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段断句的诀窍.docx

    • 资源ID:1127071       资源大小:15.6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段断句的诀窍.docx

    文言文断句就是对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上的停顿。浙江卷从2010年至今的考查方式均为主观题,即从所给的文言文段中选取一段话进行断句,分值为3分。文言文语言组织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文言文语段的断句,划分时借助一定的标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见标志如下:1.名词、代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器物名等。也可以找出代词,如:吾、余、予,而(尔)、汝(女)、公、卿、君,其、彼、此、之等。这些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们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它们的后面就可能断句。例如2015年高考浙江卷断句题(部分)“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句段中名词有“郡、楼、材、侯、阁、门”,首先判断这些词是作主语还是宾语,结合上下文在这些词前或后初步划分,根据一个完整的文言文句一般是主谓句的原则确定最终划分。正确的断句为: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 2.动词、形容词文言文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到了谓语,也就能区分出独立的句子,从而正确断句。例如2015年高考湖北卷断句题(部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先大概确定“王慎中”为人名,下文围绕他而来。再找句中谓语动词,如“高谈、谓、取、悟、焚”,据此断句为: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3.虚词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句首虚词夫、盖、惟、凡、苟、纵、若、至若、若夫、虽、且、且夫、于是、已而、是故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前面一般要断开;句末虚词也、乎、哉、矣、耶、焉、与(欤)等,常用于句尾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后面一般要断开。例如2014年高考浙江卷断句题(部分)“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借助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句首虚词“且”,断句为: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可断可不断)4.排偶句文言文讲究整齐对称,讲究修辞,所以行文中常用结构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对偶句,除此之外,四六句多也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个特点,确定句读就容易多了。例如过秦论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四字句构成的排比。例再读高分方案1中的上池州李使君书(2017·浙江卷),完成下面的题目。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仆 自 知 顽 滞 不 能 苦 心 为 学 假 使 能 学 之 亦 不 能 出 而 施 之 恳 恳 欲 成 足 下 之 美 异 日 既 受 足 下 之 教 于 一 官 一 局 而 无 过 失 而 已解析:首先,通读文段,大致了解整个文段的内容。其次,根据画波浪线句子的前后语境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因为名词和代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初步断句。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仆、足下”都是人称代词,“仆”作“自知顽滞”的主语,可在“顽滞”后断开;两个“足下”分别作“美”与“教”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而“足下之美”与“足下之教”分别作了“欲成”“既受”的宾语,因此,可在其后断开。再次,看标志性虚词的位置,进一步断句。“假使”“亦”常放在句子开头,前面应该断开,“之”跟在动词“施”后。因为“恳恳”修饰“欲成”作状语,所以“之”应为宾语,故在“之”后断开。最后,通读整个句子,试着翻译一下,看句意是否通顺。答案: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文言文断句常因为考生的轻视而失分。“轻视”的最突出表现是忽视通读这一步骤,直接根据自己的感性理解或对选择项的主观判断决定答案。因此,我们强调,文言文断句必须稳妥“三步走”。第一步,通读。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密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断不好。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遍数多了,其意义自然就好理解了。第二步,分析。分析什么?分析内容,分析语段层次,找语言标志。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后,在适当的地方断句。第三步,检验。做完题目后,务必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文言文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段断句的诀窍.docx)为本站会员(微***)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