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健康行为调查 论文.docx
初中生健康行为调查摘要:在新冠疫情期间,初中生在特殊居家生活时期中“健康行为”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初中生主观运动愿望不够充分;运动技能掌握不足,家庭运动方式单一;对健康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健康行为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支撑环境薄弱等若干实际问题。在认真学习普通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上,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和相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际,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课程主导地位和作用;加强家校合作;加强理论课教学;提高学生体育健康行为技能等建议。关键词:健康行为;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初中;通过对疫情期间初中生“健康行为”素养的调查和分析,对普通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一个侧面的了解,对初中生健康行为现状进行局部具体的认识。希望在掌握疫情期间初中生健康行为实际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实际问题,为创设复杂学习情境,培养具有良好健康行为、在复杂生活情境中保持“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初中生找到有效的教学改进对策。一'疫情期间初中生对健康行为的认知调查发现,如下表1绝大多数初中生对健康行为有正确的认知,95.1%的同学认为保持健康的卫生习惯和运动习惯对身体健康以及增强抗疫能力有很明确的作用;96%的同学知道在运动锻炼前应该进行准备活动,但只有66%的同学在运动锻炼前进行认真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有68%同学知道2个以上人体健康指标,能计算或测量2项健康指标的同学只有24.5%o表1健康行为认知情况调查(n=899)多选健康行为知识人数百分比%运动锻炼增强免疫力85595.1作息规律54861运动前充分准备59366定期检查测量健康指标18420.5了解2项以上健康指标61168会测量和计算2项以上健康指标22024.5调查数据说明,绝大部分初中生对健康行为有科学的理论认知,但在具体实践上,行为的科学性和认知层面有一定的差距,绝大多数初中生知道该怎么做、做什么,但具体的行为只完成了认知知识的一部分要求。二'健康行为知识的学习和获取渠道从表2可以看出,疫情期间初中生健康行为知识的学习渠道主要是互联网,有73.6%的同学主要依靠观看微博、抖音等平台的有关健康知识和运动锻炼方法的视频,有48%的同学表示体育教师专门进行过健康知识的教学;但通过初中生健康行为教学调查问卷调查,有85.2%的体育教师认为专门进行过健康知识的教学,教与学双方数据的不对等问题,值得另外关注。表2健康行为知识的学习和获取渠道调查(n=899)多选健康行为知识的获取渠道人数百分比%互联网66273.6体育与健康课43248可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学习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对初中生健康行为知识学习影响的势弱是件值得我们深思和正视问题。三、疫情期间初中生参加运动锻炼的目的疫情期间,初中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并不明确,通过表3可以看出,高达25.4的同学是因为“无聊”才在家进行运动锻炼的,53.5的同学是为了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进行运动锻炼,有52.6%的同学为了保持好身材进行运动锻炼,这部分同学与选择“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高度重合,3%的同学为了运动康复,另外,3.8%的同学不曾进行运动锻炼。表3运动锻炼的目的调查(n=899)多选运动锻炼的目的人数百分比%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48153.5无聊、打发时间22825.4保持好身材47352.6运动康复273不运动353.8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我们健康行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将优势体育动机引导强化成稳定的体育运动动机,进而促进良好体育健康行为的持续发生,稳定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调查可知,初中生参与运动锻炼的目的表现较为分散,说明初中生的体育需要多元化,保持好身材成为超过一半的选择,说明初中生对自我形象的诉求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值得注意的势,有四分之一的初中生是因为“无聊、打发时间”才进行运动锻炼,说明初中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还不够普遍和稳定,笔者认为,正常教学期间,初中生参与运动锻炼的动机水平有更低的可能性。四、参与体育活动的频次和时长调查从表4、表5可以看出,疫情期间绝大多数初中生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每周参加体育活动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正态分布,运动次数集中在2次及2次以上,运动时间集中在60分钟以内,这符合正态分布规律,说明疫情期间初中生周体育活动频次和时间在一个正常合理的范围,有3.8%的不运动和短时间体育活动,对疫情期间初中生体育活动现状发出警告,产生不运动的具体原因与特殊时期有关,也可能与个别同学的居家环境限制有关,但值得引起教学工作者关注。表4体育活动频次调查(n=899)单选次数0-1次2-3次3次以上合计人数112405282899百分比%12.54542.5100表5体育活动时间调查(n=899)单选时间60分钟以上30-60分钟0-29分钟0合计人数7641637235899百分比%8.546.341.43.8100五、运动锻炼项目调查通过表6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选择跳绳、舞蹈健身操、瑜伽排在前三位,这与跳绳是中考项目之一有关,又从侧面验证了青少年掌握具体的运动项目对长期体育锻炼行为的支撑作用;力量练习和其他室内有氧类排在其后面两位,力量练习和室内有氧练习简单实用,所需器材简单,占用空间小,因此分布较为集中。进行跑步、三大球练习的较少,这与疫情期间家居环境和家庭体育设备的供给条件有很大关系;有3.8%的学生选无,说明这些同学体育意识差,对健康行为认知不够深入,这与家庭教育督促、居住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表6运动锻炼项目的调查(n=899)多选项目人数百分比%跑步、走路455三大球586.5跳绳37371舞蹈、健身操44749.7力量练习25728.6其他球类15617.4瑜伽29032.3不运动353.8六、结论与建议1.结论(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导性未完全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本应是初中生体育知识、技能培养的主要土壤,课程的绝对主导性不容怀疑。但长期以来在课程内容、课程考核、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使我们的课程主导地位并未得到完全发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初中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方式和渠道多元又直观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导地位受到有力的挑战。(2)健康行为理论课效果亟待提高初中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行为认知与他们掌握了解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有密切的关系,科学性的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初中生建立明确的体育意识和健康认知,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课开课不足,体育教师理论知识不够系统的实际情况应该得到重视,体育教育者对理论课的轻视和忽略需得到警示。(3)家庭教育的合作与支撑条件参与不足全民抗疫期间的特殊情况凸显家庭教育合作的重要性,结果显示,在初中生健康行为所需的支撑条件方面,我们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配合亟需加强,教师网课示范满头汗水,学生沙发躺着只是张张嘴的讽刺现象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合作,也需要促进家庭教育环境和能力的提升。(4)初中生自身健康行为表现有待改进大部分初中生在疫情期间有良好的健康行为,但是我们教育的任务是让所有的受教育者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初中生存在一定范围的体育意识不明确、认知水平较低、体育健康习惯不稳定、自我管理和运动锻炼能力不足的现象。2.建议(1)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导作用,加强体育教学质量评定的制度和路径建设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又是体育教育的最主要方式和手段,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导作用,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面入手,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开足开齐体育课,同时保证高质量的课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从制度和考核方面想办法建立精准公平的教学质量评定方法,以评促建,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导作用和地位的发挥。(2)重视理论课程建设,提高初中生体育健康意识和认知水平以各种方法将体育健康行为知识传授、传递给学生,在课内加强理论课程的建设,保障理论课程的真正实施,从重视学生身体机能和形态的同时,重视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的培养,鼓励新颖的教学方法,鼓励开展更多的学生喜欢的体育课程资源,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依法督查保障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实施,通过更多精彩的体育理论学习,要让学生理解体育的科学性和健康行为的内涵,让学生切身理解体育和健康对生命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体育观念和健康生命观,用科学的知识将学生的体育健康需要内化形成健康能力为优质生活提供动力的价值观。(3)引导家庭重视初中生健康行为的培养,加强家校合作疫情期间,学生在家进行学习和生活,这种较长时期的新环境使一部分学生有了放松心理,自身的惰性发挥作用,从作息到线上学习,包括健康行为都受到了明显冲击,部分家庭只重视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对文化课学习施加的监督力度明显超过健康行为,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家校联系不够紧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大部分体育教师在假期进行了体育健康活动的作业布置,进行积极的提醒,但部分家长却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体育健康任务沦为一纸空文,甚至出现教师网上视频示范授课,学生在被窝里观看嬉笑的讽刺局面。另外,大多数家庭的居家环境和体育设施情况也是影响学生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家庭成员的体育健康生活习惯也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和表现,让家庭重视学生健康行为并提供直接的保障,是整体教育必不可少且相当重要的一环。(4)提高初中生健康行为技能初中生的健康行为技能主要是指学生直接参与体育健康活动所具备的身体和心理能力,首先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完成教会学生3种运动技能的教学任务,并积极的进行体育心理建设。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路径边的丰富多样,学生喜欢和乐于尝试的体育活动和健康行为层出不穷,教育部门的体育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接受校外、课外的优秀信息,主动的调整相关教学策略,积极将课堂任务与学生的主体兴趣相关联配合,将课堂、学生、课外三者形成统一体,而不要生硬的割裂,体育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也要做到因时施教,及时主动吸收优秀的科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走到学生的前列,并将适合学生,学生乐于学习的技能及时的和学生共同探索,并最终变成能支撑学生进行主动体育健康行为的关键技能。参考文献陈超.昆明市初中生健康体育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28-35.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1.(2016-10-25)叶小华,都艳晖,张敏,李丽霞,李燕芬,许雅.初中生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多组通径分析几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2):2192-2195.王玉秀,顾伟铭,陈噪,徐飞,张卫平.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策略一以浙江市为例几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60-65.