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太极功法.docx

    • 资源ID:1114018       资源大小:157.3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太极功法.docx

    李经梧讲述张天戈整理李经梧同志贡1的太极内功,是使太极拳术达到高深阶段的一个俄炼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拳术的鼓荡气机和技击能力,而且有很高的保住、医疔价值。实践证明对很多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表弱、溃疡病、阳痰等均有很好疗效。作为一种功法,我愿向大家推荐,欢迎同志们实脸、研究。刘贵珍太极内功是太极拳和气功相结合修炼的一种却病、保健、延年、强身的一种功法,以意守命门为主,运用吐纳、导引的运气方法,以达到壮腰健仔,练气强身的目的。«太极内功的锻炼方法如下:一、姿式,太极内功的姿式很重要,与功法要求、意守部位、呼吸方法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三类:静练式、动练式、活练式。按练功者的需要选择。1,静练式:练功初级阶段时应用,适于治疗疾病。可分为卧式、靠式、坐式、站式四种。(一)仰卧式:采取平时睡觉的仰卧姿式,头部端正,枕头略高一些(约25厘米),肩下垫高约36厘米,以舒适为102(S1)宜。两腿伸直并拢,两足跟相靠,足尖分开成自然八字形;两上肢自然伸直,手放于身体两侧,手心向下平贴于床上3两眼微闭或微露一线之光图1O(二)靠式:乂分为靠卧式和靠坐式两种。(1)靠卧式:即采取平时休息的半卧姿式,半卧床上,枕头要高,背下垫起约3545厘米,上身成坡形;余同仰卧式。另一种靠卧姿式左脚置于右脚背上,压住解溪穴(在外踝部),或右脚在上。以舒适为宜(图2、3)o(2)靠坐式:即平时在躺椅上的姿势9要求与靠卧式相同。坡度适宜,运用方便,感觉舒适,临床上多采用。本式也分压.解溪与不压解溪两种1图"4、5)。(三)坐式:身体端正,稳坐于凳上,两腿自然分开,宽与肩等。膝关节弯曲成90度角,两小艇平行垂直于地面,双脚踏地。凳的高度要适度,头正直微前倾(有头顶悬之意),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双手放在两膝上。如果坐椅子,(S4)(图6)(图7)背和腰不可靠椅背,不可失去放松原则图6)。(四)站式:是太极内功的基础功。姿式与太极拳预备式相似,立正,左脚横开,脚尖向正前方(不外斜),宽与肩等。头正直,下额收敛(头顶悬之意),含胸拔背,松肩沉肘。两手贴于身体两侧,全身关节、肌肉放松,两眼向前凝视(图72 .动练式:动练式又分单练式和带功式。是太极内功的中级锻炼阶段。(一)站式:与静练站式相同,凝神后两眼微合或微露一线之光看会阴。头缓慢下垂,随呼气身体慢慢弯腰下蹲,蹲到两膝发疫为度,姿式到此定形,开始吐纳练功;吐气时把气向下引导,两手同时自然伸开;纳气时气向上引到命门,随吸气两手握拳,进行抓闭(详后)抓闭后呼吸稍有停顿图8、9。(二)活步站桩(又称太极看手式),开始先做预备姿式,头正直,两脚横开一步,含胸拔背,吸气意贯丹田,此时闭息不呼,两拳紧握,两臂抬起,左手在前,左腿同时迈出,两拳变掌向前按,两眼看前手的手指,左脚尖点地3十分之七体重在后腿,十分之三在前腿,双肘略弯,右肘俯于左肘I止步闭气,(图9)待闭气不能坚持时再呼吸换式图10。换式动作是:将两手轻落身体两侧,随落手同时慢慢呼气,将气呼尽后再行吸气抓闭握拳。抓闭后,与前左右相反作活步站桩。此式可依练功者身体情况规定锻炼时间。本功应在站练式基础上进行。(三)带功练拳3在练完静练、动练、活步站桩基础功之后,即可开始带功练拳。要注意交替锻炼。正气不足时,则可重新抓闭充实,待充实后再行带功练拳,长期坚持带功练拳可达到高级阶段,即活练式。(8)3 .活练式,活练式是太极内功的高级锻炼阶段,没有固定姿式,是无形无相的东西,用则有,不用则无J采用喉头呼吸法或意识呼吸法。以意行气,气通全身。此时可带功演练整套太极拳。平时也可随意练习,不必采用固定姿式,可走路练、说话练、坐车练即随心所欲练,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二、意守:太极内功意守部位和操作方法较其它功法多,依据练功的不同阶段、步骤、姿式和因人、因时而各异,现分述述如下:1 .意守会阴法:本功法所指的会阴就是前后阴之间部位,通称的下丹田。意守这个部位可以迅速排除杂念,使神凝心稳。开始时两眼平视,向正中处视为一线,先将视野放到最远处,寻找一个目标,如山川、口、月、星辰、花朵、胜景等,待神凝后,将所采之物收回离眼约1.2尺左右,停止凝视,待凝视几分钟后,头慢慢低下,眼看会阴,此步要与内视合一,以意下达会阴,意气同行,守住会阴穴。2 .意守涌泉法:以意领气,从会阴慢慢经过大腿、膝关节、小腿、足腕部最后达到涌泉,领气要缓慢进行,不可过急过快。初练时呼吸不深长,气不能随意念同时到达意守部位时,可不管呼吸,任其自然,此即“气断意不惭”。经过一定时间锻炼,意气自然合一。又因气从会阴到达涌泉走的是一条线,故此又称“连线意守法”O3 .意守命门法:是最关键的一环。以意守命门为主,以气连络其它部位,循环不止,故又称“循环意守法”。练功开始,以意领气,从涌泉开始配合吸气,引气经足腕、小腿、膝关节、大腿,最后到会阴合而为一,再从会阴引气到后丹田即命门。引气到命门后要停顿,意守命门的时间长短以体质、功夫深浅决定。停顿后再以意领气从命门开始反回,经会阴后分两条线经大腿、小腿、足踝达到涌泉。如此周而复始的进行,久而久之命门即可得到充实。姿式可用合站式、坐式两种。注意气的运用要缓慢、均匀、细长、无声、无息,不可过急过快,不可用力。4 .意守关元法:关元就是通称的前丹田,但不同于其它功种。方法是:以意领气,从命门开始分两条线冲向关元,稍有停顿,进行意守。配合呼吸,反复进行,锻炼日久,前后贯通,在腰的周围似有一条带子缚住,就是带脉部位,练到这一步,带脉充实。在此基础上只要稍用意引导,结合呼吸便可产生鼓荡气,这时带功练拳就可提高拳术技击能力。5 .意守印堂法:这是太极内功最后意守部位,必须在以上各功锻炼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又因不易掌握其火候,在无人指导时不可早练此功。方法是:将吐纳的纳气(吸气)不放,再把气由意提到背部,经夹脊、玉枕、百会、上星达到印堂,守住印堂。气到印堂后停住,不再下引,也不旋转,两眼内视,全身有意气贯满之感,精神贯注。如带功练拳可优于平时。6 .命门涌泉连线意守法:此法多用于治疗疾病,开始可采用卧式、靠式或坐式,配合深呼吸,以意领气。把气从命门下引到会阴,由会阴分两条线经两大腿、膝关节、小腿、足踝到涌泉(脚心);然后再吸气,以意引气,把气从涌泉经原路线返回,再配合呼气,以意下达涌泉,如此周而复始进行。7 .意守解溪法,本法不是原太极内功的锻炼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症、失眠症等。练功时可采取仰卧或靠卧式,一支脚跟搭于另一支脚背部的解溪穴;全身放松,采用沉气呼吸法,呼气时使气下沉到解溪(或达到涌泉),注意呼气,不注意吸气,反复进行锻炼。三、呼吸法t可分以下几种形式。1自然呼吸法:用于初级阶段,或者是练功开始的前几分钟°取平时缓慢的自然呼吸,逐渐用意识引导把胸式呼吸改变为腹式呼吸,不停顿,不默念,要求均匀、细长、缓慢。2,导引运气法:用于第二阶段。练功开始,口对会阴方向细长吐气,随着吐气身体慢慢下降,降到两膝发酸为度(参照姿式一节)。用意引导气由会阴降到大腿、关节、小腿、脚心;吸气时由脚心再返回会阴,周而复始,令气运行。3 .抓闭呼吸法:运用于中级阶段,练完导引运气法后可接练本法。这种呼吸法从操作过程来讲也可称之谓吸、贴、抓、闭呼吸练功法。采取站式(可参阅姿式一节),在练完导引运气法后,吐气时把气引导到脚心,呼吸停顿,停顿后吸气,引气上行经两小腿、关节、大腿、会阴、尾闾、命门3随吸气的同时,两手用力紧抓(握拳),两脚十趾扣地不放;舌尖轻贴于上齿与齿龈之间,紧缩肛门并上提,吸气到不能再吸(饱和)为止,然后停顿(闭住);停顿后随呼气再将气慢慢顺原路线回到脚心。手指、脚趾放松,全身放松,周而复始进行。本呼吸法是一种内呼吸法,不介意口鼻呼吸。又因这种呼吸法较猛烈,抓闭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抓闭停顿时间也要随着锻炼的时间加长而延长。4 .喉头呼吸法:本呼吸法是在抓闭呼吸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时忘掉口鼻呼吸形式,用意配合喉头纳气,采用站式和活步式,只稍用意整个带脉立即充实起来,腰部充实,气遍全身。这种呼吸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在喉头呼吸后把气闭住,进行抓闭呼吸锻炼。这种呼吸在过去多用在太极拳技击上。因为它无固定形式,完全以意引气,随用随来,非常方便。意识呼吸法是在喉头呼吸法的锻炼基础上更高级的内呼吸法。它同喉头呼吸的区别是,无形无象,不用喉头纳气,在应用中,如果是拳术技击,用手或肢体任何部位接触对方时,意识立即反应出来,气随同意识同时充满带脉和全身。这种呼吸在应用时,不必做任何准备,用则有,不用则无。5 .内转呼吸法3本呼吸法是把纳入之气用意引到腰部腹部,使中丹田(前丹田与后丹田之间),充实后再引气围绕脐的周围转圈。先从小圈开始由右向左,顺时钟方向向外转大圈,计36圈,然后再从左向右,逆时钟方向,向里转圈,计24圈。6 .沉气呼吸法:用于治疗,也用于气功的预备功。它不是太极内功原有的呼吸法,适用于初练者和体弱者,尤以高血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失眠等最为适宜。姿式可比较随意9平坐、仰卧、靠坐、靠卧、站式均可,以靠坐,靠卧最适宜,全身放松,以意配合呼气,不注意吸气J呼吸开始以意引导由命门下降,降到会阴、大腿小腿、涌泉,久练可感到呼气时气由命门下沉到脚心,并能产生一股热流。必须注意,此法强调不管吸气,只注意呼气,任其自然。四、收功法:比较简单、随意,用于治疗,可以逐渐停止意守,两眼慢慢睁开,两手相搓发热后抚摸面部,活动肢体,开始散步J如系练整套太极内功时,不拘那一个姿式,均以意收功,身体直立,以意使气下沉到脚心,然后活动肢体、散步。

    注意事项

    本文(太极功法.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