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自查自评情况的报告.docx
-
资源ID:1097866
资源大小:29.0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自查自评情况的报告.docx
2023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自查自评情况的报告根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XX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对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通知(X教明电202313号)要求,XX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对标评价指标体系,坚持问题导向,迅速安排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自查自评情况经自查,XX市政府2023年在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加强教育保障等方面履行教育职责到位,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点教育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一)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深入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制定了XX市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工作方案,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XX市现有单独设立党组织的公办中小学校428所,设立党委20个,党总支37个,设立支部委员会的党支部226个,未设支部委员会的党支部145个。目前,全部学校均按要求完成了基层党组织规范设置;57个党委、党总支学校落实了书记、校长分设的要求,226个设支部委员会的党支部学校均落实了书记、校长“一肩挑”的要求;行政班子副职中的党员全部进入党组织班子;283个设党组织班子的学校完成了章程、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的制定或修订,重点工作任务完成率达到了4个100%o二是不断加强教材建设与监管。严格执行关于推进中小学校“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春秋两季开学检查,认真排查学校地方课程教材(含校本课程教材)、教辅材料、课外读物,确保全覆盖、无死角。各中小学校都能严格执行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坚持“一科一辅”原则,在国家和省定目录内选用教材和教辅,不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资料,不使用未经审定的教辅材料。严格执行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督促各学校严格按照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的程序,每学年推荐一次进校园课外读物。定期联合市场监管、财政、文化旅游、体育、广电等多部门全面开展课外读物监督检查,对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进行清理。三是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将“大思政课”列入春、秋季开学督查内容,先后出台XX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XX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强化思政育人主体责任,健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举办全市“大思政课”建设启动仪式系列活动,命名“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8个,编印思政教育的“课堂革命”优秀案例集,依托陇东学院、XX医学院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资源,构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切实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利用XX博物馆、庄浪梯田博物馆、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泾川吴焕先烈士纪念馆等场馆,积极开发现场教学课程和资源,不断提升实践育人实效。建立健全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着力打造专职思政课教师、党政领导、先进模范等组建专兼结合的思政课师资队伍,支撑保障思政育人质量提升。四是大力推动民族团结教育。按照XX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普通话学习应用发挥示范表率作用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普通话作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的法定要求,全面加强普通话培训测试,全市教育系统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把“党的全面领导”等相关内容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全力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印发了XX市教育局等十部门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方案,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各学段不少于12课时。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XX市第20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五是加强党建带团建、队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聚焦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全面深化改革,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少先队员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二)全力推进教育重大部署及教育改革任务落实。一是积极落实“双减”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双减”专门协调机制功能,校外加大违规培训机构查处力度,将审批备案的141所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全面落实预收费资金监管和全流程监管,定期公布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和年检结果,在暑期、开学初、国庆节假期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开展排查治理工作,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办学行为。校内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作业设计水平,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切实强化课后服务经费保障,目前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已足额将课后服务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共计5633万元。二是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持续在全市广泛开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及省市实施方案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召开会议、专题辅导、研讨交流、视频会议等方式,组织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形成了破除“五唯”、健全教育评价机制、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三是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持续加强教学用房、功能室和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尽力满足高考综合改革对教育教学要求。召开全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发展研讨暨总结表彰会议,开展“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和高考综合改革专题调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围绕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研修培训,邀请江苏、山东等先进教育地区20多名专家开展新高考备考培训,与江苏南菁中学等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27场次,组织全市普通高中校长、教师外出学习考察460余人次,为新高考平稳落地奠定扎实基础。四是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及相关措施,健全制度机制,切实推进教育督导职能发挥。依据对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细则,对略崛区2023年开展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进行了评价;成立了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配备专职督学1名,聘任市政府督学80名;出台XX市政府督学开展督导评估工作补助费用管理办法,单列教育督导经费并由督导部门统筹使用。(三)统筹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深入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扩容提质工程,年内计划投资1.72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7所、配建小区配套园7所、改善办园条件157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园5所、扶持普惠性民办园19所,可新增普惠性园位5490个,城区“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开展优质示范园创建工作,评估命名省级一类园15所、创建申报省级示范园2所。扎实开展学前教育结对帮扶工作,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12%,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8.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12%,全市共创建XX省示范性幼儿园9所,全市六县一区中,泾川县、灵台县没有省级示范园,其他五个县(市、区)均有省级示范园。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3年全市各县(市、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差异系数均控制在标准以内,并逐步向优质均衡目标迈进。在全市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指导峪恫区、华亭市、庄浪县优化完善集团化办学方案、年度发展规划、考核评价细则、教师交流轮岗等管理制度,定期召开集团化办学工作推进会及督查调研,及时分析研判、研究解决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全市组建教育集团44个、涉及学校IIe)所、先后选派617名教师参与交流轮岗,有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划片招生、随迁子女入学“零门槛”、阳光分班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得到有效缓。持续实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清零行动,暑假和开学初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大走访大劝学活动,聚焦疑似辍学和长期请假学生,广泛动员组织教师、乡村、社区干部,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生活和家庭基本状况,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情况,全力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1%0三是促进县中发展提升。印发XX市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加大普通高中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通过“新建一批、优化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推动各高中学校特色多样发展,对生源较少、办学困难的5所乡镇高中从今年起停止招生。下发关于做好2023年XX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县(市、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2023年高中招生工作,共完成普通高中和职普融通高中班招生14593人,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新生年级无大班额现象。高考成绩持续提升,2023年全市高考应届生4304人,上线率为34.2%,较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四是推进职业教育达标提质发展。印发了XX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明确了各校推进达标工作措施和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据目前工作进展,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的1所高职和4所中职学校,年内可实现全部达标。我市7县(市、区)全部建立了“一县一校一中心”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由县级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分管领导担任第一副主任,现任主任担任常务副主任,统筹县域内教育、人社、农业、民政、乡村振兴、工会等部门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打造县域内通用培训平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五是促进特殊教育公平多样发展。认真落实8%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特殊教育的政策,建成以各县(区)特教学校为骨干、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体系,在县(区)特殊教育学校设立送教上门培训指导办公室,指导送教上门工作,对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落实送教上门服务,保障受教育权利。(四)持续强化教育保障。一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53.39亿元,比上年的49.43亿元增长80%,做到了“只增不减”。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落实情况:普通高职高专为13412.51元,比上年下降4.26%(扣1分);中等职业学校为13306元,比上年下降0.94%;普通高中为17630.46元,比上年增长7.83%;普通初中为17928.81元,比上年增长11.中;普通小学为14243.23元,比上年增长7.43%;幼儿园为12169.54元,比上年增长14.62%。通过市县两级自查,XX市教育系统不存在核查属实的教育违规收费的相关投诉。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全市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全面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开展师德师风重难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各县(市、区)按有关规定认真落实特岗教师各项工资待遇,努力保障服务期内特岗教师待遇,按照每人每年38200元标准按月及时发放特岗教师工资补助,按照新入职正式教师工资标准补齐了工资差额,及时足额缴纳了五险一金,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正式教师同等待遇。市级实施“国培计戈Ir项目12个,培训中小学校长、教师1442人(次)。先后举办全市师德师风教育专项培训、新入职教师集中培训、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中小学校长访名校研修、教育部“童语同音”计划师资培训项目培训6期,培训教师680人(次)。各县(市、区)积极组织实施各类教师培训工作,2023年各级各学校培训教师24500多人次,全市教师队伍整体能力素质稳步提升。市、县教育部门及时向各级学校传达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XX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等系列文件精神。从“四减”(减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减社会事务进校园、减报表填写工作、减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