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校园共享单车运行现状分析.docx

    • 资源ID:1138776       资源大小:19.0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校园共享单车运行现状分析.docx

    校园共享单车运行现状分析摘要: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其无桩式的设计,以及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的运用,解决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自行车的不便之处,使得自行车的寻找、使用、停放实现了随用随取、随停随放,真正体现了自行车的便利性。虽然已有大批量的共享单车涌入校园,但在使用方面其仍存在问题。由于对其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一系列不良事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文章旨在通过对南京林业大学现有共享单车进行现状调查及运营评价,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以促进共享单车在校园更好地运行发展。关键词:共享单车;校园;运行现状;调查1绪论1.1 研究背景共享经济的理念起源于2008年的美国硅谷,的确是天才的创意: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整合线下的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最初的共享自行车在校园诞生是在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第二年5月,超过2000辆共享自行车出现在北大校园。截至到2016年11月,已经有包括摩拜、优拜、OFO等在内的多家共享自行车诞生并且都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使用者只需要交一定额度的押金,就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以较低的费用,进行单车的使用。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其无桩式的设计,以及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的运用,解决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自行车的不便之处,使得自行车的寻找、使用、停放实现了随用随取、随停随放,真正体现了自行车的便利性。共享单车的出现可谓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口。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8世纪末,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随后的数十年中,经过欧洲人的不断改良,1874年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诞生。荷兰人最早开始尝试共享自行车模式。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这被称作白色自行车计划。这次勇敢的尝试普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起源。目前,全球至少有49个国家的535个城市建立了公共自行系统,连极度富裕的迪拜也于2013年2月建起了公共自行车系统。法国有37个城市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公共自行车数量为4.5万余辆。2007年,巴黎投放了1万辆公共自行车,设置了750个站点,这一组数字很快翻番。巴黎的公共自行车吸引了22.4万名会员,骑自行车的人数增加了41%,每年使用公共自行车总次数达1.3亿次。在巴黎骑自行车的人中,3个人里就有一人骑的是公共自行车2。13研究目的及意义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区面积也在不断增加,较长距离的步行严重浪费了学校师生的时间及精力,据对南京林业大学校内问卷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师生愿意选择共享单车作为较长距离的代步工具。但是,虽然已有大批量的共享单车涌入校园,在使用方面其仍存在问题。由于对其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一系列不良事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本文旨在通过对南京林业大学现有共享单车进行现状调查及运营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促进共享单车在校园更好地运行发展3。2南京林业大学共享单车运行现状调查2.1 共享单车在校园运行的优势调查本次调查主要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南京林业大学在校师生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校内师生认为共享单车较于常规式公共自行车的优点在于:(1)共享单车改进了固定式停车桩,取消了对自行车统一停放、统一入锁的要求。从而将自行车变成了随用随骑、随停随锁的共享品。使其分布方式从静态分布变为实时动态分布4。(2)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GPS功能找到离自己最近的自行车,方便了人们的骑行需求。(3)现今,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了新支付方式的主流。共享单车的收费模式由之前的办卡式'收费优化成了手机支付的形式,使用者只需携带手机即可完成付费。(4)共享单车的预约模式可以使得使用者利用手机app提前15分钟对自己即将使用的车辆进行提前预约,帮助使用者有效规划出行时间。2.2 共享单车时空分布比例为了更好掌握共享单车在校园各区域各时段的分布情况,本次实验对南林大各区域共享单车进行抽样调查。并通过了解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分布情况进行平面图绘制,对各个区域进行划分。主要分区情况如表1通过进行调查得到各区域在不同时段的共享单车数量比例分布情况如表2:2.3 校园内共享单车现状调查通过学校师生对共享单车现状意见进行调查,经过统计整合后发现校园共享单车存在以下问题:(1)车辆轮胎出现没气现象,个别车辆轮胎已出现变形或损坏。车辆脚踏板缺损、链条缺失、刹车失灵、车座位置出现偏移。严重影响到了车辆的行驶安全问题。(2)车牌号被涂二维码:不论哪一品牌的共享单车使用前都需要在手机客户端内输入相应的车牌编号,或者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而这两种标识一旦被人为损毁,用户就不可能正常使用车。(3)经常遇到无车可骑、无车可放问题,但是会遇到偏僻角落有车辆存在的情况,且很难被注意到。(4)收费方式不合理,一般共享单车是以半小时/小时进行收费,但是根据实地调查来看,南京林业大学的最长线距离为校东门一校西门距离为2km,自行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为12kmh,所以共计行车时间大约为10分钟。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在校园使用共享单车的时间为5-6min,所以以小时为计费单位的使用方式对学生而言有些不太合理。3主要研究结论为了使得共享单车在校园有更好的发展,现提供以下几点建议。(1)更好的停车点:在校园内使用时建议将共享单车停放区域进行固定式划分。由于校园环境不同于外部社会环境,点到点的出行路径是有限的。通过对共享单车各时空段的调查发现,将近90%的车辆停放还是在校园的五大功能区,但是有大约10%的车辆被停放在偏僻地点,常规出行并不能及时找寻到它并进行使用。校园内多数车辆还是分布在教学区以及宿舍区,因此在这两个区域可以适当规划处共享单车专门的停放区域,这样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寻车时间也会使学校的停放车辆布置更加合理。(2)更加合理的计费方式:通过调查,近60%的同学认为按照行程距离收费更加合理(当然中途停车时间不得太长)近40%的同学认为按照以分钟为单位的时间收费更加合理。(3)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对于共享单车的管理,不应该只依靠于单车经营者。政府应对共享单车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摒弃封闭、保守、刻板、简单粗暴的管理思维,不说不能办,多想怎么办,把单车运营纳入城市管理、交通管理规划,找准共享单车的发展与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的契合点,规范、服务、支持共享单车的发展。参考文献刘亚楠.共享单车发展研究分析几时代金融,2017(08):251+254.0晓宇,安东尼威尔逊启行车发展史北交通与运输,2002(01):42-43+1.3李英锋,对共享单车也该共享管理N.团结报,2016-12-03(002).4徐鑫.共享单车后台管理系统的优化几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4):80-81.作者简介:宋婉璐(1996,01-),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南京林业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交通规划。*通讯作者:盛玉刚(1975,11-),男,工学博士,主要从事道路交通安全、公共交通方向的研究。

    注意事项

    本文(校园共享单车运行现状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