及开展三堡镇三堡村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打造。申报富强苑社区E智能健身路径项目、金色家园小区乒乓球、三人制篮球、智能健身路径项目等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9项,完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解决群众就近健身难问题,高质量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文旅投公司()实施资源开发利用行动。6 .加大文物旅游开发。在新三馆建设数字展厅,对馆藏的明、清时期的水陆画进行数字化展示,让游客切身体会继敦煌壁画后明、清水陆画的佛教文化和绘画艺术。启动童子寺石窟旅游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完善童子寺石窟游客中心各项服务设施,健全导览标识系统,搭建木栈道围栏,利用洞窟壁画,采集数字数据,建立数字影院。适时申报东灰山遗址国家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建设游客中心、遗址博物馆等设施,还原先民生产生活和制作陶艺场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彩陶制作工艺。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民联镇7 .拓展非遗旅游内涵。结合我县非遗保护项目分布区域及县域景区分布,将非遗体验,美食品尝,景区游玩等内容有效衔接,加快“跟着非遗游民乐”线路推广。依托民乐古城、三堡文化大院、民俗艺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常态化开展皮影戏、顶碗舞、木塑画等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及体验活动,年均开展系列活动20场次以上。整合非遗资源,依托历史典故和地方文化,打造王进宝鞭扫大草滩皮影戏剧目,争取2024年在景区景点开展常态化演出。依托专业旅游村、景区景点挂牌命名一批县级非遗工坊。深度推进非遗项目市场化,积极开发非遗类文创产品,把传统技艺类、美食类非遗项目引进市场、景区,刺激非遗产品消费水平,年均实现非遗文创产品销售额10万元以上。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档案馆、县融媒体中心,各镇、社管委8 .传承红色旅游基因。打造红军窑洞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深挖顺化镇青松村窑沟组村民救助林春芳的红色文化资源,编制民乐县红军窑洞加固维修方案,2024年3月启动红军窑洞旧址加固工程,修建顺化镇窑沟村至红军窑洞道路2.8公里,停车场5000平方米,复原救助红军场景,力争8月份完工正式接待游客。挖掘整理解放民乐、民乐人民掩护救助西路军失散流落人员感人故事,以内部资料印刷出版西路军在民乐民乐红故事等红色文艺作品,升级完善民乐故事(红色故事)旅游系列丛书,策划拍摄西路军在民乐专题片。推出“吃一次忆苦饭、读一本红色书籍、走一次红军路、看一次红色电影、听一次红色党课”体验活动,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开展党建活动,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县委党校、县文联、县委党史研究室、县交通运输局、顺化镇9 .推广知青旅游文化。对全县知青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挖掘,整理知青在民事迹、文化故事,2024年9月完成民乐县知青旅游发展方案编制。2024年7月完成金山博物馆知青岁月专题展、民乐古城知青岁月展览馆、三堡知青园内部布展,增设知青生活用品及劳动工具,购置陈列展柜,并设置旅游咨询点、文创产品销售点、休息座椅等旅游接待设施。维修改造六坝镇永林知青居民18间房屋,恢复知青当初生活场景,陈设知青年代老物件,架设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整合400亩农田,设置知青平田整地场景。研发知青时代茶杯、手提袋、水壶、打火机等知青文创产品,串联知青旅游点,策划知青文化“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线路2条,组织中小学生、旅游爱好者,邀请知青及家属开展知青文化体验活动20场次以上,使其熟悉了解知青历史、领悟民乐知青文化、重温知青峥蛛岁月,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游览。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县文联、三堡镇、六坝镇、县城投公司(四)实施生态环境整治行动。10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融入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加强旅游业发展规划与环保规划的有机衔接,督促指导旅游项目,贯彻落实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旅游规划执行力度检查,定期不定期对各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等经营场所生态环境内容进行检查,做到凡不符合国家生态环保政策法规的决策一个不能定、项目一个不能上、事情一件不能办、活动一项不能搞。责任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11 .全面开展旅游场所洁化。加大对通景公路沿线两侧、旅游场所主要出入口可视范围及旅游场所内部等重要节点的环境整治力度。对路面边坡、设备设施、建筑立面、垃圾卫生进行全面整治,拆除或改建旅游场所内外破旧建筑、垃圾回收中转站等有碍观瞻的场所,规范设置旅游交通、宣传广告、导览介绍等各类标识标牌,清洁游览场所地面,确保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丢、乱刻、乱画、乱吐等“八乱”现象。加大旅游场所内湖面、河道、溪流等水域环境卫生整洁力度,及时清淤和打捞水面漂浮物,保护好水资源,全面提升旅游场所水环境质量。开展旅游场所内垃圾无害化处理,依据客流量及客流分布,设置数量充足的垃圾桶,垃圾箱布局合理,分类设置,外观整洁。配备数量充足的垃圾转运车、垃圾清扫器具等,及时清除垃圾,做到垃圾分类处理,日产日清。责任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执法局12 .精心开展旅游场所美化。加强旅游场所建筑物外立面提升改造,确保各单体建筑风格与景区整体环境协调一致、和谐相融。完善和规范旅游场所交通标识、景区介绍、安全警示等标识标牌系统,布局合理、图形规范、维护良好,无脱落、无破损、无腐蚀。改善旅游场所内外村庄的村容村貌,努力做到房前屋后、庭院美丽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