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鲍林静 给动物建个“家”.docx
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新增了技术与工程领域,并且首次提出“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即STEM。STEM教育作为一种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并且体现认知、合作、创新的有机融合。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融入STEM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有效而且有价值的教学方式。在本课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技术与工程领域,面临工程设计和制作的任务给动物建一个“家” o这对于知识欠缺、能力不足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工程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和理念,让学生在讨论、设计、制作、改进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习、思维、合作和创新等能力。因此,本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删减和调整,融入STEM理念,尝试将其设计成一个STEM课例。【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教材动物单元的第四课。在前一课中,学生对蜗牛的身体结构以及运动方式等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为了进一步观察蜗牛的生活察结果和想法。学生在了解了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之后,必然想要继续探寻蜗牛的秘密,这时就遇到了一个现实问题一一蜗牛住哪里?联系自己,学生很容易想到要给蜗牛建一个“家”,想到蜗牛的各种需求。虽然学生在上课前已经给蜗牛找了一个“住所”,但是往往并不适合蜗牛。因此给蜗牛建一个“家”的活动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知道蜗牛需要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2 .科学探究:尝试给蜗牛建一个能满足它多种需要的“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饲养蜗牛,并持续观察蜗牛的生活。3 ,科学态度:体会持续、细致地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体会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L教学重点:知道蜗牛需要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5 .教学难点:能够用简单的图文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设计图完成“家”的搭。【教学准备】1 .学生:菜叶、透明塑料盒、KT板、沙土、水、小铲子、小树枝、树叶、学生活动手册等。2 .教师:课件,写有上课所需词语和拼音的贴纸。【教学过程】一.聚焦:给蜗牛建个“家”L提问:“上节课,我们对蜗牛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谁来说说看蜗牛的身体有哪几部分?它又是怎样运动的? ”2.提问:“想要继续寻找蜗牛的小秘密,我们应该把蜗牛养在哪里呢? ”kng jia空间牛,你希望自己的家是怎样的? ”预设:有吃得(食物)、有水喝、有地方爬(运动)、比较大(空间)等。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班级记录单上贴上相关带拼音词语:有食物、可以运动、有水、空间。并用线将这些词语与“家”相连,做成气泡图。【设计意图:1.对鸟巢特点的提问意在让学生意识到蜗牛的“家”应该是具有特点的,适合蜗牛生活的,指向生物需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这一核心概念2.将自己想象成蜗牛的方法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形式,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降低思考的难度并且易于学生表达。】4 .教师出示学生找蜗牛、观察蜗牛的图片,学生两人一小组,围绕以下问题继续思考和讨论:“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蜗牛的? ”“蜗牛喜不喜欢阳光? ”“蜗牛喝水吗? ”“把蜗牛放在什么材料的盒子里更容易观察? ”“蜗牛容易爬到外面怎么办? ”根据学生回答,在班级记录单上修正和补充:将水改为潮湿;不能被太阳晒、透明、盖子。【设计意图:1.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和回答;2.教师问题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聚焦被忽略的因素。3.两人一小组可以促使学生的探究从个人逐渐向小组合作转变,形成合作意识。】5 .形成班级记录表(气泡图):2.4给动物建个家chao shyou shi w有食物lkeyyundn可以运动不能被tai yang shai太 阳 BS【设计意图:充分的讨论是STEM活动的基础,也是接下来设计和制作的重要保障,这对于各方面能力较弱的一年级学生尤为重要。】三.设计:“家”的简图1 .引导:“同学们对蜗牛的'家'有了自己的想法,小组商量一下,用简单的图案和字把你们的想法画在活动手册上!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2 .发放直尺,提示学生可以借助这一工具来帮自己完成设计图。【设计意图:1.画设计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简图、拼音以及直尺的使用符合学生能力,可以适当降低画图难度。】四.制作:蜗牛的“家”1 .教师出示菜叶、透明塑料盒(去掉盖子的鱼缸)、KT板、沙土、水、小铲子、小树枝、树叶等学生可能需要的材料。2 .小组根据设计图上台领取材料。3 .小组合作,按照设计图,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搭建,教师要提醒学生作品和设计图要尽可能一致。【设计意图:充足而有结构的材料,能够满足学生所需,降低制作难度。学生只要将材料按设计图进行组合即可完成搭建,节省了时间。】五.展示与交流1 .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设计图和作品,并要求学生按照“我们设计的作品用了,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的形式,面向所有学生进行汇报。2 .其他小组按照“优点+不足”的形式对汇报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设计意图:1.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用固定的格式汇报可以规范学生语言,降低表达的难度;2. “优点+不足”的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地看待他人的作品。】六.改进: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1.提问:听了刚才的汇报和交流,再看看我们的作品,是否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呢?2,发放亲子活动卡,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作品的不足,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对作品的改进。【设计意图:学生独自改进是有困难的,而家长的积极参与和协助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饲养和观察的效果,因此布置亲子活动既能降低改进难度,又可以提高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度。】七.作业布置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对作品的改进,持续观察蜗牛。八.板书设计2.4给动物建个家keyyundn可以运动you shi w有食物kng jia空间chao shT不能被tai yang shai太阳BS/gai zi盖子tu min九.教学反思本课中,学生经历了较为完整的STEM活动过程,无论是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还是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且还初步形成了质疑、反思的思想。本课的亮点是:1 .基于真实情境和问题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学习贴近学生生活,能使学生进行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并能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有效迁移应用到解决社会生活问题中去。2 .搭建脚手架,降低活动难度一年级学生的表达和动手等能力还比较弱,想要经历完整的STEM活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教师搭建脚手架,降低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难度。3 .教师合理引导,强调科学规范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及各方面能力的养成阶段,因此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规范表达的习惯十分重要。本设计中,教师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描述,渗透使用科学词汇进行表达的思想,同时在汇报中要求学生按照格式进行表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在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1 .在问题的设计和提出中,仍然存在学生较难理解的描述,不能很好的使用儿童化的语言;2 .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能力预估不足,部分环节难度略高;3 .一年级学生能力较弱,很难在一节课中很好的完成设计中的活动,导致上课超时;4 .由于时间原因,没能让所有的小组进行展示,并充分的交流、研讨。附件1:STEM目标】1 .科学(S):知道蜗牛需要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2 .技术(T):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已有材料完成“家”的工程设计;能够小组合作,用简单的图文完成“家”的设计图;3 .工程(E):能够参照图纸尝试搭建蜗牛的“家”;能够尝试用迭代的方法,调整“家”的设计方案。4 .数学(M):能够尝试用尺子等工具辅助画图;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完成设计图。附件2:亲子活动卡亲子活动卡亲爱的家长朋友,您的孩子在科学课上化身为一名小小工程师,用他(她)的聪明和智慧为小蜗牛搭建了一个“家”。但是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他(她)发现自己的作品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他(她)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帮助。相信在您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为小蜗牛搭建一个温馨舒适的小窝!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