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农业植物产地检疫规程.docx

    • 资源ID:1112482       资源大小:65.4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业植物产地检疫规程.docx

    ICS65.020.01B16OB中华人民共和家标准GB××××××××农业植物产地检疫规程Quarantineprotoco1foragricu1tura1p1antseedsinproducingareas(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灰量监瞽检验检疫总局f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本文件按照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文件代替GB5040-2003柑桔苗木产地检疫规程,GB7331-2003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GB7411-2009棉花种子产地检疫规程,GB7412-2003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GB7413-2009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GB8370-2009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GB8371-2009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GB12743-2003大豆种子产地检疫规程,与GB5040-2003,GB7331-2003,GB7411-2009,GB7412-2003,GB7413-2009,GB8370-2009,GB8371-2009,GB12743-200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变化如下:a)由针对单一农作物的产地检疫规程合并整合为统一的农业植物产地检疫规程;b)精简优化了术语和定义,包含“产地检疫”和“原种”等基础概念的同时,增加了“除害处理”;c)目标有害生物统一确定为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各省省级补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d)新增了标准的农业植物产地检疫程序流程图;e) 规范整合农业植物产地检疫申请、受理、实施各环节工作内容;f) 结合国内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工作实际,对实施过程中的检查准备、现场调查、室内检测、除害处理、证书签发等各项工作内容进行补充完善;g)规定植物检疫合格证有效期、档案保存时限。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晓东、陈冉冉、姜培、朱莉、王晓亮、蔡明、江兆春、张佳峰、焦晓丹、李亚红、贺晓红、王小松、唐建祥。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3年第一次修订;2003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一次修订;2003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一次修订;1985年首次发布为GB5040-1985,1987年首次发布为GB7331-1987,1987年首次发布为GB7411-1987,1987年首次发布为GB7412-1987,1987年首次发布为GB7413-1987,1987年首次发布为GB8370-1987,1987年首次发布为GB8371-1987,1991年首次发布为GB12743-1991,2003年第一次修订。农业植物产地检疫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业植物产地检疫的程序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及农业植物繁育单位或个人在农业植物繁殖材料生产过程实施的产地检疫。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产地检疫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对农业植物繁育单位或个人在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生产过程中开展的田间调查、室内检验、签发证书等检疫工作,以及生产基地选择、疫情处置等监督指导工作。3.2 原种用于繁育生产农业植物种子、苗木的亲本种子和繁殖材料。3.3 除害处理为防止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扩散采取的药剂处置、高温(低温)处理、辐照处理等灭虫、灭菌等措施。4应施产地检疫农业植物粮食、棉花、油料、麻类、桑、茶、糖料、蔬菜、烟草、水果(核桃、板栗等干果除外)、中药材、花卉(野生珍贵花卉除外)、牧草、绿肥、热带作物等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育材料。5目标有害生物5.1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5.2 各省省级补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6程序见图K图1农业植物产地检疫程序6.1 申请6.1.1 申请条件6.1.1.1 繁育基地要求农业植物繁育单位或个人应选择无目标有害生物发生的繁育基地,种苗繁育田块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经处理合格的,可继续生产。6.1.1.2 原种检疫要求农业植物繁育单位或个人应选择检疫合格的原种。原种为从县级区域以外调入的,应有植物检疫证书;原种为县级区域内生产的,应有产地检疫合格证。对自繁、野采等来源的繁殖材料,应附有由当地植物检疫机构检测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出具不带有目标有害生物的检测报告或证明。6.1.2 申请材料农业植物繁育单位或个人应当在生产繁育前向生产所在地农业植物检疫机构提出产地检疫申请,提交如下申请材料:农业植物产地检疫申请书(原件)(附录A)、原种检疫证明(产地检疫合格证、植物检疫证书(复印件)或植物检疫机构认可的原种检测报告或证明等)。6.2 受理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应予以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应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材料修改补充完善后,予以受理。申请产地检疫物不属于应施产地检疫农业植物范围,申请单位或个人被列入国家有关部门严重失信单位名单并限制其取得行政许可的,或其他不应受理的情况,植物检疫机构应不予以受理。6.3 实施6.3.1 预防措施申请单位或个人应当采取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防范目标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具体措施见附录B。6.3.2田间现场调查1.1.1.1 调查准备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应根据应施检疫植物类别、种植面积,及其目标有害生物发生特点等,制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时间、频次、抽样方法和比例等,并准备调查工具。1.1.1.2 时间调查时间应在目标有害生物显症期和高发期,全生育期调查频次不少于2次1.1.1.3 调查抽样比例根据应施检疫植物、种植面积和目标有害生物种类,采取随机抽样、五点取样、对角线、平行线、棋盘式、Z字型等方法进行调查,每次抽样调查覆盖面积不少于种植面积的20%。1.1.1.4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可采用踏查目视、快速检测等。踏查目视主要查看调查区域内是否有目标有害生物,及其危害症状。快速检测主要对目标有害生物进行田间快速初步诊断,快速检测试剂盒(试纸条)按照有关规程或说明操作。田间调查结果填入农业植物检疫田间调查记录表(附录C)。调查发现疑似危害症状或疑似目标有害生物,现场难以认定的,应当选取典型受害植株或有害生物标本进行室内检测,并填写农业植物检疫田间调查抽样记录表(附录D)。6.3.3 室内检测目标有害生物室内检验检测方法有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的,按标准执行;没有对应标准的,根据受检样品情况和目标有害生物特点采用适当的检验检测方法。常用的检验检测方法包括直接镜检、解剖检查、过筛检验、比重检验、染色检验、洗涤检验、分离培养检验、血清反应检验、噬菌体检验、萌芽检验、PCR检测等,常用检验检测方法参见附录E。室内检验检测完成后,应出具农业植物检疫实验室检验报告单(附录F)。6.3.4 除害处理田间现场调查或室内检测发现目标有害生物的,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应出具农业植物检疫疫情处理通知书(附录G),并监督指导申请人在指定地点实施除害处理。处理完成后,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应通过田间现场调查或室内检测进行处理效果认定,结果填入农业植物检疫疫情处理结果认定书(附录H)。经农业植物检疫机构认定除害处理合格的,继续产地检疫后续环节。无法进行除害处理或处理不合格的,应当终止产地检疫,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应责令申请人对涉疫农业植物改变用途、控制使用或者就地销毁;涉疫生产基地(田块)在一定时期内不得再作为同种作物或其他寄主植物种子、苗木生产繁育基地(田块)。6.3.5 产量核定在田间现场调查过程中,由农业植物检疫机构根据生长情况估算核定产量。6.3.6 证书签发未发现目标有害生物的,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发现目标有害生物的,经除害处理合格的,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不合格的,不得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7证书有效期产地检疫合格证自签发日起生效,有效期为1年。特殊情况,在有效期满1个月前,申请人可向签发证书的植物检疫机构申请延期,经植物检疫机构认定后,产地检疫合格证有效期可再延长1年。8档案管理产地检疫有关申请材料、检疫记录、产地检疫合格证等应妥善保存,其中产地检疫合格证保存时间不少于10年,其他材料保存时间不少于3年。附录A(规范性附录)表A.1农业植物产地检疫申请书编号:生产单位(个人)名称(盖章)地址联系人(签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植物名称产出用途品种名称种苗来源种苗检疫证明编号种植面积预计产量申请日期种植地点种植地点具体情况描述(包括基地近两年是否发生植物疫情,周边作物种植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基地隔离条件和生产管理措施等):种植期限从年月日起,至于年月日止。批件发送方式口来人领取口特快专递邮寄口普通邮寄备注:同一乡级生产地点、同一作物种类、同一生产周期提交一个产地检疫申请,同一作物种类的不同品种可附清单。表A.2农业植物产地检疫申请书附件序号品种名称种苗来源种苗检疫证明编号种植面积预计产量1234合计联系人(签名):单位(个人)(盖章)对应的产地检疫申请书编号:植物名称:附录B(资料性附录)预防措施农业植物繁育单位或个人对于原种,选用干热处理、温汤浸种、药剂浸种、种子包衣等方式进行预防性处理;繁育时采取建设隔离设施、适期施药等预防控制措施,加强生产基地(田块)管理,建立田间管理、病虫调查等信息档案;对于发现的疑似目标有害生物要及时报告当地农业植物检疫机构。附录C(规范性附录)表C.1农业植物检疫田间调查记录表编号:受检单位(个人)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植物名称产出用途品种名称种苗来源生育期种植面积预计产量调查日期调查地点目标有害生物中文名称抽样面积(m2)发生面积(m2)抽样株数(株)发生株数(株)其他有害生物(记录其他省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危险性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调查方法调查结论口未发现目标有害生物口发现目标有害生物口发现疑似目标有害生物,需要室内检测备注当事人(签名)检疫机构(盖章)年月日检疫员(签名)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1农业植物检疫田间调查抽样记录表编号:受检单位(个人)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抽样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植物名称抽样日期抽样地点疑似目标有害生物样品编号品种名称种苗来源生育期调查代表株数或面积1

    注意事项

    本文(农业植物产地检疫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