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凤阳花鼓.docx

    • 资源ID:112548       资源大小:7.7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凤阳花鼓.docx

    凤阳花鼓教材分析:凤阳花鼓是流传于安徽的民间歌舞曲。为五声宫调,一部曲式结构,歌曲为扩充的一段体。从第十一小节开始的以独特的衬词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全曲具有抒情叙事性,歌与舞相互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前10小节旋律优美抒情,后面的衬词“得儿”诙谐风趣。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体验凤阳花鼓独特的表演风格,在相同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2、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重点: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表演、打击乐器的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教学难点:能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凤阳花鼓、打击乐器、扇子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1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份快递,我把它带到了音乐课堂上,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拆开看一看,哦,是民族乐器啊,(师拿出乐器),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啊?(花鼓)2.师介绍花鼓(花鼓是安徽省凤阳县的一种民族乐器,又叫双条鼓,手执的两条鼓条是用竹子的根和大骨汤一起熬上两三天,然后做成的,这样比较有韧性,花鼓最初的表现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2 .师:在凤阳县还出过一位非常有名的平民皇帝,同学们,你们猜一猜是谁?(朱元璋)朱元璋年轻时非常贫穷,靠花鼓卖唱乞讨生活。3 .师:在安徽省的合肥啊建造了一座以凤阳花鼓为造型的鼓型建筑(出示图片)4 .师说唱表演一段凤阳花鼓5 .师,经过百年的传承,过去的乞讨形式己变成现在的非常具有艺术代表的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今天我就带大家通过学唱凤阳花鼓这首歌感受一下花鼓艺术的魅力。三、新授1 .师范唱(加表演)2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完整的这首歌,说一说听后给你怎样的感觉?3 .学生跟琴轻声唱乐谱.4 .学生跟琴用“la”哼唱旋律.5 .学生有节奏读歌词,师表演打花鼓。6 .学生跟琴填歌词演唱。7 .师:请同学们找出这首歌的带有表演形式的语言(生答),我们把它叫做衬词,师示范衬词的演唱,请同学们跟原唱唱一遍,然后跟伴奏演唱一遍。8 .师教学生学习几个花鼓的基本动作。师:这首歌曲给加上优美的舞姿,民族打击乐器和扇子,会变得更加活波,我们分成四个组,同学们合作表演凤阳花鼓(通过表演让同学们体验表演民族艺术的乐趣)9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凤阳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更加活波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还发展处新的舞蹈形式,名声越来越大,2006年,凤阳花鼓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录。凤阳花鼓已在多部影视中出现,并在全国表演和比赛中获奖,走出国门也获得赞誉。下面我们欣赏凤阳花鼓舞蹈表演。四、拓展延伸师,同学们,咱们徐州也有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那就是柳琴戏,柳琴戏又名“拉魂腔”。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为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所以1952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的表演艺术粗犷、明快、朴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下面就请大家跟着徐州市铜山区新区实小的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我们大美徐州柳琴戏的独特魅力!五、总结师:今天我们学唱了这首凤阳花鼓,还欣赏了我们徐州的柳琴戏,这些民间音乐需要我们来传承和发展下去,让它们焕发出新的光彩。

    注意事项

    本文(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凤阳花鼓.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