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10943       资源大小:97.71K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1.1. 2建设单位*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1. 3建设地点*省*市*镇、*镇、*镇等3镇中的基础条件较好的32 个行政村。其中,地力、墒情监测点和施肥实验场都设在*镇的 南溪村。1.1.4 项目由来根据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 2004 2010年) 的精神和农业部文件(农计发20043号)关于组织编报国家 优质粮食产业工程2004年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结合当前国 家农业发展政策、粮食产业发展政策及布局规划和*省、*市农 业和粮食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为进一步提高项目区粮食综合 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特提出申报建设 该项目。1.1.5 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标准粮田4万亩,总投资1199. 97万元,分2年 建成。土建工程投资56.66万元,田间工程投资975.70万元, 仪器设备购置费56. 0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54. 42万元,基本 预备费57.14万元。项目建成后,4万亩标准粮田可全面实现双季稻生产,稻谷 单位产量可由现在的725. 2公斤/亩增加到855. 7公斤/亩,单产 平均增产率为18%;年总产量可由现在的29008吨增加到34228 吨。优质米率达到90%以上。1.1.6 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一、建设方案项目区建设标准粮田4万亩,以标准粮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 地力培肥为重点,通过完善田间排灌设施,配套林网及道路建设 等工程措施,使项目区粮田达到“田成方、渠相通、林成网、路 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以提高防洪涝抗旱能力和资源 环境保障能力;通过培肥地力,改善种植结构,配合测土施肥、 生物节水等技术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 提高项目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商品粮种植水平奠定物质基础。二、建设内容(一)农田基础建设土地平整(不破坏耕作层)、田间排灌、机耕路及其它设施。(二)地力建设1 .秸秆还田:机械化秸秆还田或生物菌剂快速熟化。2 .有机肥施用:农家肥料或绿肥。3 .平衡施肥:测、配、供、施肥一体化。4 .保持20CM的耕作层厚度。(三)地力、墒情监测体系建设1 .与土肥化验室相结合,建立一个地力、墒情监测站,配 置定点实时自动监测仪和便携式监测仪各1套,按全国农技中心 统一的监测规程开展工作。2 .建立地力、墒情监测与施肥实验场100亩(包含在已建的标准粮田中)3 .配置完整的地力、墒情监测及化验设备。1.1.7工艺技术与设备本项目工艺技术主要有优质水稻生产技术、优质杂交水稻种 子生产、加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仪器设备主要是地力、墒情监测体系建设所需的一系列仪器 设备,共计114件(套),53种。1.1. 8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责任到人, 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工程管理、资金管理和工程、仪器设备购 买招投标制度。本项目实施年限为2年,起止日期为2004 2005年。第一 年完成投资建设的41.3%,第二年继续完成投资建设的58. 7%。1.1.9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额1199. 97万元,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中央投资 799. 95万元;*省省级配套投资200万元,占配套资金的50%; *市配套投资200.02万元,约占配套资金的50%。1.1.10 效益分析本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年优质稻谷销售收入4860.52万元, 年利润额均为1828. 01万元,年可分配利润额为1828. 01万元。 投资利润率为152.34%,投资利税率为152.34%;税后(税前) 财务内部收益率(IRR)为147.21%;投资回收期为2.7年(含 建设期)。本项目社会效益巨大:一是可以改善项目区粮食生产条件, 提高单产和总产,改善水稻品质,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稻谷;二 是可以提供全*市有关土壤、肥料、水质、农作物和环境等方面 的检测服务,;三是可以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区种粮农民全年可增 加纯收入710.4万元。本项目生态效益良好,可以使田面平整,水、肥、土流失率 减少30%以上,周围江河水源农田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实施配 方施肥,可以使农田土壤结构得到改善;林网建设可以使田间绿 化面积提高20%,防风防沙效果显著;排灌沟渠设施完备,抵御 旱涝灾害能力增强。1.1.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指标田块形状格田田地连片,亩500地下水位,cm80耕层厚度,cm18障碍因子基本排除(旱、涝、浅、冷、烂、瘦、酸、锈、污等)耕层 土壤 理化 性状有机质,g/kg2530碱解氮,mg/kg100有效磷,mg/kg10速效钾,mg/kg100酸碱度,PH值5.57.5耕层质地,砂 粘 适 中(轻壤一重壤)肥料利用率提高10%田间排灌设施排、灌、沟、渠、提灌站(机、电)配套齐全排灌灌水标准田间水利用系数0.95、渠系水利用系数0.75、灌溉水利用系数0.70,防旱20年一遇工程排水标准防洪排涝20年一遇道路建机耕道路面宽22.5m,机耕桥载重4吨以上,使用年限1015设工程田间道路面宽0.61m,使用年限510年水稻产量/年,kg/亩 855.71.2结论与建议本项目建设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地力建设和地力、墒情 监测体系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项目建设区耕地基础地力、农田 基础设施水平、土肥水资源利用率、良种和农业优良技术增产潜 能以及农作物抗旱减灾能力,确保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 提高,从而为解决农民增收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问题和人口、资 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因此能达到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能得到有机地统一。本项目在中央和地方财政 财政配套资金的投入下,项目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建议有关部门批准本项目建设按期实施。1.3编制依据一、农业部关于组织编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2004年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农计发2004 3号)附件:国家 优质粮食产业工程2004年项目申报指南;二、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32007年);三、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 2004 2010 年);四、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 干政策的意见;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六、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2 号)八、农业部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NY/T309-1996);九、农业部全国中低产田类型与改良技术规范 (NY/T310-1996);十、*省“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十一、*省宜春市“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十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二00四年经济工作 重点(丰发20041号);十三、*市年鉴;十四、其它有关法规、规定等依据性文件。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省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章建设背景与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一、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 是产粮的主业,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既有战略意义又有 经济意义,粮食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物质保证,同时 对改善人们生活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 会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 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 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 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民收入长期上不 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 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 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 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根据中央一号文 件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了稳定粮食面积、恢复和提 高粮食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国家采取措施,加大 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千方百计增加种粮农民的收 入。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降低农业 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对购买良种、农机给予补贴;实施优 质粮食产业工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等。二、土地资源有限,粮食增产余地不大。由于国民经济快速 发展,对农用土地占用不可避免。各类开发区、小城镇建设势头 过猛,圈地、毁田现象严重,粮食播种面积相对减少在网易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要求也不断增加。每年发展 中国家的人口在不断增加,这就意味对粮食消费也不断增加。在 短时间内要使粮食有较大的增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有 效的办法就是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促进粮食尽快恢复增长。三、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非常大。如果遇 上风调雨顺的年景粮食就会增产丰收,如果遇上恶劣天气粮食产 量就会下降,有时局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绝收的现象。世界各地粮 食产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海陆分布、地面接受太阳 光照不同,粮食生产出现多样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出现多样 性,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不是这个地区受恶劣气候影响,就是那个 地区受恶劣气候影响。有些地方不是这个季节出现风灾、水灾、 旱灾和虫灾,就是那个季节发现风灾、水灾、旱灾和虫灾等自然 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从而导致粮食减产,甚至失收。粮食供 需出现波动就在所难免。因此就要在粮食丰收之年搞好储备,减 产之年做好调剂补缺达到供需平衡。四、近年粮食走低,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减产。就我 国粮食生产而言,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5.1亿吨,达到 历史最高水平,以后几年连续出现了阶段性的粮食供过于求局 面,各地不同程度出现"卖粮难"现象。在粮食价格长期低速的影 响下,各地压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农民在进行粮食生产的时候, 由于粮食卖不好价钱,大部分农民不重视田间管理,听天由命, 到时能收多少就算多少,致使粮食减产。五、粮食生产面临着发展的机遇。首先在我国大部分地方粮 食以及农副产品价格出现自1998年以来的粮食价格上涨,为我 国进行粮食改革提供良好环境,建立良好的粮食流通体制和动行 机制,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调 节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其二,中国已加入WTO融入了全球 一体经济。我国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粮食的品质和卫生安全质量 有所改善。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所增强,使我国粮食 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得以体现。粮食出口量有所增加,为我 国粮食生产销售提共了广阔市场空间,第三、当前粮价回升,国 家出台一系列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从人、 财、物等方面的粮食生产体系倾斜,为粮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机遇。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就是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之一。为 提高*市粮田标准化水平和施肥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充分利用*市项目区现有的基础条件,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特提出本项目。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标准粮田建设是提升粮田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市是*省粮食主产市(县)之一,经过同十年的建设和发 展,粮食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农田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由于该市大中型水利设施和农田基本建设多始于六、七十年 代,设施设计标准不高

    注意事项

    本文(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