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交流效率视角下图情期刊影响力评价.docx
知识交流效率视角下图情期刊影响力评价1引言学术期刊影响力指的是科研工以期刊论文的形式,传播学术观点、理论、方法等知识和经验,以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使用,表现为影响甚至改变其思维、看法和行为的能力。因而,科学地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关系到科技成果、科研人才和创新发展的评价。长久以来,学者将期刊所载论文的引证水平,用于衡量期刊学术价值的大小1。因此,国内外研究普遍在期刊论文引文统计的基础上,利用文献计量学评价期刊的影响力。最初,学者采用单个文献计量指标评价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如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引用半衰期、即年指标、他引影响因子和Web即年下载率等。虽然单项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期刊学术论文的被引情况,但在评价中遗漏或弱化了期刊可被引文献量相对于引用量敏感性的考虑2。因此,T. Braun等借鉴了J.E.Hirsch4提出的用于评价科学家学术成就的H指数思想,提出了期刊的H评价指数(H Index) o H指数的大小等于期刊所载论文中知识交流效率视角下图情期刊影响力评价1引言学术期刊影响力指的是科研工以期刊论文的形式,传播学术观点、理论、方法等知识和经验,以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使用,表现为影响甚至改变其思维、看法和行为的能力。因而,科学地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关系到科技成果、科研人才和创新发展的评价。长久以来,学者将期刊所载论文的引证水平,用于衡量期刊学术价值的大小1。因此,国内外研究普遍在期刊论文引文统计的基础上,利用文献计量学评价期刊的影响力。最初,学者采用单个文献计量指标评价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如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引用半衰期、即年指标、他引影响因子和Web即年下载率等。虽然单项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期刊学术论文的被引情况,但在评价中遗漏或弱化了期刊可被引文献量相对于引用量敏感性的考虑2。因此,T. Braun等借鉴了J.E.Hirsch4提出的用于评价科学家学术成就的H指数思想,提出了期刊的H评价指数(H Index) o H指数的大小等于期刊所载论文中有不少于h篇的论文被引频次达到了 h次。该方法的缺陷为期刊的H实质上,就是用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反映期刊的影响力。由于效率的非参数估计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方法具备不需特定函数形式、不受数据量纲影响、可处理多投入和多产出系统效率测算的优点。因而,国内学者普遍采用它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如张垒11、李琳等12、王惠和王树乔13、吴美琴等14。但传统DEA模型无法解决多个知识交流效率有效期刊间的区分问题,也不能解释期刊影响力的成因,难以为知识交流效率低的期刊提供改进方向和策略。鉴于此,本文采用DEA与复杂网络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26种图书情报类期刊知识交流效率进行测算,分析期刊间效率差异;其次,利用期刊知识交流效率间的差异所产生的认可关系,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出期刊间的认可网络,对网络中各节点(期刊)的中心度(alpha centrality)求解以表示期刊的影响力,并根据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算指标的相对强度值及分类结果,解释期刊影响力的成因;最后,测算期刊知识交流的知识来源冗余率和传播及引证不足率,为图书情报类期刊知识交流效率与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借鉴。2研究设计为解决DEA模型测算存在多个有效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实质上,就是用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反映期刊的影响力。由于效率的非参数估计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方法具备不需特定函数形式、不受数据量纲影响、可处理多投入和多产出系统效率测算的优点。因而,国内学者普遍采用它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如张垒11、李琳等12、王惠和王树乔13、吴美琴等14。但传统DEA模型无法解决多个知识交流效率有效期刊间的区分问题,也不能解释期刊影响力的成因,难以为知识交流效率低的期刊提供改进方向和策略。鉴于此,本文采用DEA与复杂网络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26种图书情报类期刊知识交流效率进行测算,分析期刊间效率差异;其次,利用期刊知识交流效率间的差异所产生的认可关系,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出期刊间的认可网络,对网络中各节点(期刊)的中心度(alpha centrality)求解以表示期刊的影响力,并根据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算指标的相对强度值及分类结果,解释期刊影响力的成因;最后,测算期刊知识交流的知识来源冗余率和传播及引证不足率,为图书情报类期刊知识交流效率与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借鉴。2研究设计为解决DEA模型测算存在多个有效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Units,简记DMU)的区分问题,借鉴J.S.Liu所提出的网络DEA模型求解后,列向量I的每个分量代表的中心度,即影响力值,反映了其他DMU对其认可的数量与程度的大小。3实证结果分析将每种期刊视作DEA模型中的一个决策单元。那么,每个期刊知识交流的知识来源指标选取可被引文献量和篇均引文量。其中,可被引文献量是指期刊剔除了与引证计量评价无关的文献,如转载、资讯、照片、通知和介绍等,在统计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的总篇数。篇均引文数指期刊在统计年内发表文献的篇均参考文献量。可被引文献量指标体现了期刊知识来源的广度14,篇均引文量指标则反映了期刊知识来源的质量11, 13;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的传播及引证指标选取国际篇均被引频次、被引期刊数、Web即年下载量、即年被引频次和国内篇均被引频次。其中,国际篇均被引频次,指期刊发表的可被引文献被国外统计源期刊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可被引文献总量的比,反映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国内篇均被引频次,指期刊发表的可被引文献被国内统计源期刊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可被引文献总量的比,反映期刊的国内学术影响力。被引期刊数指在统计年引证该期刊的期刊种数,反映期刊知识交流的广度。Web即年下载量,指在统计年期刊出版并在“中国知网”发布的文献被当年全文下载的总篇次。即年被引频次指期刊在统计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引用的总次数。Web即年下载量和即年被引频次体现了期刊学术成果在短时间内的传播和引证情况。本文数据来源“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剔除数据指标缺失的期刊,选取26种图书情报类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选取的20222022年期刊的每项指标求平均,以保证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算的客观性。3. 1期刊知识交流效率采用软件DEAP 2.0对模型 求解,得到20222022年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均值为0. 965 38,反映了期刊论文具有较高的国内外引证与传播效率,体现了知识的流动和演化。其中,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学报和图书与情报等17种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达到最优,其效率值为1,占比高达65.38%。而新世纪图书馆的知识交流效率最低,仅为0.812 86o可见,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存在着多个DEA有效期刊,并且期刊间效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揭示图书情报类期刊的影响力,我们需要利用期刊效率间的差异所形成的认可关系,构建出期刊间的认可网络,并对其中心度测算及其他特征分析,总次数。Web即年下载量和即年被引频次体现了期刊学术成果在短时间内的传播和引证情况。本文数据来源“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剔除数据指标缺失的期刊,选取26种图书情报类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选取的20222022年期刊的每项指标求平均,以保证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算的客观性。3. 1期刊知识交流效率采用软件DEAP 2.0对模型 求解,得到20222022年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均值为0. 965 38,反映了期刊论文具有较高的国内外引证与传播效率,体现了知识的流动和演化。其中,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学报和图书与情报等17种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达到最优,其效率值为1,占比高达65.38%。而新世纪图书馆的知识交流效率最低,仅为0.812 86o可见,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存在着多个DEA有效期刊,并且期刊间效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揭示图书情报类期刊的影响力,我们需要利用期刊效率间的差异所形成的认可关系,构建出期刊间的认可网络,并对其中心度测算及其他特征分析,总次数。Web即年下载量和即年被引频次体现了期刊学术成果在短时间内的传播和引证情况。本文数据来源“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剔除数据指标缺失的期刊,选取26种图书情报类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选取的20222022年期刊的每项指标求平均,以保证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算的客观性。3. 1期刊知识交流效率采用软件DEAP 2.0对模型 求解,得到20222022年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均值为0. 965 38,反映了期刊论文具有较高的国内外引证与传播效率,体现了知识的流动和演化。其中,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学报和图书与情报等17种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达到最优,其效率值为1,占比高达65.38%。而新世纪图书馆的知识交流效率最低,仅为0.812 86o可见,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存在着多个DEA有效期刊,并且期刊间效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揭示图书情报类期刊的影响力,我们需要利用期刊效率间的差异所形成的认可关系,构建出期刊间的认可网络,并对其中心度测算及其他特征分析,总次数。Web即年下载量和即年被引频次体现了期刊学术成果在短时间内的传播和引证情况。本文数据来源“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剔除数据指标缺失的期刊,选取26种图书情报类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选取的20222022年期刊的每项指标求平均,以保证期刊知识交流效率测算的客观性。3. 1期刊知识交流效率采用软件DEAP 2.0对模型 求解,得到20222022年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均值为0. 965 38,反映了期刊论文具有较高的国内外引证与传播效率,体现了知识的流动和演化。其中,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学报和图书与情报等17种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达到最优,其效率值为1,占比高达65.38%。而新世纪图书馆的知识交流效率最低,仅为0.812 86o可见,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存在着多个DEA有效期刊,并且期刊间效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揭示图书情报类期刊的影响力,我们需要利用期刊效率间的差异所形成的认可关系,构建出期刊间的认可网络,并对其中心度测算及其他特征分析,排名最低。可见,几乎所有具有影响力的期刊均为CSSCI核心库收录的期刊,仅有大学图书情报学刊一种期刊不是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