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群文阅读“4+1”循环写作--浅析依泽小学“悦写课程”教学模式 论文.docx
-
资源ID:1131973
资源大小:19.6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X”群文阅读“4+1”循环写作--浅析依泽小学“悦写课程”教学模式 论文.docx
"i+x群文阅读“4+r循环写作浅析依泽小学悦写课程教学模式摘要:悦写课程是对学校固有特色“循环写作的又一扩充,将“循环写作中的每周一节的习作指导课,分为间周一次“1+X群文阅读,一次4+1循环写作,同年级两位语文老师共同挑选阅读素材,一位负责两个班级的阅读分享,一位老师负责针对阅读中的写作点进行写作指导。关键词:“1+X群文阅读4+1循环写作衔接点引言:2013年10月,依泽的三位语文老师开始了“循环写作写作模式的尝试,该模式经历了从三人行到全校行,从无主题的日记写作到到心理、动作等细节描写的微写作,再到现在的三段五阶阶梯式习作训练体系。2019年两位语文老师大胆创新,寻找“1+X群文阅读与循环写作的衔接点,将读写教学进行了的有效携手,并于2023年9月在全校推广并实施了以“1+X群文阅读和4+1循环写作为特色的悦写课程教学模式。一、1+X群文阅读的内涵和价值(一)“1+X群文阅读内涵什么是“1+X群文阅读呢?”1+X群文阅读不同于传统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单篇进行阅读学习的模式,而是将有关联性的文本组成一个阅读学习的组合,学生在一组一组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分析多种材料之间的关联性,也可以通过阅读对比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我们研究的指课内一篇文章所特有的语文要素、人文主题以及阅读该文适合的阅读策略等。根据"1的特性,选择x,在课堂上增加多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实践,通过比较阅读、意义建构、举三反一,达成对某种语文知识的类化,对某一人文主题的深化,对某些阅读策略的习得以及对大量经典语言的积累学用.(二)“1+X群文阅读的价值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拥有不同的见解和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拥有多样化的观点,并且要促进学生多角度地探索文本。而在"1+X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的多元化思想碰撞,为学生提供对话的平台,促进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在"1+X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双主题整合教学的理念,将人文、语用两大主题有机融合。我们依据年段教学目标与内容,从文本中寻找可教学的语文因素,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顺序,广泛搜集课内外优质的文本资源,对文本进行优化重组,整合群文的情感主题,挖掘群文的语言文字训练主题,精心提炼群文议题,按照“认知一实践一迁移的步骤,落实人文、语用“双主题。在“1+X群文阅读教学中更强调学生对同类型文本理解的多元性,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也要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去包容不同的看法,真正实现个性化解读,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提升。可见,“1+X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表达力,帮助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让学生得到母语的浸润、熏染与滋养。二、4+1循环写作的内涵和价值(一)"4+1循环写作的内涵所谓“循环写作,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用相对固定的组织形式,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轮流写作,互相评价,互相借鉴,教师、家长也参与其中的批阅和评价,从而达到全班学生作文水平整体提高的一种新的习作形式。4是把全班同学按照作文水平的高、中、低分成4人一小组,每个小组共用一个作文本,按天值日,循环写作;1则是指每周一个主题,每周一次练笔,每月一次循环之星评比,每月一期优秀作品展。(二)"4+1循环写作的价值长期以来,作文训练的主渠道一直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而许多老师的命题,又往往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和写作热情。因此,尽管师生双方都花了很大力气,但终究收效不大;相反,还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造成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障碍,如他们或就好文章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畏难心理,或持草草了事的应付心理。凡此种种,怎能写出情文并茂的佳作,写作教学又怎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另僻佳径,而循环写作这种新的形式,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加上老师们可以事先积极组织发动,所以学生都跃跃欲试,真正踏上了“吾手写吾心的道路。在分配人小组时,老师们不是强行分配,而是先聘出各小组的组长,然后由组长选组员。各组长先挑选1人。选完后,再依次选第二人,第三人,第四人。“循环写作诞生后,每天都要和老师、同学见面,接受老师、同学甚至家长的点评,且老师、同学、家长的点评又能很快反馈给作者,优劣高下便显而易见,同学的中肯评价又很快反馈给本人,这样,每一个轮到的学生都会竭尽全力去写,去改,力争写出最高水平,以显示自己的最高水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喜爱之情,很容易就让孩子喜欢让了这种写话形式。竞争中,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写作能力便也不断提高!“循环写作摒着解放思想的旗帜,不要规矩要求,让学生尽情发挥,没有了顾虑,他们就会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审视自己的心灵,他们总有那么多的秘密要倾诉,总有那么多的心曲迸发出来,文思泉涌。有了生活,有了真情实感,并让这一切在笔端自然流露出来,他们的写作便有了源头活水。三、1+X群文阅读与4+1循环写作的衔接点语文的课堂,是要用过程和方法承载知识技能,用知识技能承载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以贯之,就是每节课让学生在“知识技能上“有所得,而有所得,说白了,则是让学生经历“学以致用的语文。那么在“悦写课程中,如何将群文阅读与循环写作进行衔接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低中高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程标准中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挖掘阅读材料里的契合点进行习作教学的有效衔接。(一)低年级,从词句中寻找契合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重点以识字为主,要在加强朗读诵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低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写话能力的拔高也很有限。我们要结合“1+x群文阅读,从同类文章的共同点中发掘读写契合进行写作的训练,通过触类旁通地方式进行教学。例如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狐狸主题,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和阅读兴趣,围绕狐狸这一主题,从文学体裁、艺术形象等多种角度选择多种阅读素体,如:德国作家弗朗齐子斯卡.比尔曼的吃书的狐狸;日本作家安房直子狐狸的窗户等等作品进行群文阅读,并让学生从不同的作品中感知个性迥异的狐狸形象,获得多元的价值认知。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用小组讨论方式增加词句的训练,同一类文章,值得称道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写得好的地方也有很多,我们没有时间面面俱到,我们的低年级的训练重点是词句,我们要挖掘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积累和仿写,这样循环上升的过程中,既完成了积累,也指导了习作。低年级所学有限,如果任意拔高要求,势必增加学生负担,但是长远来看,习作指导的渗透一定要进行。实践证明,这种词句的渗透是有效而且有益的,我们寻找契合点的原则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尺度。(二)中高年级,从方法中寻找契合点有了低年级的阅读基础,中高年级的读写结合应当更加灵活,可提供的范例也更多。中高年级已经在每组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习作训练,顺着每次习作要求的思路,结合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就可以找到那些隐藏的读写契合点。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漫画老师,初拿到这个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让学生写我的老师容易,但“漫画老师就让学生们有点摸不着头脑,悦写课程的授课的老师们结合当月孩子们共读的书目俗世奇人进行了契合点的教学,首先通过猜谜的方式猜书中的人物,了解冯骥才对书中人物刷子李、泥人张、张五爷等人物的写作方式,懂得可以通过抓住特征、突显细节、大胆夸张等方式进行人物形象的放大写,由俗世奇人的分享展示到漫画老师的指导创作,将作者冯骥才"人物奇"语言奇"情节奇的人物刻画方法,巧妙地运用到对老师的漫画描写中,无缝隙地实现了“读到“写的过渡,鼓励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经过这样的层层铺设之后,每一位学生都很快地完成了“漫画老师这一习作。结语:总之,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而悦写课程教学模式,无论是1+X群文阅读还是“4+1循环写作,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读、写的能力,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深研文本,寻找X个阅读素材,挖掘阅读素材中的契合点,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相映生辉。参考文献1蒋军品.让学生学会阅读一一"1+X"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16:35-36.2马志媛.学习共同体:小学语文核心能力培养的平台J.教育观察,2018(24):109-110.3刘大传,罗兰巴尔特.互文观视角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9(9):194史伟光.借助群文阅读助力语文教学J安徽教育科研2023(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