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调研报告.docx
浪坪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调研报告(浪坪乡党委专职副书记谢正阳)一、基本乡情浪坪乡系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之一地处酉阳县西北部,全乡面积67.5平方公里,下辖3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共2989户10566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46户2497人,其中,已脱贫523户2389人,未脱贫23户108人。全乡贫困发生率为1.02%。浪坪乡属山地湿润亚热带森林土壤区,土壤类型为黄壤±,多呈微酸性,土壤肥力强,覆土以低液限粘土为主,厚度较薄,远离城镇,无工业污染,适合有机植物生长。全乡现有耕地面积28706亩其中田7612亩,±17919.7亩,10-30亩成片可耕作土地13321亩,30-60亩成片可耕作土地8450亩,60-100亩成片可耕作土地4216亩,100亩以上成片可耕作土地2719亩,15-25度坡耕地1440亩,25度以上坡耕地2880亩,农业人均占有耕地2.23亩。二、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在市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浪坪乡以脱贫攻坚为统揽,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乡村两级干部黝力同心,工作有序有力推进。截止目前,深度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一是义务教育有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006人已全部入学,无失学辍学现象。二是基本医疗有保障。全乡贫困户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报销比例达90%o三是住房安全有保障。群众住房安全率达100%。四是安全饮水有保障。全乡546户贫困户和2443户一般农户安全饮水有保障。五是交通方面,村民小组通畅率达I(X)%。六是电力方面,动力电实现100%全覆盖。七是通讯方面,新改建4G基站12个,4G信号覆盖率达IOo%。三、产业撬动情况浪坪乡立足实际,稳定发展传统种粮、养殖等产业。禀赋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价值高、附加值强的新型产业,着力引进优质品种、开拓农业新市场,大力培养和发展有乡土特色的农特产品,通过信息连接,完善农业保鲜、物流配送等服务体系,一点开花,多点受益,带动发展其他长效产业,农民增收长效产业培育成型,建立好一整套农产品变商品的稳定渠道机制。(-)用好用活金融扶贫政策。通过衔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金融机构。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抱团发展,为88户贫困户提供贷款44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撬动浪坪乡产业平稳发展。(二)壮大村集体经济。浪坪乡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大户+农户(贫困户)+基地”模式,注入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茶叶产业,茶叶产业完成整土及茶苗栽植工作。官楠村520亩冰糖李种植基地建设已完成,苗木栽种、稻田养鸭、优质水稻、养羊和茶叶基地等集体产业有序推进。(三)拓展农产品销路。浪坪乡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3个。电商服务站积极参与市、县各级展销活动,推广浪坪乡特色农产品,效果显著。同时,依托市、县两级供销社,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包装升级,打造农夫核桃、小米花生等网货9种,实现农产品销售45.5万元,其中电商销售15.8万元。积极开展消费扶贫,通过与机关食堂和各企事业单位对接,售出苕粉、青花椒、香菌等土特产Ioooo余份,实现销售额14.3万元。四、乡村振兴提前谋划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美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整合扶持资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重点扶持产业培育。财政预算资金支持扶贫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产业扶贫的筹资渠道,加大对贫困户的小额贷款力度,鼓励企业扶持扶贫产业发展。(二)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贫困村产业建设。重点抓好贫困村的主导产业建设(浪水坝村茶叶、经果林;官楠村茶叶、种植业;评议村茶叶、养殖业)认真组织落实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及时搞好指导和服务,抓好跟踪督办。(三)加大服务力度,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对接好产业扶贫重点龙头企业的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发展中的难题,帮助搞好发展规划,进一步使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壮大实力,群众参与分红见到实效,使产业真正成为我乡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四)确保增收创收,扎实推进“三变改革”。一是开好展确权确股,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二是突出利益联结,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转化为农户股金,引导涉农经营主体协作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户增收。三是搭建市场平台,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