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措施 优秀专业论文.docx
-
资源ID:113055
资源大小:10.9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门诊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措施 优秀专业论文.docx
门诊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措施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门诊护理的环节持续质量管理与改进中的作用。方法:为了保障门诊科各环节、各时间段的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在我院门诊科采取持续质量改进(CQI)对门诊护理的环节进行持续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结果: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2012年门诊科在质量改进次数、质量改进有效率、护患关系融洽率、医护关系融洽率、病人满意率、护理纠纷与事故发生次数、病人对护理人员的熟识度、护士对病人情况全程知晓率等方面较2011年均有明显改进,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加=3.95、5.85、4.52、4.63> 4.04、3.955.0k 4.72, P<0.05)。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2012年门诊科在门诊量、抢救人数及受表扬情况等方面较2011年均有明显改进,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科护士进行研究31名,均为女性;年龄1932岁,平均年龄(25.82±5.35)岁;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下,工龄15年,平均工龄(2.32÷2.56)年;婚姻状况:已婚14名,未婚17名。入选的护士均为中等卫生学校以上毕业,其中中专20名,大专9名,本科2名。职称:护士14名,护师17名。所有护士均无身心疾病。1.2 方法 为了制定改进方案,成立了门诊科CQI小组,由门诊科主任负责,协作人员是科室内全体人员,全体均参与整个实施过程!;门诊科主任组织组员学习持续质量改进的相关知识,并与组员共同探讨科室目前出现质量及管理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和改进措施,并及时把信息反馈给负责人,便于及时整理和修正计划.°最终制定和实施改进新的门诊科管理制度,并对相关工作人员对各制度、流程进行培训和学习。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7.0软件进行,检验和f检验,以Pv0O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2011年和2012年门诊科护理质量管理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2012年门诊科在质量改进次数、质量改进有效率、护患关系融洽率、医护关系融洽率、病人满意率、护理纠纷与事故发生次数、病人对护理人员的熟识度、护士对病人情况全程知晓率等方面较2011年均有明显改进,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5 5.85、4.52、4.63> 4.04、3.95、5.0k 4.72, P<0.05)。表1 2011年和2012年门诊科护理质量管理情况比较项目2011年2012年质量改进(次)209a质量改进有效率()82.5697.68a护患关系融洽率(%)88.2198.50a医护关系融洽率()90.2399.31a病人满意率()78.5697.58a护理纠纷与事故发生次数112a病人对护理人员的熟识度62.0590.50a(%)护士对病人情况全程知晓率42.5292.58a(%)注:采用 x2 检验,与 2011 年比较,"x2=3.95 5.85、4.52、4.63 > 4.04、3.95、5.01 > 4.72, aP<0.05o2.2 2011年和2012年门诊量、抢救人数及受表扬情况比较 由表2可知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2012年门诊科在门诊量、抢救人数及受表扬情况等方面较2011年均有明显改进,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5、3.05> 5.86, P<0.05)。表2 2011年和2012年门诊量、抢救人数及受表扬情况比较项目2011年2012年门诊量(人次)1802120581b600578b抢救量(人次)受表扬次数1025b注:采用检验,与 2011 年比较,”/=3.25、3.05> 5.86, bP<0.05o因数字修改了请重新统计结果3讨论传统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及标准不再能够适应现代的医疗发展速度,而持续质量改进(CQI)包含了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是一种全方位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措施。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quality improvement, COI)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它要求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以患者的需求作为动力,改变传统事后管理的回顾性个案分析方式,不断地对现行的各个具体过程进行资料收集、质量评估和改进,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持续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测量分析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测量实施结果。为了保障门诊科各环节、各时间段的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在我院门诊科采取持续质量改进(CQI)对门诊护理的环节进行持续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研究结果显示在门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医院护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李红梅.质量控制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 5(21): 132.2翟凤平,周莹,侯玉荣,等,加强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 30(23): 2975-2976.3伍静.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应用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 33(14): 1951-1952.4魏薇萍,秦逸,金霞,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2007, 21(32): 2986-2987.5唐永仙,李悦.PDCA循环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 20(10): 117-118.6林爱芳,徐金女,王敏丽.严重多发伤患者门诊抢救的护理质量管理J.护理与康复,2012, 11(3): 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