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展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注意事项.docx
-
资源ID:1123898
资源大小:20.8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企业开展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注意事项.docx
一、企业依法依规进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及职责: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分工。职业卫生档案应包含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的成立文件、职能及人员分工等内容,确保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有人负责、有人落实。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并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重点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并将其纳入职业卫生档案。这些制度和规程应涵盖职业病防治的各个方面,如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等,以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3、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企业应定期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价,并将监测与评价结果纳入职业卫生档案。检测与评价档案应包含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委托书、检测记录与评价报告等内容,以反映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趋势。4、 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含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职业禁忌症名单及调离情况等内容,以便动态了解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和职业病防治效果。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企业应在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职业危害防治专篇。这些文件及后续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意见书和验收意见书等均应纳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此外,企业还应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资料档案,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存在岗位、来源、预防策略等信息。6、 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记录工艺改革技术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档案等内容。职业病防护设施档案应包括设施清单、安装地点、操作规程、合格证书、安装调试验收记录、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信息,以反映企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7、 化学品管理档案:企业应建立储存和使用的化学品管理档案,记录化学品的种类、量、使用部位、储存部位、毒性资料及预防策略等信息。这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化学品的职业病危害特性,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防护措施。8、 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企业应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活动,并将培训教育计划、培训内容、授课记录及考核成绩等纳入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这有助于提升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促进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9、 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资料:企业应制定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资料应纳入职业卫生档案,以便在发生职业病事故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效控制事故扩大和减少损失。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原则与要求:1、 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企业应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分工,确保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体系,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2、 实事求是、及时准确:职业卫生档案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收集、整理、归档职业卫生档案材料,确保档案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3、 电子化与纸质档案并存:鼓励企业采用电子化的方式管理职业卫生档案,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同时,企业应保留纸质档案作为备份,确保在电子化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档案数据。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部分,两种形式的档案内容应保持一致。4、 安全保密:职业卫生档案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员工的个人隐私,企业应建立健全档案保密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保密。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防止档案泄露和丢失。三、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注意事项和要求:1、及时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教育:(1)用人单位法人是职业病防治的第一责任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要落实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2)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主动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掌握防范职业伤害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本单位的职业伤害防治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3)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法制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规范要求。2、“两档”资料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及时进行归档。3、“两档”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可靠,并管好和用好“两档”。4、随时、定期地根据公司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和补充“两档”,各表卡每年10月前系统地调整一次。5、“两档”档案中各种资料按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日常职业卫生工作须将测定结果、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管理情况随时过录,以备分析。6、员工离开单位时,有权索取个人健康档案资料并复档案室应如实地、无偿地提供,并在所提供的个人复印件上签章。7、职业病诊断,鉴定单位需提供有关“两档”资料时,档案室应如实地提供。8、档案室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进行质量检查,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9、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须办好交接手续。10、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修补复制。11、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室严禁吸烟,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12、公司要按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13、有关职业档案管理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总之,良好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有助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通过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持续跟踪和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率,提升员工的整体健康水平。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做事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也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才能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